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店員幫我上課...

看板DC作者 (艾比桑)時間11年前 (2012/10/04 05:19), 編輯推噓18(18021)
留言39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天在車站某間SONY展售門市和一位店員討教, 問他RX100的消雜訊是怎樣啟動。 對方回應,要從設定中調, 也可從相機上轉盤模式開啟。 照理說,到這邊談話應該就OVER了。 但這位店員先生似乎想替我上課。 語氣有點嚴肅地接著說... 所謂的「多框消雜訊」從來就不是RX100主打的特色, SONY很早就有這項技術了,RX100的特色在大片幅。 我也知道SONY的多框技術不是始於RX100, 但聽到大片幅,心裡總覺得怪怪。 於是我說,片幅比它大多了的m43, 在高iso下的成像清晰度好像 也未必有RX100的效果。 比如P牌GF系列,iso1600以上 有時不如RX100在iso3200、6400的表現。 (依據我論壇大樓的所見) 他見我還能扯出m43,似乎忘記先前提到的 片幅因素,立刻回我說,那是因為GF系列 是非常低階的m43,如果是GH系列自然有更高的可用iso表現。 他說,當中一大理由在於RX100使用的鏡頭 遠比現在許多人搭配m43使用的鏡頭為優, 比方說P家熱門的X鏡,因為X鏡的意義在輕便, 本身不算多優異的鏡頭。(和RX100的鏡頭相比) 要是m43搭配比X鏡更好的, 破三萬以上的鏡頭,效果又不同了。 我心裡想,以先前提到的高iso情況, GF系列搭配數萬的鏡頭, 又能讓可用iso提升多少呢? 能從1600拉到6400嗎? 我很懷疑。 反過來說,GH系列搭配他認為普普的X鏡,可用iso又到哪呢? 最重要因素到底在機身還是鏡頭啊? 總之,感謝那位店員先生強調了 「大片幅」與「鏡頭」在RX100上對夜拍的提升, 與某些m43可用iso不如它的原因。 雖然覺得說法中部分有點不精準, 但還是貼上來和大家分享。 其實我真正想確認的是,RX100在高iso下的表現, 究竟是否基於更進步的多框消雜訊技術為主。 我當然知道片幅與鏡頭也有影響,但看了不少大樓, (多半為P家m43搭配X鏡),可用iso就真的還好而已啊 (iso1600的畫質和RX100 iso6400差不多銳利) 可能表達不夠完整,導致溝通出現障礙吧... 最後報個價,RX100報價20900,兩顆原電+16g記憶卡。 感謝各位閱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238.66 ※ 編輯: abbiee 來自: 114.42.238.66 (10/04 05:32)

10/04 08:55, , 1F
我倒是覺得直營門市店員多談別家產品有點怪
10/04 08:55, 1F

10/04 08:56, , 2F
沒有實際測試 但不開多框雜訊消除的rx100
10/04 08:56, 2F

10/04 08:56, , 3F
是否能以下犯上挑戰m43? 我懷疑啦
10/04 08:56, 3F

10/04 09:16, , 4F
這次百貨周年慶 SONY好像又沒優惠了@@"
10/04 09:16, 4F

10/04 09:33, , 5F
早買早享受阿 我都拍破三千張了 XD
10/04 09:33, 5F

10/04 11:50, , 6F
SONY的高ISO絕對有辦法以下犯上,看看NEX5N就知,不過
10/04 11:50, 6F

10/04 11:51, , 7F
那是不是因為SONY那塊CMOS和他們寫軟體的能力較好(抹
10/04 11:51, 7F

10/04 11:51, , 8F
以我個人的印象 P牌在抑制雜訊是比較差一些的
10/04 11:51, 8F

10/04 11:51, , 9F
的較好,我也是瞎猜,交給專業的來
10/04 11:51, 9F

10/04 11:53, , 10F
SONY進步幅度比較大 當然啦 老大哥還是Canon NikonXD
10/04 11:53, 10F

10/04 11:57, , 11F
至於RX100的高可用ISO 跟他用蔡司鏡頭應該有關係
10/04 11:57, 11F

10/04 13:08, , 12F
RX100不開多框絕對可以越級打怪的本錢,兩周使用心得
10/04 13:08, 12F

10/04 13:30, , 13F
畫質絕不是只有可用iso,還有低iso純淨度,邊角畫質
10/04 13:30, 13F

10/04 13:53, , 14F
M43好像不只Panasonic?
10/04 13:53, 14F

10/04 14:12, , 15F
直營店也降到20900了o_O
10/04 14:12, 15F

10/04 14:38, , 16F
在台灣,M43=國際牌GF系列
10/04 14:38, 16F

10/04 14:45, , 17F
M4/3是Panasonic+Olympus聯手開發
10/04 14:45, 17F

10/04 15:12, , 18F
我怎麼覺得RX100鏡頭很糟糕,完全打壞我對藍牌的印象
10/04 15:12, 18F

10/04 15:15, , 19F
可以請問樓上您覺得糟在哪裡呢 RX100目前一面好評
10/04 15:15, 19F

10/04 15:16, , 20F
能有些不一樣的聲音出來也不錯 願聞其詳
10/04 15:16, 20F

10/04 15:34, , 21F
只論感光元件的話,pana的gf系列的確比rx100差不少..
10/04 15:34, 21F

10/04 15:34, , 22F
iso可能gf系列仍然好一點,但其他的就...
10/04 15:34, 22F

10/04 17:27, , 23F
M4/3目前的王應該是EM5吧!高ISO可以接近一點
10/04 17:27, 23F

10/04 18:25, , 24F
RX100的邊緣畫質衰減的很快 tyf大之前就有分享過囉
10/04 18:25, 24F

10/04 19:00, , 25F
沒辦法,要輕薄又要F1.8又要1"的CMOS,當然會犧牲一
10/04 19:00, 25F

10/04 19:00, , 26F
些邊角畫質
10/04 19:00, 26F

10/04 19:04, , 27F
不要說RX100,G1X也有邊緣畫質衰減的問題
10/04 19:04, 27F

10/04 19:46, , 28F
現在已經很少人會因為結構而選鏡頭了...
10/04 19:46, 28F

10/04 22:56, , 29F
台灣沒有一個車站附近有SONY直營門市...
10/04 22:56, 29F

10/04 22:57, , 30F
而且SONY的直營門市價錢不可能會不是定價
10/04 22:57, 30F
由於該店外招牌與店面內皆僅有SONY字樣與其產品,以致產生誤解。 查了SONY官網,這家是SONY展售門市,與直營門市性質有別,感謝提出。(已修正)

10/05 01:37, , 31F
同意一樓 看個DC扯到其他家產品感覺很怪
10/05 01:37, 31F

10/05 01:39, , 32F
即使覺得自己比店員懂 也不必用這種諷刺的語氣說店員
10/05 01:39, 32F

10/05 01:40, , 33F
幫你上課
10/05 01:40, 33F
會扯到它牌產品,是因為該店員指出RX100的高iso優勢源於「大片幅」, 我才提到片幅更大的m43與GF系列,文章內已有描述不贅述。 當店員突然把話題帶到我沒詢問的地方(我原本只想問如何操作), 而我一直以來所觀察的m43照片又以GF系列為主時, 請教一下,提出來討論有何不妥? 一樓版友的說法是指"該店員"對它牌說這麼多意見,有點怪。 而你是不認同"我"提到它牌,兩者有點距離。 本人也做過營業員(書城),可說是一天到晚都被客人詢問 自家服務與別家相比較。認為客人不該提到其他品牌,其實有違常情。

10/05 03:10, , 34F
推fish880731的低iso說法。
10/05 03:10, 34F
※ 編輯: abbiee 來自: 36.228.218.188 (10/05 07:57)

10/05 09:24, , 35F
店員不都這樣嗎 從A講到B就是要洗單
10/05 09:24, 35F

10/05 10:21, , 36F
可以參考dxomark的low-light iso
10/05 10:21, 36F

10/05 10:22, , 37F
rx100是390,gf5是573,g5是618
10/05 10:22, 37F

10/05 10:22, , 38F
基本上感光元件越大iso表現越好是個大趨勢沒錯的
10/05 10:22, 38F

10/05 10:24, , 39F
但現在相機後置處理雜訊銳化手法也佔了非常重要角色
10/05 10:24, 39F
文章代碼(AID): #1GRAljd9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