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DC.Watch:Olympus E-620 Review

看板DSLR作者 (Someday...)時間15年前 (2009/03/20 09:40),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oscar210 (Shadow Hunter)》之銘言: : http://dc.watch.impress.co.jp/cda/review/2009/03/19/10466.html : 色彩還不賴,特效風格也挺有味道, : 但高 ISO 的純淨度似乎還是不太行.... orz 路人幫翻眾人關心的ISO評測部分 還請版上強者指正 過去E-三位數系列的ISO是從100到1600,但本機跟E-3與E-30一樣感光度到ISO3200。感度 設定為Auto時的範圍是200到800(下限可變更為200以上,上限可變更到3200),這點讓 我覺得滿怪的,好像ISO100是所謂的擴張感度。換言之,標準的感測範圍是ISO200到1600 而外側的100~160與2000~3200的範圍是擴張感度。 然而讓人覺得不易理解的是,這件事沒有官方發佈。該公司的網站、型錄與使用說明書上 都沒有這樣的記述(當然也可能是筆者沒有看到)。同時,雖然感度設定在ISO2000以上時 觀景窗內的感度表示會閃爍,但ISO160以下的低感度方面則沒有任何顯示。 至於實際拍攝上來說,ISO100方面的噪訊稍少一點而且感覺稍微銳利,但是ISO200的動態 範圍較廣。色調平衡與對比沒有差別,而ISO100的過曝部分在ISO200上則沒有過曝,殘留 色彩資訊。亮部之外觀察不出有什麼不同,因此動態範圍並不是整體的較廣,而是因為使 用較高感度,而似乎是單純讓較亮的部分的色階擴展(感覺跟Canon的『高亮度部分色階優 先』的作法類似)。這個作法應該是在ISO200以上都會自動開啟 然而ISO100雖然在畫素等倍大小上可以觀察到噪訊較低銳度較高,用A4印出來的話則無法 分別。單就感覺上來說,在用ISO100可以拍攝的條件下,若使用ISO200則可以抑制過曝, 會比較想用ISO200,實用上來說把ISO200作基準來思考說不定也可以。 實測的例子是把長曝減噪功能設定為開啟,高感度減噪設為標準。以筆者的感覺來說,可 以安心常用的是到ISO400,在昏暗室內拍攝的話ISO800也能放入容許範圍。ISO1600的噪 訊粒子十分混濁,細節也殘留許多,因此如果縮到比A4小的尺寸應該也不會感覺到太大的 不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01.171

03/20 10:22, , 1F
推一個 很不錯分析
03/20 10:22, 1F

03/20 11:21, , 2F
ISO100跟200的說明蠻妙的 這應該是只有620的特性?
03/20 11:21, 2F

03/20 11:21, , 3F
感謝翻譯分享~
03/20 11:21, 3F

03/20 11:33, , 4F
感謝分享~
03/20 11:33, 4F

03/20 12:12, , 5F
版上翻譯官 ~~ :P
03/20 12:12, 5F

03/20 12:50, , 6F
二樓,E-30的ISO200 DR也較ISO 100來得高。
03/20 12:50, 6F
文章代碼(AID): #19mlGLmu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