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鳳凰知道]小清新張懸刺傷了誰的玻璃心?

看板Deserts作者 (誰不嚮往那片五十米深藍)時間10年前 (2013/11/08 01:11),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導讀】近日,台灣歌手張懸在英國曼徹斯特演出時,拿出一面“青天白日旗”,遭到現 場大陸留學生的抗議。有人對台上喊:“No Politics today. (今晚不談政治)”。 儘管同樣很多人認為張懸舉旗行為根本不是所謂的“台獨主張”,但事件在兩岸引起了劇 烈爭議卻是不爭的事實,張懸原定於12月在北京舉行的演唱會也或因此取消。不得不說, 大陸留學生在舉旗事件的發酵中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為什麼“一面旗子”就能引發出如此大的風波? [鳳凰知道]小清新張懸刺傷了誰的玻璃心? ●總有一群大陸留學生對政治既冷感又高度敏感 要定義這個群體很難。光是2011年,大陸出國留學人數就達到33.97萬人,佔當年全球留 學人數的14%。 網友“王亞暉”稱自己和美國教授探討“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時,得到的回應是: 不善交際、整天盯著iPhone、有錢、成績兩極分化、用餐和社交禮儀素質低等。 統一描述這數十萬人,難免有“扣帽子”的嫌疑。但“政治冷感”似乎是公認的、甚至留 學生自己也認同的一個標籤。 “我們不應該談論這件事,我們應該專注於學習,做我們能做的事,實踐能證明一切。” 這名美國留學生的心態代表不少人的態度。 值得指出的是,他們不是徹頭徹尾的與政治絕緣。 在張懸事件中,現場高喊“不談政治”的大陸留學生在日誌中寫道:“坐在一起討論政治 的人都特可笑,這個東西不是說簡單到我們能討論清楚的,當我們不了解一些事情的時候 ,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不要當別人面去觸碰它。”但“當我們的底線這樣被挑戰的時候”, 她會感嘆“居然沒有一個人(指大陸學生)站出來支持我”。 [鳳凰知道]小清新張懸刺傷了誰的玻璃心? ●“不談政治”可能只是“不談我不喜歡的政治” 可見,“不談政治”可能只是“不談我不喜歡的政治”。所謂“政治冷感”的留學生們因 為一句話“拍案而起”的例子不在少數。 今年5月,美國副總統拜登在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稱中國是不能 “另類思考”或“自由呼吸”的國度,引起在場中國學生的不滿。有300多位中國留學生 隨即發起聯名抗議,要求拜登做出正式道歉。留學生張天璞形容:“這是一次羞辱的經歷 ,一場畢業演說為何會變得這麼政治化?” 有時,中國留學生不同群體間會因政治觀點的不一,鬧得不可開交。 事實是,“政治冷感”的中國人自身的一言一行經常會被政治化解讀。2001年8月發行的 第9期《時裝》雜誌刊登了一組趙薇身著和日本“軍旗裝”的照片。但衣服上繪製的字樣 為“健康、平和、幸福、衛生”,而非“武魂、忠義、尊皇、皇國”等日本軍旗上常標有 的內容。旋即有人認為趙薇“媚日”,應該將她“封殺”;甚至有人在節目上對其潑糞。 事件以趙薇和《時裝》雜誌總策劃鄒雪發表公開道歉信,鄒雪引咎辭職終結。 [鳳凰知道]小清新張懸刺傷了誰的玻璃心? ●慣於“上綱上線”折射出留學生乃至華人普遍的“玻璃心” 只是,過多政治化解讀不等於足夠的政治素養。“No politics today(今天不談政治) ”的留學生們“底線”以外,往往是“no politics everyday(每天都不談政治)”。 張懸事件中,有一種聲音是,“一個玩小清新的裝什麼高大上”。 事實是,這名13歲寫出流行歌曲《寶貝》的“小清新”其實十分關注社會議題。她父親焦 仁和表示,張懸會為了環保,改為吃素。在談到音樂時,“小清新”張懸會說出諸如“流 行音樂應該與社會做最強的連結”、“哪怕是一種逃脫,是一種反抗,一種對社會的拒絕 ,或者鼓吹現今價值,它都應該要跟社會有連結”、“你的生活型態,你音樂切入的角度 ,其實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社會,你做的音樂就是你的生活態度”等“高大上”的話。 事實上,從“搖滾怪咖”吳虹飛到“文藝清新”張懸,甭管她們說的是否在理,但至少有 一點是清晰的:藝人當然可以擁有自己的政治觀點並有在公眾場合表達它們的權利,只要 不違反法律,不是觸碰反人類這種共同底線的。 相比之下,中國留學生通常會避開一些所謂敏感的社會議題和政治辯論,因為他們已經習 慣了沒有辯論的校園和社會環境。實用主義多年盛行不衰,考試是衡量一切的標準,而為 了提高成績贏得未來,學生要把大量的課餘時間用於鍛煉自己的計算能力、背誦教科書能 力,而不是真正的公共素質的提升。 應試者在一個教鞭下養成了“玻璃心”,習慣了文藝的娛樂性質、從屬和教育性質,一旦 出現個把聽起來離經叛道的東西就難免心驚肉跳,莫名驚詫。 [鳳凰知道]小清新張懸刺傷了誰的玻璃心? ●動輒說“歧視”,其實是自我封閉和妄自菲薄 對於部分不善交際的中國學生來說,出了國不是“大開眼界”,反倒是讓“玻璃心”更加 脆弱。 有媒體列出中國留學生認為遭到“種族歧視”的例子,其中一條是,“被問是來自大陸還 是台灣”,這條問題得到不少贊同。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其實無非在於一條:你是否值得交往。種族歧視的表現之一在於,你是 一個很幽默,風趣,善良,博學,英俊的人,但是有些人因為你的種族選擇和你保持距離 ,那麼這些人就有種族歧視。 然而,很多中國留學生身在國外,卻寧願開一個多小時車去唐人街買菜,寧願裝衛星電視 收看CCTV,寧願在電腦上看華語連續劇,寧願去圖書館借數量有限的中文書,寧願見不到 中國人就不開口說話。 這樣消極的自我隔離,封閉了自我,他們沒有機會也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其他群 體也就無從得知中國留學生的想法。 要是連溝通交流的前提都不存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可能性當然大大降低。這樣一來,日 積月累的誤解和隔閡因為一句話、一個不同的表達而爆發也就不難理解了。 自卑心態是“玻璃心”的另一誘因。趙薇“軍旗裝”事件曾讓《北京青年報》評論員張天 蔚“徹底失望”: “在網上看到憤怒的責罵差不多能把趙薇淹死,我就知道我們離我們一直期盼、而且恍惚 間以為已經得到的自信和揚眉吐氣的日子還很遠。在這種時候,自家的被人家欺辱了的女 子最容易淪為憤怒情感的發洩對象。在中國人的這種整體的窘境沒有根本改變之前,免不 了再出幾個張薇、王薇、李薇……” http://www.yyct.com/zhuanlan/20804.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133.199 ※ 編輯: bubble0410 來自: 115.43.133.199 (11/08 01:14)

11/08 01:38, , 1F
不要再說“小清新”啦!!!(崩潰)一直無法專心閱讀文章QQ
11/08 01:38, 1F

11/08 02:33, , 2F
11/08 02:33, 2F

11/08 14:45, , 3F
推 歌手也是人民
11/08 14:45, 3F

11/08 23:10, , 4F
)
11/08 23:10, 4F

11/26 00:09, , 5F
11/26 00:09, 5F
文章代碼(AID): #1IUycziQ (Des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