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打跳燈時 需要用擴散片嗎?

看板DSLR作者 (Reg Chen)時間16年前 (2007/09/12 03:09), 編輯推噓10(1000)
留言10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前幾天在板上徵到了一顆PE-36s : 就開始思考跳燈的問題.. : 因為跳燈是為了加大發光面積嘛 : 所以應該把擴散片拉出來 : 讓它打在天花板上的面積大一點 效果"應該"會比較好吧? (我不太確定..) : 但是一拉擴散片出來 GN值又會直直落.. : 它Zoom到85mm端 GN最大 有到50 : 35mm端只剩36 : 擴散片拉出來之後 變18mm GN就掉到只剩下18.. : 怕會打不到目標物.. : 那是應該要把擴散片拉出來好 : 還是要把它Zoom一點比較好? : 或者是Zoom一點 : 然後再加柔光罩去打跳燈咧?  其實您的以上問題,是因為一些觀念上誤解所造成。^^  一、其實擴散片「非」柔光片,作用上也不能真正取代柔光罩  一般擴散片的正確用途,是用來增加使用廣角焦段時的閃光範圍的,也就是用來  增加閃燈的照射角度用的。雖然擴散片確實會增加閃光的發光面積,但是這並不  是正確的用法,也不敷使用。(不然市售柔光罩就沒甚麼存在的價值了)  您可試著比較,以最廣角端拍攝時,有拉出擴散片,跟沒有拉出擴散片的差別。  您應該會發現,沒有拉出擴散片的話,畫面的四周會因閃光範圍不足,暗掉了。  「擴散」片就是應該在這時使用,它上面的特殊凹層構造,能將閃光範圍延伸,  也就是讓閃燈的照射角度變寬。      二、跳燈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加大發光面積  跳燈的目的,是為了「改變人工補光的方向,讓光線不突兀接近自然光」,或者  「讓光線的照射路線依照自己的創作主題來走」。  前者是因為一般來說若能「補光於無形」,才是比較高明的補光;後者則是依主  題,而必須有一隻可以搖頭擺尾、轉來轉去、甚至拆掉離機架在它處的閃光燈。  至於「加大發光面積」,這只是隨著「光線行走的路線越遠就會越發散」而必然  產生的結果。這也是GN值的意義之一,照射距離越遠,照射面積越大亮度越減。  (然後最後遠到某個程度就等於沒有一樣)  所以,我們不能只依賴「光線走的越遠越發散」,來達到加大發光面積的目的。  因為通常拍攝距離有限,閃光燈強度也有限。一般為了達到「在近距離的拍攝環  境中加大發光面積」,人們就會額外的使用柔光罩/反射傘等物品。  ────────────────────────────────────  綜合以上,您正確的跳燈對策,應該是:  首先應該思考的是,在這個場景,如果自然光(如陽光)怎麼打過來最漂亮?  如果是由左上方斜逆光照過來最漂亮的話,那就再觀察看看,  左上方是否有適當的反射平面,例如顏色ok的牆,或者反射板等等。  最後才是扭轉閃光燈頭,讓閃光往那個方向作用,反彈回您想製造效果的主體上。  這時您的光線應該已經比較柔和、自然、漂亮了。  但是如果還要再這拍攝距離內,達到加大發光面積,造就柔和效果,  那就是使用柔光罩/反射板(傘)等物品的時候了。 -- Reg的攝影生活 - Life's Color http://www.twblog.c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9/12 03:39, , 1F
推~
09/12 03:39, 1F

09/12 03:58, , 2F
推認真文
09/12 03:58, 2F

09/12 04:09, , 3F
大推 建議m起來 ^^
09/12 04:09, 3F

09/12 08:54, , 4F
推 我買了外閃之後一直不知道怎麼用..感謝分享
09/12 08:54, 4F

09/12 09:02, , 5F
推一個...
09/12 09:02, 5F

09/12 12:38, , 6F
原po正解 建議m~~
09/12 12:38, 6F

09/12 12:45, , 7F
哇~
09/12 12:45, 7F

09/12 19:08, , 8F
非推不可!
09/12 19:08, 8F

09/12 20:00, , 9F
受益良多!讚
09/12 20:00, 9F

09/21 22:43, , 10F
謝謝熱心資訊>< 小妹正好在找資訊學怎麼用跳燈
09/21 22:43, 10F
※ 編輯: RegChen 來自: 61.31.192.1 (11/12 17:18)
文章代碼(AID): #16vkW5nV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