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A6600 SEL1655G / A7iii T28-75mm F2.8

看板DSLR作者 (Yifong®)時間4年前 (2019/08/31 18:03), 編輯推噓60(600244)
留言304則, 28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好 最近索尼發表了兩款 APS-C 機身及兩款鏡頭 分別是 A6100/A6600 及 SEL1655G/SEL70350G 讓一些對 Sony APS-C 系統未來擔憂的使用者彷彿注入一針強心劑 但是相信大家在看完售價後又難免會覺得 A6600 配上 SEL1655G 的價錢 乾脆換成 A7iii 配上 Tamron 28-75mm F/2.8 還比較好 我想問的是 Sony APS-C 是否真的無法拉近和全幅的距離 A6600 配上 SEL1655G 這種組法 是否已經可以應付業餘甚至職業的需求了(例如拍攝婚禮會力不從心之類) 雖然目前台灣還沒上市 連台灣官方售價都還沒出來 但是還是想先知道大家的想法是什麼 謝謝 -- ☁ = /(cloud) ☁☁☁☁☁☁☁☁☁ ☂ = /(umbrella) ☂☂☂☂☂☂☂☂☂ ✂ = /(scissor) ✂✂✂✂✂✂✂✂✂ ☎ = /(telephone) ☎☎☎☎☎☎☎☎☎ ✈ = /(airplane) ✈✈✈✈✈✈✈✈✈ ✓ = /(nike) ✓✓✓✓✓✓✓✓✓ ψYifo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9.77.202.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67245805.A.624.html

08/31 18:05, 4年前 , 1F
為什麼會擔心apsc系列的未來XD
08/31 18:05, 1F

08/31 18:09, 4年前 , 2F
畫質全幅屌打 沒了
08/31 18:09, 2F

08/31 18:09, 4年前 , 3F
當拍照工作機真的不行,攝錄OK很多人用
08/31 18:09, 3F

08/31 18:11, 4年前 , 4F
不是拍不出好照片,只是非首選工作機
08/31 18:11, 4F

08/31 18:12, 4年前 , 5F
Xt2都有不少人當工作機了 機身性能不能再當力不從
08/31 18:12, 5F

08/31 18:12, 4年前 , 6F
心的藉口啦
08/31 18:12, 6F

08/31 18:14, 4年前 , 7F
A6600單卡你敢當工作機?
08/31 18:14, 7F

08/31 18:24, 4年前 , 8F
日常拍攝,市面上你看得到的每台都可以勝任。如果想入
08/31 18:24, 8F

08/31 18:24, 4年前 , 9F
手,看自己喜不喜歡就可以了。
08/31 18:24, 9F

08/31 18:27, 4年前 , 10F
至於職業用,職業用戶會有自己的要求,不過你會這樣問
08/31 18:27, 10F

08/31 18:27, 4年前 , 11F
,表示你應該不是,那部分也不需要在意。
08/31 18:27, 11F

08/31 18:54, 4年前 , 12F
16-55 CP值太低
08/31 18:54, 12F

08/31 19:28, 4年前 , 13F
都拿那麼重那麼大的機身,apsc的優勢本來就變少了,幹
08/31 19:28, 13F

08/31 19:28, 4年前 , 14F
嘛不直上全幅,除非該品牌沒有FF,那你可以改上中判
08/31 19:28, 14F

08/31 19:34, 4年前 , 15F
買sony不買apsc; 買apsc不買sony
08/31 19:34, 15F

08/31 20:15, 4年前 , 16F
別忘了1655還有FS5/7這種攝影機可以用
08/31 20:15, 16F

08/31 20:16, 4年前 , 17F
講句比較膚淺的,如果你是不懂單眼的客戶,你會希望你攝影
08/31 20:16, 17F

08/31 20:16, 4年前 , 18F
師機器大台還小台?...當備機就好了吧
08/31 20:16, 18F

08/31 20:27, 4年前 , 19F
謝謝以上分享
08/31 20:27, 19F

08/31 22:33, 4年前 , 20F
A6600不但單卡 還是USH-I 今年2019?
08/31 22:33, 20F

08/31 22:35, 4年前 , 21F
全幅的f2.8和apsc的f2.8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08/31 22:35, 21F

08/31 22:35, 4年前 , 22F
至於全幅的f2.8是apsc的哪回事? 不知道 講了會開戰場
08/31 22:35, 22F

08/31 22:44, 4年前 , 23F
有甚麼不知道?Sigma 都示範給你看了....:P
08/31 22:44, 23F

08/31 22:50, 4年前 , 24F
這時候只能推直上了,A7III太香
08/31 22:50, 24F

08/31 23:52, 4年前 , 25F
等效光圈是指等效景深,而景深又不是鏡頭的唯一指
08/31 23:52, 25F

08/31 23:52, 4年前 , 26F
08/31 23:52, 26F

08/31 23:54, 4年前 , 27F
索尼的APSC還是有幾顆很不錯的鏡頭阿,像是10-18,
08/31 23:54, 27F

08/31 23:54, 4年前 , 28F
市面上最廣最輕的自動對焦超廣角.獨此一家.
08/31 23:54, 28F

08/31 23:55, 4年前 , 29F
而且還有SIGMA跟TAMRON的副廠鏡頭支援,
08/31 23:55, 29F

08/31 23:56, 4年前 , 30F
能接受手動鏡選擇多上天,轉接佳能EFS還能享受18-35F1.8.
08/31 23:56, 30F

08/31 23:57, 4年前 , 31F
早早佔了apsc無反的市場,好處就是這麼多.
08/31 23:57, 31F

09/01 00:13, 4年前 , 32F
以前沒有雙卡機的人都怎麼工作?
09/01 00:13, 32F

09/01 00:16, 4年前 , 33F
就是冒著會掉照片被客戶告上法院的風險下工作啊?不
09/01 00:16, 33F

09/01 00:16, 4年前 , 34F
然廠商推雙卡機是推心酸膩
09/01 00:16, 34F

09/01 00:42, 4年前 , 35F
職業用不用想了,有A6600+16-55/2.8的預算,不論畫質、
09/01 00:42, 35F

09/01 00:42, 4年前 , 36F
操作、還是雙卡,實在沒有理由不上A7m3+A036或是24-105G
09/01 00:42, 36F

09/01 00:42, 4年前 , 37F
。但是,就是有我這種純粹拍好玩、拍生活、拍旅遊的人,
09/01 00:42, 37F

09/01 00:42, 4年前 , 38F
對畫質沒有要求到那麼高,但有有點小錢想要燒但又沒有到G
09/01 00:42, 38F

09/01 00:42, 4年前 , 39F
M的預算,又想要無腦依靠S的對焦能力,又嫌重。如果有這
09/01 00:42, 39F
還有 225 則推文
09/02 15:38, 4年前 , 265F
09/02 15:38, 265F

09/02 15:39, 4年前 , 266F
而非單一像素品質;這在攝影實務上才有意義。
09/02 15:39, 266F

09/02 15:39, 4年前 , 267F
還在那裡不懂裝懂
09/02 15:39, 267F

09/02 15:39, 4年前 , 268F
講到信噪比就是鏡頭=cmos?根本鬼扯
09/02 15:39, 268F

09/02 15:39, 4年前 , 269F
講到這個 之前在聖地,我講等校光圈概念去比較不同
09/02 15:39, 269F

09/02 15:40, 4年前 , 270F
片幅的景深比較,還有人跟我吵曝光,拿快門時間出來扯
09/02 15:40, 270F

09/02 15:41, 4年前 , 271F
就是我說的又回去扯曝光。
09/02 15:41, 271F

09/02 15:41, 4年前 , 272F
另外科普一下 瀰散圓的概念是 1866 年提出來的
09/02 15:41, 272F

09/02 15:42, 4年前 , 273F
為什麼要說等效,就是你想知道這個鏡頭的capability,在
09/02 15:42, 273F

09/02 15:42, 4年前 , 274F
高感情形下,你要達到信噪比相等,所以apsc f2.8等效ff
09/02 15:42, 274F

09/02 15:42, 4年前 , 275F
的f4,而景深也是差不多這樣,甚至鏡頭體積重量也會差
09/02 15:42, 275F

09/02 15:42, 4年前 , 276F
不多
09/02 15:42, 276F

09/02 15:42, 4年前 , 277F
當時實驗人眼在距離 25 公分,可以分辨距離 1/4 mm
09/02 15:42, 277F

09/02 15:43, 4年前 , 278F
的兩條線,而後以相同標準換算得出 35mm 底片上的成像
09/02 15:43, 278F

09/02 15:43, 4年前 , 279F
會是一個值,後來就以此當標準
09/02 15:43, 279F

09/02 15:44, 4年前 , 280F
信噪比基本上跟鏡頭沒什麼關係,由 CMOS 主導
09/02 15:44, 280F

09/02 15:45, 4年前 , 281F
你拿 SONY FE 去接 E,光通量變大,但信噪比應該是不會
09/02 15:45, 281F

09/02 15:46, 4年前 , 282F
話說我是不知道手機版上的論述是怎樣啦,但我倒是覺得說
09/02 15:46, 282F

09/02 15:46, 4年前 , 283F
手機鏡頭=cmos倒是沒什麼太大問題,那個鏡頭跟cmos本來就
09/02 15:46, 283F

09/02 15:46, 4年前 , 284F
是一個package,不然你是能換其他鏡頭逆?
09/02 15:46, 284F

09/02 15:46, 4年前 , 285F
SONY APSC E 系列不會接了 FE 鏡頭信噪比就提升一級
09/02 15:46, 285F

09/02 15:47, 4年前 , 286F
那是因為 FE 的光通量不是全部投影在 APS-C 範圍;
09/02 15:47, 286F

09/02 15:47, 4年前 , 287F
當它全部投影在 APS-C 範圍,它就是光圈大一級的鏡
09/02 15:47, 287F

09/02 15:48, 4年前 , 288F
lan 我知道拉 XDD
09/02 15:48, 288F

09/02 15:48, 4年前 , 289F
頭。同快門下,光圈大一級,信噪比當然會比較好,
09/02 15:48, 289F

09/02 15:48, 4年前 , 290F
這有甚麼問題?
09/02 15:48, 290F

09/02 15:49, 4年前 , 291F
我同意信噪比主要是cmos影響的,但是你今天拿FE鏡接E環,
09/02 15:49, 291F

09/02 15:49, 4年前 , 292F
相同等效焦段下景深變深了也是片幅所影響的,不是鏡頭自
09/02 15:49, 292F

09/02 15:49, 4年前 , 293F
己做了什麼改變
09/02 15:49, 293F

09/02 15:50, 4年前 , 294F
我理解 lan 講的,但我認為實務上這樣對比沒有意義
09/02 15:50, 294F

09/02 15:51, 4年前 , 295F
你把 FF 的光全部打在 APSC 上,快門一樣下,曝光
09/02 15:51, 295F

09/02 15:51, 4年前 , 296F
就高一檔,這樣比較的實務意義在哪 ?
09/02 15:51, 296F

09/02 15:54, 4年前 , 297F
意義在除卻基礎 ISO,所有信噪都可以透過加強信號輸
09/02 15:54, 297F

09/02 15:57, 4年前 , 298F
入提升;這意味相同通光量的鏡頭在不同底上的高感
09/02 15:57, 298F

09/02 15:57, 4年前 , 299F
信噪是一樣的。
09/02 15:57, 299F

09/02 15:59, 4年前 , 300F
底大不可撼動的優勢其實只在 ISO100,其他都可以靠
09/02 15:59, 300F

09/02 15:59, 4年前 , 301F
鏡頭彌補。
09/02 15:59, 301F

09/04 09:45, 4年前 , 302F
就真的是看你要效能還是輕便 不只相機這世界的產品都一樣
09/04 09:45, 302F

09/05 17:59, 4年前 , 303F
/(telephone) ☎☎☎☎☎☎☎☎☎
09/05 17:59, 303F

09/05 18:00, 4年前 , 304F
/(telephone)
09/05 18:00, 304F
文章代碼(AID): #1TQaNjOa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