蠻牛事件教科書-完全復仇手冊

看板Detective作者 (ameba13)時間19年前 (2005/05/19 23:0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完全復仇手冊第三章企業篇 手段三 「恐嚇」………………………………………………〔十年以下徒刑〕 最具代表性的恐嚇事件就是「千面人事件」,對食品公司提出警告,已在其產品中混入毒 物或異物。 該放進什麼東西較好 一九九二年四月,逮捕到連續一年半時間對各超市的大麵包廠所生產的「敷島麵包」注射 異物的犯人。犯人是競爭對手公司的職員,因敷島麵包上市使其業績不好,而採恐嚇報復 手段。可是歷經一年半,持續注射異物三十三次,都沒有被發現,並不是說這種復仇法難 以被人發覺。因為只要假裝買東西即可,利用手指做掩護注射,只需一、兩秒即可,別人 只會以為你在挑選商品。 可是像以針注射的行為,「死」的意識非常薄弱。受傷的程度也不會引起大眾恐慌,媒體 也不會報導,更遑論會令欲報復的公司感到危機。利用糞便或剃刀混入食品中,或許會 滿足個人心願,但絕不會影響到公司形象。 還是像千面人一樣,注射氰酸鉀或氰酸鈉最恰當了。 氰酸取得法 氰酸鉀、氰酸鈉被列為「毒物和劇毒取締法」的管制對象。以地方來說,如果京都就是歸 都衛生局藥事衛生課指導二課所管轄。可是購入法很簡單。到藥局或鍍金材料店,只要在 用紙上填寫毒劇物品名、數量、販賣年月日、地址、姓名、職業,再蓋章即可買到,不需 出示身份證明,而且價格和鹽一樣便宜。 可是資料填得如此詳細,而且也讓別人看到你的真面目,這在以後可能會成為障礙。 氰酸化合物主要是鍍金工廠,或者為提高金屬硬度而烘燒的金屬熱處理工廠所使用的材料 。在東京都內約有一千家鍍金業者,約六十家金屬熱處理業者。購買量和使用量的審查極 嚴格,可是大都保管在工廠內的藥品管理室,但是小工廠多半沒有藥品室,大多擺在抽屜 內保存再上鎖。 一九九四年四月,茨城縣總和町的電機工廠內一瓶三○公斤裝的氰酸鈉被偷走了,致死量 為○.二克,這瓶三○公斤裝的氰酸鈉可殺死十五萬人。這家工廠的東北方有危險物品置 物場,可是沒有屋頂,只是以鐵柵來代替牆壁,歹徒是弄壞柵欄後闖入,成功性很高。 毒物混入法 一旦取得氰酸鈉,就準備把毒物混入欲報復公司的製品內。 平常時候,氰酸鈉呈白色粉狀安定狀態,可是放置在空氣中會吸入碳氣,而形成碳酸鈉, 毒性降低,所以得手後要馬上行動。若是注射於糖果內的話,會呈現茶褐色反應。若是 牛奶糖的話,約十天才有反應,呈現液狀而滲出包裝紙,這些常識最好事先知道。 如果在店內進行的話太危險了。若是液體注射可用手指遮掩,所以不易被發現,但是氰酸 鈉呈粉末狀,此乃難題之一。 方法就是把東西買回去,撒上粉末後再拿回該店的陳列架,這樣最安全了。 可是有一件事要先確定,絕對不可傷害到無辜者,真正的復仇者不會錯殺人。 想想千面人手法,只是以企業為目標,並不加害到其他人。然而大眾傳播媒體對犯人都有 著難以磨滅的憎恨心。一方面世人和犯人之間,只要宣告終了,同時就會開始買商品,這 是一種奇妙的信賴關係,而媒體常和一般大眾處在敵對地位,如果真的該被憎恨者,應是 檢察官吧! 有了以上的信念,有摻有毒物的商品上應註明「有毒!危險!」。 接著,再將恐嚇信寄到欲報復的公司和所有的傳播媒體(全都要從很遠的地方把信寄出) 。 恐嚇信一被公開,真的發現商品內含有氰酸鈉的話,馬上造成騷動。可是像「森永事件」 的嫌犯,就達不到報復目的,此時事先要有所心理準備,想好預備作戰法。 這是以前出版過的完全復仇手冊,後來被定為禁書 跟這次的蠻牛事件很像 尤其是註明警告有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87.128 ※ 編輯: ameba13 來自: 218.174.187.128 (05/19 23:14)

219.84.60.9 05/20, , 1F
好恐怖,好像真的是照書上做的
219.84.60.9 05/20, 1F
文章代碼(AID): #12ZAegaF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