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9年CCD最後的榮光【NIKON D3000】

看板DSLR作者 (【光羽佳】)時間5年前 (2018/09/24 22:03), 編輯推噓32(32054)
留言86則, 3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好讀網頁版: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5581039 沒錯! 就是D3000 不是D3500 XD 陪我8年多/22萬多快門的D3100 從風景拍到追焦、從人像拍到物品 上山下海、國內海外,無役不與 非常堅實耐操,儘管快門數已經超過保證的10萬 期間又有淋過小雨,但它始終給我滿滿的信任感 但是,就在最近,模式轉盤故障狀況越來越慘 M與S模式亂跳到AUTO越來越頻繁 偏偏這兩個模式個人也算常用 新加坡之行,已經到會干擾的程度 原本就鎖定D5700做為次期主役機 且D3500已經發表,或許再3個月就輪到 但是,D3100似乎已經撐不到那時了 其快門數就算買料回來修也不划算 所以就想買個便宜二手機頂頂吧 原先想找個戰神D90,好買好脫手 但是,我覺得太大太重了 又不想再續D3100前緣 而D3200以上,對短期運用又不划算 那.....D3000如何? 做個功課 發現不得了,它居然是NIKON最後一款CCD DSLR 這下不僅可以拿來當備機,也具有歷史的意義 因為是9年前的款式,價格空間自然很大 最後收到頗為便宜,狀況不錯,快門數僅1萬多的機子 以不到型號價而言,D3000本體(快門數1萬初頭) 、充電器、副廠電池(但已膨脹),算是頗划算的 D3000跟D3100發售時間僅差一年左右 算是D3xxx系中改款週期頗短的一次 有著早期NIKON"紅內褲" Style 按鈕佈局跟D3100很相似 不過D3000無live view與錄影能力 所以按鈕較少,且熱鍵較少一些 另外,按鈕的手感比較軟比較深 跟D3100滿有差異的 D3000這裡沒有拇指蒙皮 多少感覺有些差異 快門鍵為電鍍銀提升質感 到了D3400以後為塑料原色 最高快門速度為D3xxx系的1/4000 另外,D3000跟D3100快門模組不同 聲音也不一樣,比較沉且悶 且也沒有靜音快門功能 D3xxx系常見佈局 內閃鍵與Fn鍵 可惜D3500拔除Fn鍵 另外,D3000不支援電磁光圈 且也無法使用AF-P系列鏡頭 另一個小地方是,D3000外露的螺絲較多 好處是,較易於維修,缺點是抗繡跟質感 相較於D3100,比較靠機背一側 已較有份量的鏡頭而言,往鏡頭側靠較理想 當年推出D3000時 早先的D90、D5000已經改用CMOS D3000用10MP CCD,加上僅1年就推出更新為 14MP CMOS的D3100,難免有銷庫存的感覺 不過CCD在相機史上曾為其特殊的存在 遽聞表現類似D80,反倒是它的亮點 具有感光元件清理裝置 不過這東西在D3400之後被省掉 D3xxx因市場定位不支援高速閃 故閃燈同步最快為1/200 為GN 12的內閃 到了D3400、D3500下修至GN 7 95%視野率 0.85放大率 重點是有觀景窗格線!! 合焦時也會整片閃 這到D3100之後的款式就取消了 D3xxx系列一直是3" LCD 為23萬畫素,到D3200提升至92萬 因為D3000螢幕尺寸跟D3100一樣,玻璃保護貼可沿用 屈光度調整跟往後款式的旋鈕不同,為滑鍵的形式 另外,DK-20的眼罩橡膠 只用一次就噴掉了,畢竟閒置滿久的 不過打算繼續沿用Panasonic VYC0973接目放大鏡 輸出介面不多,且無支援快門線 不過有紅外線遙控功能,部分替代快門線功能 且這樣可以用副廠垂直握把,用遙控快門模式,免牽線 這功能在D3100拔掉 (不過D3100有快門線) 在D3200、D3300、D3400加回來 雖然D3500又拔掉,不過有App可遙控,倒沒差 為EN-EL9A,而非EN-EL14A 電池不通用,不過對我沒差 反正D3100電池早就衰退了 大約可以拍500張 到了D3500大幅提升至約1500張 跟D3100同一套 而影像引擎為初代EXPEED 跟D3100的EXPEED 2還是有性能差距 WB比較沒那麼準,加上D3xxx系定位而無自訂色溫 必要時,需要用灰/白卡自行校正之 照片處理速度也可感覺到較慢 大概是底片機手動過片的時間(這單位!!?? XD) 做為規格較齊,且較早期的設計/用料 重量上可以說是D3xxx系之首 到D3500已經輕量到365g 接下來,就來比較一下CCD與CMOS D3100跟D3200一樣有LPF (到了D3300才移除LPF) 是否如傳說中的較為潤厚的色彩與更有層次感 有在朋友間進行小規模的盲測 所有人都喜歡D3000的,認為比較明亮且飽和 可見CCD在光源充足下,以機身直出而言,還有有其優勢 在白平衡方面,以容易失準的黑色主體來比較 就個人主觀判定而言,都不是很準 D3100拍起來偏紅,而D3000則是偏藍 這部分在後來EXPEED中有強化 不過D3000有個很大的劣勢 暫存可能不大,讀取照片的速度明顯較慢 開啟D-lighting,變慢有感 雖然還是可以持續連拍 但無法很快速確認EV、WB是不是自己要的 這點對於跑場次、追焦而言較吃力 對焦方面,為入門款首次運用 Multi-CAM 1000 11 區對焦模組 相較於前身D60的3點對焦好上不少 可以很快捕捉到一些畫面 追焦能力一樣OK的 連拍為3fps,從D3200之後為5fps ISO的部分,D3000算是相當劣勢的 D3000 原生ISO100~1600 D3100 原生ISO100~3200 D3200 原生ISO100~6400 D3300~ 原生ISO100~12800 高反差下,雜訊較不明顯 在較"平坦"的狀況,就可以看到高ISO雜訊了 不過白天拍人像,倒是沒甚麼問題 室內是勉勉強強,一般環境光,難以避免的雜訊 預設的銳利度跟D3100相比略低一點 調整+1就很OK的 對於植物的發色頗為還原 逆光下也不是什麼問題 不過要拍星芒的話,得注意高ISO帶來的雜訊 總結: 整體的操作、大小以及抓握感 跟D3100極為相近類似 對我來說,可以說是無痛轉換 做為一台相機,D3000雖然為入門款 但除了因市場定位為單轉盤,但其他規格 反倒是誠意滿滿,有些東西,甚至只有D3000才有 雖然在預覽照片這一環節,明顯被閹割 不過,當時D3000單鏡套裝大約將近20000元 而現在的D3500單鏡套裝可能將近18000元 這大約2000元價差所換來,就看使用者覺得值不值得了 因為時代關係,D3000並未有現 在可說必備的LV與綠影功能 且硬體性能上,確實不如後繼的款式 不過做為備用機,對我而言倒是無所謂 而重點的CCD感光元件,表現確實不俗與特色 確實有一玩的價值,相較於同時期的CMOS 色彩較潤厚且較有層次,但高感光為其劣勢 無怪乎當時有句話是 "低高CCD 高感CMOS" 而現代因CMOS進步、高感光需求與成本較低 現在CCD似乎已成為少數人口中的印象 雖然D3000機身功能在現代,已經是相對落後 但是做為一台備用機,加上很熟悉入門機的我 倒是還OK,還可以用相當便宜的價格,緬懷CCD過去的榮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21.110.2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37797808.A.0D1.html

09/24 22:39, 5年前 , 1F
推推 很有趣的心得
09/24 22:39, 1F

09/24 22:45, 5年前 , 2F
能帶出門又順手的就是好相機!
09/24 22:45, 2F

09/24 23:31, 5年前 , 3F
暖暖的文字,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09/24 23:31, 3F

09/24 23:35, 5年前 , 4F
CCD機身我買了E1之後連著買了E300還有E500,最近又買了
09/24 23:35, 4F

09/24 23:35, 5年前 , 5F
XZ-1,有機會也想試試看別家的
09/24 23:35, 5F

09/25 00:15, 5年前 , 6F
M9價格降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CCD神話
09/25 00:15, 6F

09/25 00:18, 5年前 , 7F
其實這幾年科技已經不需要神話CCD了
09/25 00:18, 7F

09/25 00:25, 5年前 , 8F
一直以為最後的CCD是D80說
09/25 00:25, 8F

09/25 00:45, 5年前 , 9F
期待Olympus的心得 XD
09/25 00:45, 9F

09/25 00:46, 5年前 , 10F
傳說中的LEICA M9!!!
09/25 00:46, 10F

09/25 00:46, 5年前 , 11F
可見D3000多不人氣 XD
09/25 00:46, 11F

09/25 01:08, 5年前 , 12F
人生第一台數位單眼推..雖然現在已經跳M43了
09/25 01:08, 12F

09/25 01:09, 5年前 , 13F
寬容度跟高ISO真的慘..不過晴天風景照CCD發色真的神
09/25 01:09, 13F

09/25 01:24, 5年前 , 14F
本來不期不待 後來發現避開不利點是可用之材 XD
09/25 01:24, 14F

09/25 01:32, 5年前 , 15F
何苦為難自己呢?看你也常買鏡頭,把預算拿來買台
09/25 01:32, 15F

09/25 01:32, 5年前 , 16F
D5500不是更好嗎?
09/25 01:32, 16F

09/25 01:44, 5年前 , 17F
對我而言 與其現在跳D5500 不如展望D5700
09/25 01:44, 17F

09/25 01:44, 5年前 , 18F
而且推估明年第一季可能就有消息
09/25 01:44, 18F

09/25 01:45, 5年前 , 19F
只是要個短期補充D3100失能的部分 (M/S模式不穩定
09/25 01:45, 19F

09/25 01:46, 5年前 , 20F
所以越便宜越好 無意間看到D3000是NIKON最後一台CCD
09/25 01:46, 20F

09/25 01:47, 5年前 , 21F
就搞一台來玩看看 帶一點點收藏意味 XD
09/25 01:47, 21F

09/25 01:51, 5年前 , 22F
D3x00/D5x00系列更新都是要進步沒有,拔功能不手軟,
09/25 01:51, 22F

09/25 01:52, 5年前 , 23F
我是不太樂觀D5700會多好
09/25 01:52, 23F

09/25 02:01, 5年前 , 24F
靜觀其變 看加了什麼 拔了什麼 有沒有符合需求
09/25 02:01, 24F

09/25 02:07, 5年前 , 25F
看自己能在這天花板下發揮多少了 XD
09/25 02:07, 25F

09/25 07:33, 5年前 , 26F
可跟 cmos 的 400d 對比看看
09/25 07:33, 26F

09/25 08:50, 5年前 , 27F
D80應該只能算是"非入門"最後一台CCD機種 在它後面還有
09/25 08:50, 27F

09/25 08:50, 5年前 , 28F
D40 D40X D60 D3000四個型號使用CCD呢
09/25 08:50, 28F

09/25 08:52, 5年前 , 29F
數位相機真的沒必要追新機。付出的金額跟機身性能不
09/25 08:52, 29F

09/25 08:52, 5年前 , 30F
成比例。
09/25 08:52, 30F

09/25 09:03, 5年前 , 31F
還在用D80
09/25 09:03, 31F

09/25 09:10, 5年前 , 32F

09/25 09:19, 5年前 , 33F
相機都沒必要追新機阿... 難道底片就要嗎
09/25 09:19, 33F

09/25 09:19, 5年前 , 34F
手上有3台d200、1台s5pro、其中ㄧ台d200改了ir720nm 、ccd
09/25 09:19, 34F

09/25 09:19, 5年前 , 35F
不是不好、是因為良率低所以成本高、已經沒廠商願意投入研
09/25 09:19, 35F

09/25 09:19, 5年前 , 36F
發、但觀測衛星的ccd到現在都還是管制品、福衛5號是世界上
09/25 09:19, 36F

09/25 09:19, 5年前 , 37F
第一個採用cmos的衛星。
09/25 09:19, 37F

09/25 09:23, 5年前 , 38F
樓上ID正確 XD
09/25 09:23, 38F

09/25 09:24, 5年前 , 39F
S5 pro也真是經典 當初也有考慮 XD
09/25 09:24, 39F

09/25 09:24, 5年前 , 40F
感謝補充NIKON CCD系譜
09/25 09:24, 40F

09/25 09:26, 5年前 , 41F
不急用就等看看 新機不符期望撿降價的舊機也不遲 XD
09/25 09:26, 41F

09/25 10:29, 5年前 , 42F
重量也是開箱王考量的重點呀
09/25 10:29, 42F

09/25 10:58, 5年前 , 43F
推~我也是Nikon愛好者,雖然跳槽Sony,但還想用Nikon
09/25 10:58, 43F

09/25 11:03, 5年前 , 44F
體積也很重要考量 XD
09/25 11:03, 44F

09/25 11:03, 5年前 , 45F
SONY電子功能真的強
09/25 11:03, 45F

09/25 11:38, 5年前 , 46F
D3000之神
09/25 11:38, 46F

09/25 11:52, 5年前 , 47F
第一台單眼就是D60 同一片CCD 相當懷念那飽和的發色阿
09/25 11:52, 47F

09/25 12:01, 5年前 , 48F
神不好當 還是不要好了 (爆汗
09/25 12:01, 48F

09/25 12:03, 5年前 , 49F
現在D60很便宜 不過3點對焦 現在看來真的是時代眼淚
09/25 12:03, 49F

09/25 13:36, 5年前 , 50F
CCD的低iso 真的沒話講。
09/25 13:36, 50F

09/25 13:50, 5年前 , 51F
推!之前用過5600 發色其實也很不錯了 期待你的5700開箱
09/25 13:50, 51F

09/25 13:55, 5年前 , 52F
\ 低感CCD /
09/25 13:55, 52F

09/25 13:56, 5年前 , 53F
希望NIKON快發布D5700啊~~~ 雖然這幾個月應該只打Z6/7
09/25 13:56, 53F

09/25 14:53, 5年前 , 54F
這年頭一堆企業把焦點放在機身性能規格有多強
09/25 14:53, 54F

09/25 14:53, 5年前 , 55F
卻忘記攝影本質是照片和鏡頭 也很多人入坑就被洗腦
09/25 14:53, 55F

09/25 14:54, 5年前 , 56F
除了靠攝影吃飯 實在想不出不少人為了一點點性能去換機身
09/25 14:54, 56F

09/25 14:54, 5年前 , 57F
是為了什麼?
09/25 14:54, 57F

09/25 14:58, 5年前 , 58F
還是請我朋友把這最後的榮光留著別出掉好了 XD
09/25 14:58, 58F

09/25 15:06, 5年前 , 59F
不懂追求性能和忘記攝影本質的關係?
09/25 15:06, 59F

09/25 15:18, 5年前 , 60F
一定要忘記 跟太極拳一樣
09/25 15:18, 60F

09/25 15:24, 5年前 , 61F
就像悟空自在極意功
09/25 15:24, 61F

09/25 15:27, 5年前 , 62F
09/25 15:27, 62F

09/25 15:43, 5年前 , 63F
恰恰因為不是把攝影當飯吃,所以得靠機身性能取得更
09/25 15:43, 63F

09/25 15:44, 5年前 , 64F
高的成功率。
09/25 15:44, 64F

09/25 15:46, 5年前 , 65F
因為你不可能花比機身更多的成本去控制環境。
09/25 15:46, 65F

09/25 16:25, 5年前 , 66F
機身撐高天花板 跟 補正效果 XD
09/25 16:25, 66F

09/25 16:27, 5年前 , 67F
我也不是把攝影當飯吃的 想輕鬆拍興趣的 XD
09/25 16:27, 67F

09/25 17:17, 5年前 , 68F
d40還在拍....
09/25 17:17, 68F

09/25 17:44, 5年前 , 69F
真威猛!!
09/25 17:44, 69F

09/25 18:24, 5年前 , 70F
廠商本來就是銷售導向,當然要強調自家相機強悍的性能
09/25 18:24, 70F

09/25 18:24, 5年前 , 71F
啊XD不然機身更新頻率比鏡頭高那麼多要怎麼賣~追求攝
09/25 18:24, 71F

09/25 18:24, 5年前 , 72F
影本質是每個攝影愛好者自己該去追尋的吧…
09/25 18:24, 72F

09/25 22:21, 5年前 , 73F
我不靠攝影吃飯 但換爽的不行逆
09/25 22:21, 73F

09/26 01:59, 5年前 , 74F
好奇CCD或CMOS真的會決定發色嗎?我以為關鍵是機身上
09/26 01:59, 74F

09/26 01:59, 5年前 , 75F
的DSP
09/26 01:59, 75F

09/26 11:01, 5年前 , 76F
我認為是有可能的 cmos或是CCD都是Analog元件
09/26 11:01, 76F

09/26 11:02, 5年前 , 77F
如果接受光譜的能力不同 即便DSP內處理演算法是一樣
09/26 11:02, 77F

09/26 11:02, 5年前 , 78F
依然會因為接收到的資料不同有所詮釋的差異
09/26 11:02, 78F

09/26 12:02, 5年前 , 79F
應該是有差異的 不然CMOS更早之前就可以全面替代CCD
09/26 12:02, 79F

09/26 14:31, 5年前 , 80F
D200路過~
09/26 14:31, 80F

09/26 18:41, 5年前 , 81F
懷舊!
09/26 18:41, 81F

09/26 20:27, 5年前 , 82F
家裡也有家電廠ccd,a100,可能對焦系統也壞了,還要
09/26 20:27, 82F

09/26 20:27, 5年前 , 83F
找讀卡機才能傳照片,羨慕能玩ccd
09/26 20:27, 83F

09/26 20:36, 5年前 , 84F
看能不能買料回來更換零件了 囧
09/26 20:36, 84F

09/26 22:44, 5年前 , 85F
又一個吹捧CCD笑死 盲測我看一堆人閉嘴
09/26 22:44, 85F

09/26 23:44, 5年前 , 86F
多少結果就寫多少啊 XD 也有拿差1年的來盲測啊 XD
09/26 23:44, 86F
文章代碼(AID): #1RgEwm3H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