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一下這種感覺要怎麼拍出來呢?很ꤠ…

看板DC作者 (T610->P910i)時間19年前 (2005/06/22 03:3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GG3 (靠!吃太飽!)》之銘言: : http://140.109.102.246/billypro/061605/01.jpg
: http://140.109.102.246/billypro/061605/02.jpg
: http://140.109.102.246/billypro/061605/03.jpg
: http://140.109.102.246/billypro/061605/04.jpg
: http://140.109.102.246/billypro/061605/05.jpg
: http://140.109.102.246/billypro/061605/06.jpg
: http://140.109.102.246/billypro/061605/07.jpg
: http://140.109.102.246/billypro/061605/08.jpg
: 相機是CANON A80 : 謝謝! 之前有幫熟識的餐廳拍一些菜單照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hitachichen&book=20 大部分是RVP100F,小部份是D100 燈具是一支100W棚燈跟一支外閃加STO-FEN金色柔光罩 基本上食物照的話,前製的打燈、擺設很重要,這兩樣因素所製造的氛圍 很難透過後製去修改,燈光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光質,也就是光的"軟硬" 一般而言反射性高的食材(如湯水類)用比較軟、柔和的光線,而吸光性強的食材 (如麵包餅乾類)則要用比較硬的直打光。還有使用多個光源時必須注意的是陰影, 千萬不要在畫面上出現2個陰影,因為這樣違反人類對"一個太陽(主光源)"的認知。 擺設這方面就比較講究美感認知,如果不知道怎麼擺的話,不要放現場沒有的或 吃飯不會出現的東西通常都不會出錯。 拍照時要注意的是光圈能縮就縮,一則是略縮一點光圈的畫質較佳,不會鬆鬆散散, 再則是小光圈容易得到全部清晰的成像,容易為大眾所接受(拍爽的不在此列) 後製的話,色彩平衡、飽和度、亮度、曲線、對比都有機會用到,銳利化是一定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內建的白平衡拍出來的效果通常不會太好,這是因為大眾喜歡食物 看起來"暖一點",一般而言以標準色溫略低一些(4300K-4800K)左右的效果為佳, 因為這也是用餐時的自然光線水準。 專業的食品攝影師為了得到好效果,經常會使用一些有的沒的撇步 (如食物只煮7分熟以維持新鮮感,用焊槍加強烘烤色澤,滴油噴水營造光亮感等) 不過如果是打算拍完照就吃掉的話,簡單的建議看看就可以得到不錯的照片了。 -- 「如果人的今生是為了彌補前世的一切, 那我的上輩子大概長的像金城武或林志玲;而且肯定比吳宗憲還花心個100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70.51

59.120.154.160 06/22, , 1F
借轉相片批評室精華區
59.120.154.160 06/22, 1F

140.112.242.6 06/22, , 2F
m
140.112.242.6 06/22, 2F
文章代碼(AID): #12k6ij-j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