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才女張懸北大校園行 暢談音樂道路與人生

看板Deserts作者 (方方)時間14年前 (2009/12/02 00:51),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9年12月01日10:50   騰訊音樂 欣培 http://ent.qq.com/a/20091201/000258_8.htm 圖: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4751/24751664.jpg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4751/24751666.jpg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4751/24751668.jpg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4751/24751670.jpg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4751/24751672.jpg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4751/24751682.jpg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4751/24751684.jpg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4751/24751691.jpg
http://img1.gtimg.com/ent/pics/24751/24751705.jpg
每個藝術者都需要是孤獨的,因為他需要在屬於自己的空間里創作。——張懸 張懸小眾,因為她不經常上通告,沒有很高的曝光率。張懸不再小眾,因為她簽了一家 很大眾的唱片公司,發行了三張專輯。或許張懸總沉浸在創作的狀態,享受著那份孤獨 ,我們了解的張懸只局限於她偶爾在采訪中的只言片語,然後我們需要不斷地加以揣摩 、加工、想象。 然而,這次不同了。張懸選擇在北大開講座,讓我們終於有機會可以聽到她的長篇大論 了,終於有機會了解這個孤獨的創作才女了。姍姍來遲的張懸走進教室,沒有寒暄,直 奔主題。只是在進入主題前,她喝了一大口水,像是飲酒一樣,或許她就是把水當酒在 壯膽吧! 音樂記錄時代 雖然市場主流的音樂是圍繞愛情展開的,但張懸卻依然堅持自我的風格,選擇做出一張 《城市》這樣的概念性專輯。城市化的張懸向往大自然,然而她卻現實地面對著自己生 活的城市——臺北:人情、世故、隱私,描述著那里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城市》 里“人們火熱宗教理想娛樂,而我愛你你可能記得?”這正是這個浮躁社會的寫實,也恰 恰是這個年代的寫實,從前不曾有過的一種狀態,而後會繼續改變。 《Stay -牡蠣之歌》是在描寫城市里的某個人,也許就是你、是我、是路人甲。我們都 用牡蠣一樣的外殼包裹著自己,內在永遠都是孤傲的,但是外表卻在迎合、分擔著這個 社會。張懸用亦真亦幻的歌詞展示著城市人的心理狀態。 張懸用音樂記錄著這個時代,也許幾年後,回過頭來聽她的音樂,我們可以依稀記起當 時的狀態。這才是音樂的真諦。 同為張姓的另兩位歌手張雨生和張楚是張懸的榜樣。他們都不曾向音樂妥協,堅持自我 風格,記錄著自己的故事,記錄下自己的那個年代。張雨生不屈從於商業和銷量,張楚 的作品都在講述漂泊的故事,張懸的《城市》或許就是在向二人致敬吧! 夢想像戀愛 音樂里可以傳遞張懸的態度,倔強。她的人生就是懷揣夢想、倔強前行。她總是忠於自 己的選擇,輟學做音樂,做自己喜歡的音樂…… 張懸把夢想比作談戀愛。談戀愛的時候,一開始總是美好的;吵架拌嘴時,就要面臨選 擇;然而最完美的戀愛是需要有結局的,那就是兩個人一輩子都在一起。夢想亦如此。 追求夢想不如付諸實踐,即使頭破血流,我們還是可以獲得經驗,總之付出就一定能得 到回報。 最美的夢想之於張懸無疑還是音樂。她真誠對待音樂,早期,她也在夢想的道路上經歷 過煎熬,但她沒有妥協,因為她知道唯有不懈地堅持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就像她 果斷地拒絕宣傳《寶貝》這首歌曲,因為她明白類似這樣甜美的青春民謠自己不會再創 作,她不要別人把她定格在那個瞬間。因此,現在她可以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當下的沖動 ,表述自己的觀點,這也就是為什麼她會創作出《城市》這樣一張專輯了。(文/欣培) --------------------------------------------------- 張懸做客北大變身學者 圓祖母探訪母校之夢 2009-11-30 15:03:13 來源: 網易娛樂 http://ent.163.com/09/1130/15/5PCIP91N00031H0O.html 圓祖母探訪母校之夢:http://0rz.tw/seqr9 張懸做客北大變身學者:http://0rz.tw/NwZy3 網易娛樂11月30日報道 上周五張懸及樂團Algae赴廣州完成“城市·唱游”音樂會的最 後一站,之後張懸馬不停蹄趕到天津參加“2009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中國原創歌曲獎頒獎 典禮”,一舉捧得“最佳傳媒推薦獎”及“港臺最佳創作歌手獎”。11月30日下午,張 懸又來到北京大學,應邀做客由北大學生會組織的“未名講壇”活動,與在座大學生分 享自己的音樂歷程和創作心得,張懸透露,祖母曾就讀北大,自己這次能來也是幫她圓 一個探訪之夢。 張懸作為近年來炙手可熱的獨立流行女歌手,深受大學生及文藝青年的一致追捧。昨天 她做客北大,偌大的教室坐滿了慕名而來的學生,再次證明了張懸的火爆人氣。張懸極 善言辭,整場演講中表達流暢,幾乎沒有停歇,滔滔不絕地闡述著意味深長的心得與感 悟,使得同學們驚贊欽佩不已,其間,張懸還以她獨特的“冷笑話”讓大家捧腹不已。 張懸這次在北大開講也是延續她之前在臺北的系列座談會,希望能表達作身為創作者的 音樂歷程,并創作機會讓大家能夠了解這些作品從何而來,到哪里去,能與大家產生何 樣的共鳴。演講主要包括兩個部分,演講和現場問答。張懸在現場談到第三張個人專輯 《城市》的創作起源,并講解了《Stay-牡蠣之歌》、《南國的孩子》、《城市》幾首歌 的歌詞創作,盡顯文藝氣質。張懸還講到祖母聽說自己要來北大,非常激動,因為祖母 曾經是北大第四屆的學生,得到全場熱烈掌聲,一下子拉近了與同學們的距離。 張懸在現場詳細講述了《城市》中幾首歌詞的創作過程和暗含的寓意,由此表達她對社 會與時代的見解,儼然一副學者模樣。在聊到《南國的孩子》時,張懸說這首歌寫的是 臺灣東部的原住民和在大城市的打工者。他們出身平凡,但是每一個人的故事都非常可 貴和偉大,這讓張懸感到謙卑。她也以此鼓勵同時代的年輕人們,與其去向往憧憬別人 故事的美好,不如回頭面對自己的背景和成長歲月。假如自己每一天不再過著復制別人 的生活,那麼你的生活背後就存在著一個不言而喻的偉大寓言。現場張懸還談到張雨生 、張楚等藝人對她的影響,提到他們可貴之處在乎記錄了時代,勝過於不斷的復制,贏 得了大學生們的熱烈回應。 在演講的最後,張懸以“人情世故、隱私”和“極端”來分別形容臺北和北京這兩個城 市,她講到剛剛在來的路上吃到了烤地瓜,讓她欣喜不已,感覺這才是她喜歡的北京。 目前北京的飛速變化讓她感受到北京的“奢華”,但如何讓北京成為基礎牢固的華麗城 市,還是要靠年輕人。 北大活動結束前,張懸接受了北大學生會會長的聘書,成為北大“未名講壇”學術委員 會委員。同時張懸表示非常希望今後能有機會做校園表演,繼續她的系列座談會,更得 到現場觀眾一致熱烈歡迎和邀請。 ----------------------------------------------------- 原來張懸的奶奶是北大畢業的哦,那個年代女生上大學很了不起欸~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 顧城《一代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27.162.124 ※ 編輯: loisfun 來自: 116.227.162.124 (12/02 00:57) ※ 編輯: loisfun 來自: 116.227.162.124 (12/02 00:59)

12/02 17:25, , 1F
好..正啊!!
12/02 17:25, 1F

12/02 23:45, , 2F
幹,好正!!
12/02 23:45, 2F

12/05 12:18, , 3F
阿懸會覺得很自豪吧﹐就像站在西湖邊一樣的感覺哈~加油﹗
12/05 12:18, 3F

12/07 12:25, , 4F
家學淵源啊~
12/07 12:25, 4F
文章代碼(AID): #1B5Kbt3D (Des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