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問孩子:在音樂中,你想說什麼?

看板Deserts作者 (echo巴士底之日..)時間17年前 (2007/09/02 13: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聯合晚報╱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2007.09.01 05:13 pm 焦元溥多年研究世界知名音樂家的養成教育,他對台灣的音樂教育和環境卻滿是 慨嘆,因為太多台灣孩子學音樂只是機械式的「練、練、練」,而非在音樂中展 現自我。他更生氣台灣表演界的生態,名家來台演奏,票價高得嚇人,其中暴利 全被經紀公司賺走,但迷信高價的台灣人偏偏認為「愈貴愈好」。 焦元溥說,台灣的音樂教育不重基礎,有那麼高比率的孩子學琴,但真正成才的 音樂家沒幾個。因為老師常只是教孩子技術,每天反覆無意義的練習,鮮少有人 教給孩子「音樂在幫我們說話」。 焦元溥說,他多麼希望聽到每個老師能問孩子「你在音樂中想說什麼?」或者 「你知這曲子說些什麼嗎 快樂嗎 悲傷嗎?生氣嗎?」而不是一句句「回去練 個50遍!」 他更不願看見大學音樂系大門高掛著標語─「培養國際級的演奏家」,因為當音樂 變得以「功成名就」為目的時,哪個學生還能潛心領略音樂深層的幽微燈火,最後 苦練出萬丈光亮呢 焦元溥近年熟悉國際和台灣樂界,也對台灣一窩蜂高價炒作大師表演頗不以為然。 他直言,很多演奏家的價碼明明沒有那麼高,經紀公司卻把門票訂到一張數千甚至 上萬元,賺進高額利潤,但其實許多知名音樂家溫暖真誠,根本不是高不可攀的 「貴」賓。 就像舉世知名的鋼琴家齊瑪曼,雖然他近年在國際間聲譽日隆、身價大漲,但他最 近來台的價碼和九年前來台完全一樣多。他告訴焦元溥: 「我來台灣是因為我喜歡 這裡,有我喜歡的人、喜歡的故宮。我如果真要賺大錢,就去不喜歡的地方連開三 場演奏會,馬上就賺到了啊!」 【2007/09/01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3995524.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30.162
文章代碼(AID): #16saZ0jt (Des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