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相關文件

看板DPP作者 (河豚生魚片)時間15年前 (2009/08/17 16:1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politics 看板] 作者: seafood (河豚生魚片) 看板: politics 標題: 防災相關文件 時間: Sat Aug 15 22:08:06 2009 http://www.nfa.gov.tw/upload/FTB/UpFiles/A03-災害防救深耕 5年中程計畫--行政院97年10月3日院臺內字第0970039463號函核定.doc 網址太長,請自行兩行一起複製後開啟下載。 該計畫於97年10月核定,預計實施期間為98-102年。很遺憾是核定後 僅9個多月就遇上了這次災變。 挑幾個重點轉錄於下: ============================================================= 第一頁 「3年中程計畫」推動後,各直轄市、縣(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已修訂到更具體可行,然而欠缺足夠素養與能力之災害防救專業、 專職人員與專責單位,進行相關防救工作的協調、整合、督導與落 實,使得該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之實踐仍屬不易。 第二頁 從轄區內災害特性調查、評估與分析,軟硬體的防治工程規劃設計 與建構,防救作業的規劃與演訓,防救災知識與知訊的教育宣導, 多數仍由中央部會與縣(市)政府推動,鄉(鎮、市)公所主動積極 參與或主導相關工作之意識仍薄弱,行動力更顯不足,這使得災害的 第1時間的防(搶)救多數不易遂行,仍須仰賴上級政府機關的協助與 事後馳援。 第八頁 圖1 2005年聯合國世界銀行「災害高風險區評估報告」-各國面臨災害 威脅之人口比例。台灣遙遙領先世界各國,相當怵目驚心的一張圖。 第十至十二頁 列舉目前評估出的十大缺點,包括 (1)各級地方政府之災害防救體系,缺乏有效運作的縱向聯繫 與橫向整合機制,與地方層級災害防救專責組織與專業人員素 養尚未健全有直接關聯,且越基層之政府組織,此問題越加明 顯,影響整體防救力量的充分發揮。 (5)各地方政府目前所掌握的各類災害潛勢評估成果,多數為 老舊的基本資料所分析建置,在大範圍的災害趨勢尚可清楚了 解,但局部地區較細緻的災害問題,並不易深入分析。因此縣 (市)政府在檢討災害減輕對策的大方向或原則時,尚能據以 研擬,但深入檢討局部地區的災害防救改善工作,並不易著手 規劃實施,亦將影響鄉、鎮(市)災害防救工作的規劃與推展, 明顯直接導致減災工作不足。 (6)颱風災害應變作業經驗與機制已趨於完備,唯缺乏資訊綜整 分析能力與機制,難以提供決策所需正確資訊。 第十四頁 然而受限於缺乏具備各種災害防救領域之專職專業人員,共同作 業當地防救災工作的專責組織,僅由各單位業務兼任人員參與計 畫工作執行,實無法將計劃成效充分發揮、延續,一旦人員業務 異動,許多寶貴經驗及技術,恐將難以完整移轉,尤其該計畫結 束後,此跨單位工作組織與機制亦可能停止,當地防救災工作的 精進也可能因而遲滯。 第十九頁 總體來說,整個計畫係希望在全國各地以點分佈的方式,輔導各 地鄉鎮層級進行第一線防救執行力強化,而後藉由協助縣(市) 政府進行區域災害防救網絡的連結,以及在中央制定相關工作事 項與提供有關作業的技術與建議,使各區域災害防救網絡容易彼 此銜接,平順、自然地與中央防救主幹體系融合,則全國整體防 救體系與機制的大脈絡也將因而更加強健,而後也能逐漸影響、 擴展到各個防救工作點的聯結與提升,所有的災害防救構面也將 因此更為強化與順暢運作。 第二十二頁 要完成符合當地特性及具體可行之地區災害防救計畫,需要各方 面災害調查、評估、分析資料支持。然而無論是災害規模與情境 的設定,或是災害防救對策的研擬,都必須有大量能正確反映人 文與社經環境現況之基本資料與資訊,才能進行相關工作。但現 今行政單位所建置的資料、資訊,分散於各單位,或是格式、精 度、建置時間、內容項目等有所差異,如何彙整、調整與加值運 用,將是影響計畫研擬的基本條件。 第二十三頁 現階段如要全面協助各地方政府,該股動能仍不足以因應1次全面 推動,且新的工作議題也可能需要新的研發成果與技術來協助, 尤其要深入鄉(鎮、市、區)公所,每1協助對象所需之工作能量 相當,如每1直轄市、縣(市)選定2~3個鄉(鎮、市、區)公所, 則所需協助動能將倍增,故現階段仍有必要考量分梯、分年實施。 第二十七頁 直轄市、縣(市)將成為我國第1級之地方自治體,鄉、鎮(市) 公所未來可能隨政府組織的調整,將可能改為縣(市)政府派出 機關,則縣(市)與鄉(鎮、市)之關係將更為直接且緊密,2者 於推動災害防救工作勢必成為一體。 第三十四-三十五頁 3.直轄市、縣(市)政府-自行評選合適的學術團隊擔任其協力機構。 協力機構-協助組織直轄市、縣(市)政府跨局處之工作團隊並建立協 調運作機制,協助該縣(市)執行「○○縣(市)災害防救深耕計畫」 工作。 第三十六頁 本(96)年度為整體計畫之規劃、研商與報院核定實施之規劃年,同時 並預期於(96)年底計畫奉核定實施後,即進行北、中、南說明會,以 利有意參與本計畫之地方政府與各地團隊,能預先著手展開籌備工作與 綱要計畫研擬。97年度上旬將公開徵求有意願參與本計畫之第1梯縣(市) 政府,請其提送綱要計畫參與初步審查,如通過本階段審查者,災防會 得由科技中心協助此第1梯次參與者,完成研擬該縣為期3年的「○○縣 (市)災害防救深耕計畫書」細部執行計畫書,及預先編列98年度配合 款項。 第五十一至五十三頁 表 6 全國各縣(市)執行本計畫之參考對象,將各鄉鎮依順位列出 台東縣的第一順位之中有太麻里鄉,第二順位有金峰和大武。 高雄縣的第一順位有桃源鄉,三民(納瑪夏鄉)列為第二順位,甲仙鄉僅列 為建議對象。 屏東縣的三地門鄉未列入第一第二順位,僅列為建議對象。 台南縣只有三鄉被列為第二順位,其餘全數為第一順位。 ======================================================= 從這份中央級防災文件來看,中央早就知道政府對國土真實情況 的掌握力很低,調查資料老舊且分散於各單位。也知道各級政府 無專責防災人員,皆以兼任者充當之,不但專業能力不足,隨著 選舉結果的變化或者正常公務人員調職異動,防災知識和體制均 無法建立。 文件中表明這是96年度擬訂的,97年上旬要開始實施,但是不知什 麼原因被貽誤了,且被新政府沿用下來,僅把封面改成97年10月 2日核定。延誤了約莫一年時間,如果說是因為政權交替的影響, 那麼正好落實了前一段所講的,因人事變遷而無法建立可長可久 的制度。 這份實施辦法裡有提到,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自行遴選學術 隊伍作為協力機構,包含調查國土和擬定防災辦法。雖然這是尊 重地方自治的權利,但台灣就這麼小,一條河川流經好幾個行政 單位,如果這些個別的學術隊伍之間有歧見,那是不是又一事無 成? 評估中已經顯示了中央了解到,鄉鎮級防災能力薄弱,即使縣市 層級,也沒有好到哪裡去,那麼,在這份補強計畫實施完成之前, 中央政府責無旁貸要負起大型災變的防治應變責任,而不是像現 在這樣還要追究地方政府。 你明明知道小弟不行,已經知道要好好訓練他了,在完成訓練之 前,你真的沒有立場再去責備他。 如果這裡有記者,應該追究下去,96年擬好,預計97年上旬要實施 的方案為什麼被延宕? 到97年10月才核定? 改封面時還忘了改內容, 是不是沒有高官真的好好看完這份文件? 這個時間跨距新舊政府都 有份,沒有人能卸責。 最後,甲仙鄉、納瑪夏鄉、三地門鄉的居民,妳們應該追問:為什麼 我們不是第一順位? 甚至僅列於其他建議名單中? 這幾個地方這次災 情如此慘重,跟這份順位表是不是有關聯? -- 凡試庖人手段, 不需珍異也. 一肉, 一菜, 一腐, 庖人抱蘊立見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241.69

08/15 22:13,
所以這份計畫的出現表示地方政府完全沒
08/15 22:13

08/15 22:13,
救災的能力?!
08/15 22:13

08/15 22:17,
至少它承認能力薄弱,跟國人的期待有差距
08/15 22:17
seafood: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08/15 22:19

08/15 22:19,
所以地方沒有儲備飲水跟糧食情有可原?
08/15 22:19

08/15 22:41,
這報告只有這時會再被想起。
08/15 22: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243.9
文章代碼(AID): #1AYH66lQ (D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