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相遇生命漩渦

看板Datong作者 (小沏)時間7年前 (2017/01/12 13:30),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並茂版:http://c2a3r0e4n510.pixnet.net/blog/post/64921171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相遇生命漩渦 感受堅強力量(1060108) 近日,日韓兩國之間的慰安婦協定因為政權變動又開始產生許多討論和斡旋,而在迪化街 一段靠近涼州街口,一個不如南北貨迪化街喧鬧的角落,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開幕了 。 阿嬤家從2016年12月開館及試營運到2017年3月,期間開放所有展區免費參觀 ,並舉辦一系列的活動,讓大家可以更認識阿嬤家及阿嬤們的故事。 在週日下午第一次來到這裡,參與了生命書創作體驗的活動。一開始由館方的王力緯老師 為我們進行博物館的導覽。館區主要分為一樓的AMA Café、「她們的時光」走道、常設 展區,及二樓的常設展區、展覽館、「蘆葦之歌」阿嬤紀念空間、女力空間等 AMA café 販賣許多飲品及甜點,也有兩排位置可以坐下休憩。從王老師的口中得知,空 間兩面設計是設計師從某位阿嬤的畫作加以改製而成,一面分別是鳥類,另一面則是魚類 的主題。 牆面設計為阿嬤的繪圖改造,左邊為鳥類主題 接著進到「她們的時光」走道,走道紀錄了阿嬤們的生命故事及時間的移轉,王老師提到 ,阿嬤家人權館其實比較定位為創傷型的博物館,一般在放置照片時通常會選用黑白照片 已表示對事件的控訴,但是一進到時光走道首先印入眼簾的便是阿嬤們晚年參加許多活動 的彩色照片。這是因為阿嬤家希望大家不要過去強化阿嬤為受害者,阿嬤們在事件發生這 麼多年以後,不斷地用自己的方式在往前邁進,或許跨出了一小步都是非常珍貴的生命歷 程,因此也希望參觀者能夠透過彩色照片去感受阿嬤們生活的痕跡。其中可見較特別的為 一組阿嬤的婚紗照,因阿嬤們幾乎都沒有機會拍婚紗照,有些是因為太貴,有些則是因為 婚姻生活可能不甚美滿,因此一直協助他們的婦女救援基金會便讓阿嬤們穿上婚紗,拍攝 屬於自己的婚紗照。 牆上的照片中可見其中有不少篇幅中有日本人的身影,王老師也特別提到,雖然阿嬤們是 為日本人所迫害,但其實阿嬤們能分得很清楚,好人與壞人,不因國籍而對人產生想法, 而是透過相處和互動來感受彼此。而往走道末端則漸漸轉為黑白照片,這些照片則是阿嬤 們的少女時期,也正是阿嬤們大約受害的年紀,走出時光走廊也走進這些黑白照片中,我 門來到阿嬤的生命故事展區。 這個展區一邊展出的是慰安婦的歷史,另一邊則是阿嬤的生命故事。王老師認為在社會上 經常以金錢衡量人文學科而忽略其真正可貴的價值所在,他提出慰安婦的歷史需要被討論 有一個很大的重點是因為這些相同形式的性暴力其實並沒有完全從社會中消逝,而是以不 同的名目不同的方式持續的迫害著某些人們。而政府在課綱的編撰上,因為多方立場解讀 歷史的史觀不同因此產生拉鋸,「慰安婦的議題在這裡變成為不必要的爭端。」王老師如 是說,而當初在討論慰安婦議題時,主要是將重點放在要不要在課文之中放入自願與被迫 的問題,但其實王老師認為討論這個問題其實意義不大,因為這項討論忽略掉這些事件背 後這些人其實還是受害了。 慰安婦其實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部分是日本政府在境內用更高的薪水去招募從事性工作 業的女性來成為慰安婦;另一部分則是日本在殖民地的招募,當時日本政府透過付薪水給 臺灣人,並告知他們需要的人數來達到目標,而這些聘請的台灣人便透過各種方法達到人 數目標,可能有些是用買的,甚至是用騙的。另外有些女性是在軍隊中擔任護理、煮飯等 工作,而後軍隊發現士兵有性需求,便直接強暴這些在軍隊中工作的女性。 在阿嬤的故事區,可以看見幾位阿嬤的故事分享,他們有些已經過世,有些還在世。在他 們的故事中不約而同可以看見婦女救援基金會實現阿嬤們分別的夢想,包括蓮花阿嬤錄製 自己的唱片,沈中阿嬤當一日郵差,及滿妹阿嬤夢想成為空姐。我覺得要說出自己的故事 ,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何況阿嬤們還無私分享,更讓我感到敬佩。 上二樓之後沿著參觀路線往前走,在進到走道之前,有一面貼滿明信片的牆,是由一名香 港藝術家設計的互動式的藝術作品,明信片分為一張日本國旗及一張中心為愛心的圖示, 參觀者可以在上面分別寫下看完展覽後想對日本說的話及想對阿嬤說的話。寫完後可以貼 在牆上。當牆壁貼滿時,館方及藝術家會將其掃描製作為動畫,運用旁邊的電腦呈現。 進到特殊的阿嬤紀念空間,用特製的燈投射出阿嬤們的名字。走過這條道路,能夠在心裡 和阿嬤們對話,靜靜地去向他們道謝或說些什麼。 導覽的最後我們來到女力空間,在女力空間中展出阿嬤們在長達16年的身心工作坊中製作 的作品及影像紀錄。接著透過蘆葦之歌記錄片,讓參與者透過拍攝者的角度更深刻的感受 阿嬤們在身心工作坊的經歷及各自的生命故事。 紀錄片播畢,來到了生命書製作體驗的時間。其實經過了館區導覽及觀看蘆葦之歌之後, 我只是一直湧出非常強烈的感謝。非常感謝阿嬤們願意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分享給大家,讓 每個人都能從這個故事裡去看見歷史也看見阿嬤們的經歷、成長與堅強。 於是我畫了兩幅畫,一幅是一個女孩正在說話,而她的心裡長出了芽。另一幅是一個受傷 的身體,傷痕在時間的推移下或許覆上一陣陣迷霧但無法完全掩蓋那一絲一履的疼痛,但 在這些傷痛下卻也長出了美麗堅定的花朵,及一株株新芽。 希望阿嬤家博物館的設立,能夠讓更多人了解慰安婦的歷史事實,及更重視社會上的暴力 事件,而能減少苦痛與傷害。二訪三訪把照片補齊,用自己的速度把展出在看一遍,阿嬤 們給予那麼多,無以回報只能透過紀錄隻字片語希望能€讓更多人發現了解這一部分的議 題。最後要再誠摯地說一聲,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6.2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atong/M.1484199000.A.997.html

01/13 12:01, , 1F
01/13 12:01, 1F

01/14 00:23, , 2F
謝謝,與謝謝分享資訊。
01/14 00:23, 2F

01/22 19:41, , 3F
01/22 19:41, 3F
文章代碼(AID): #1OTnHOcN (Da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