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周六的一堂文化課

看板CultureShock作者 (慕尼黑漆漆)時間15年前 (2009/02/11 06:57), 編輯推噓13(1306)
留言19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先從沉默的橋牌開始玩起, 規則是這樣的: 將所有人分成相同人數的小組, 各自坐在自己小組的一桌, 發下寫著橋牌規則的簡單解釋, 待所有人都大致了解規則後, 由一人順時針發牌, 牌局由發牌的人左手邊開始。 在這裡的牌局並不喊牌, 而規則早已訂好了花色, 也無對家之分, 每個人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每贏一墩,就獲得一點。 第一輪試玩後,確定大家都了解如此不同的玩法後, 第二輪開始,所有人不得交談,發出任何聲音, 進入沉默的階段, 每贏一墩,獲得一點的同時,以紙筆記錄。 每桌都會有贏家誕生, 若有平手,每桌自行抽籤或猜拳決定, 所有過程不得發出任何聲音,交談禁止, 各桌的贏家起身,以順時針方向換位, 每一桌都會走掉舊的贏家,走進新的贏家。 每桌也都會有輸家誕生, 同理,以逆時針換位。 新的牌局再度開始, 所有過程不得發出任何聲音,交談禁止。 每一輪的結束後,皆需要作贏、輸家的交替動作。 就這樣一輪打過一輪, 玩家不停更動交換, 到第四輪結束後, 各桌的贏家依舊起立, 比較各桌贏家獲勝的歷史紀錄, 由獲勝最多次、也代表移動最多次的人贏得最後的獎品。 最後,解除大家不得交談的禁令, 仔細瞧瞧大家的反應。 有人會開始有些激動, 大家似乎過程中有些溝通上的衝突, 會在可以交談後,慢慢爆發出來。 -- 其實,早在一開始發下的規則說明, 上面作了點小手腳, 每桌拿到的有些微的不同, 第一桌可能拿到的規則寫著,紅心是王,紅心Ace為首, 第二桌可能拿到的規則寫著,黑桃是王,黑桃Ace為首, 第三桌可能拿到的規則寫著,全都是王,各花色的King為首,Ace最末... 如此一來,在第二輪交換過玩家後, 規則衝突就已經開始, 但由於沉默的禁令, 加上遊戲的主持人不停催促大家進行遊戲, 每桌總還在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下, 由肢體語言討論出贏家、輸家。 最後的各桌獲勝者,通常不會是困惑的人, 除了起身的贏家以外,每個人的情緒都會寫在臉上, 疑惑、憤怒、無所謂、輕蔑、不服氣。 我,還有一群大多是亞洲國家來的國際學生, 就是這群疑惑、憤怒、無所謂、輕蔑、不服氣的白老鼠, 周六上午由兩個德國人,帶領這群來自遠方的老鼠們, 來場簡單的文化衝擊。 據這兩位黑心的德國白老鼠帶領人所說, 這是研究文化衝擊的知名學者,所設計出的小型體驗遊戲--沉默的橋牌。 這遊戲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 沒有辦法用言語來溝通, 所以無從得知別人心裡的規則, 衝突是勢必會產生, 只是不同情況下,常常會產生各桌的"多數", 各花色Ace出場的時刻,對於認同以花色Ace為首規則的人, 會形成這桌的多數,使得認同Ace為最小的玩家成為少數, 那此一情況下的牌局,將會以一種妥協後的規則繼續, 直到"多數"也產生衝突。 弔詭的地方莫過於,多種不同的規則橫行, 但在遊戲主持人不停催促下仍舊有人能帶走獎品。 白老鼠帶領人說: 當人們進入不同文化時, 一舉一動,很多時候都還是以自身文化為出發, 照著習慣而行,這是人之常情, 一旦有衝突的發生,通常最先引起的會是情緒, 而不會是嘗試理解,自己身處在不同文化"規則"的世界。 就如同沉默的橋牌進行時, 很難想到、或質疑我們獲得的規則是有關鍵性的不同, 最先引起的也是情緒, 縱使不能說話,肢體語言也說明了一切, 我們這群文化白老鼠,在第一輪時滿是笑意,身體前傾,背部離開椅背, 第二輪之後,開始會有人開始雙手手掌向同桌的用力一攤, 表示"你們搞什麼鬼", 或是聳肩搖頭,表示"隨你們便吧", 或是用手敲擊牌面,表示"這才是對的吧", 最後當所有贏家起立時, 坐著的人可能變成整個身體向後倚靠, 雙手盤於胸前,警戒且拉開彼此間的距離。 沒有人能在不同文化下,不受到文化衝擊, 衝擊時而正面,時而負面, 但負面所帶來的情緒,總是令人印象深刻, 很多時候會讓人忘了思考, 自身文化規則,並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話又說回來,這遊戲只是一種模擬, 並不能用這套理論解釋全部, 因為人是如此複雜又美麗的生命, 很多時候不全然只與文化背景相關。 -- 關於香腸帝國德國的一些小筆記: # 美國人說,跟德國人講笑話要講四次, 因為德國人的頭是死死板板的四方形, 要每個角落都聽懂才會哈哈大笑。 (美國人對德國人的揶揄) # 在德國火車上可能會聽到的廣播: "各位旅客您好,我是這台火車的列車長, 本人深感抱歉,由於列車調度的關係, 本列車會於此稍作暫停,預計會比原先抵達時間, 慢個兩.......分鐘,本人再一次深感抱歉。" 接著可能會有很多德國人面露不悅的開始打電話, 通知原先排定好下一個行程的人, 因為德國人可能連休息看電視都有既定行程, 打亂別人行程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同時很多義大利人可能會開始大笑, 因為遲到一到兩小時算是合理範圍, 暗笑德國人做事拘謹的迂。 (德國鐵路沒有想像中的準時是真的,不過相較之下還是好很多) # 德國人可能只有五個朋友,但是五個都是最要好的朋友, 美國人可能有五十個朋友,但是可能不到五個是最要好的朋友。 所以德國人可能是同事數十年'卻連他同事的先生或太太都沒見過, 更別說是去別人家吃飯,大概要等進入朋友名單後再五年, (記得預約,數量有限。) # 德國人是椰子,外硬內軟。 美國人是桃子,外軟內硬。 (又是美國人...) # 在德國,批評是一種美德, 會在課堂上把你的報告批評的一文不值的, 可能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但不代表他討厭你,下了課還是可以一起去喝一杯。 你的另一半穿了一件醜斃了的衣服, 詢問你的意見, 德國人可能會說: "我的天阿,醜斃了,快去換另一件" 台灣人可能會說: "還不錯耶,不過親愛的,可能另外一件更能襯托你的美" (對事不對人的直接,值得學習) # 德國人喜歡寫下所有的承諾與約定, 白紙黑字讓人心安, 簽契約不代表不信任熟人, 只是一種習慣。 (開個銀行戶頭,簽了一堆契約反而讓我有種被賣掉的感覺) 最後最後, 兩個德國人開心地取得了白老鼠的樣本數據, 原來他們正是LMU慕尼黑大學研究文化相關的學生, 犧牲德國人寶貴的周六整天, 開心地看著白老鼠們在文化迷宮裡繞阿繞的。 收尾是由另一個故事來擔當, 是這麼說的: 從前從前從前, 有個國家的人們從盤古開天以來, 就是有著兩條腿兩隻手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個鼻子一張嘴巴,還長著一副太陽眼鏡, 黃色的太陽眼鏡。 從來沒有人想過,每天帶著一副太陽眼鏡, 是一件多麼奇怪又不合理的事情, 就像身體的一部分一樣,你有我有他也有。 幾千幾外公里以外, 有個國家的人們從盤古開天以來, 就是有著兩條腿兩隻手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個鼻子一張嘴巴,還長著一副太陽眼鏡, 藍色的太陽眼鏡。 從來沒有人想過,每天帶著一副太陽眼鏡, 是一件多麼奇怪又不合理的事情, 就像身體的一部分一樣,你有我有他也有。 有天黃眼鏡國家的旅人,旅行過一個又一個的國家, 終於到了藍眼鏡國家, 旅人很聰明,他知道沒有藍色的眼鏡, 是沒有辦法真的好好"看看"這個國家的, 為了能好好看得清楚, 旅人確定他也取得了一副藍色太陽眼鏡戴上。 三個月過去, 他仔細瞧了一切, 包括人們的價值觀、信仰、觀念, 他覺得收穫良多, 旅人認為,能真正看到這個國家的全部, 全多虧了這副藍色太陽眼鏡。 於是他回到原來的國家, 成了這方面的專家, 總是興致勃勃地告訴他的聽眾, 他眼中的國家,是多麼的綠。 -- 這是之前寫的網誌, 有些關於圖表的就沒有貼出,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有圖表的版本, 關於:W曲線,文化衝擊與適應, 以及:人、狀況、文化三角形。 http://www.wretch.cc/blog/olukeo/6433353 最近才發現這個版, 深深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富有思辨性的版, 但似乎最近的文章多繞著幾個爭議的話題打轉。 或許大家可以一起思考, 文化衝擊的複雜性似乎不能用很多獨立事件來評斷, 同樣在台灣就有如此微妙的地域差異性, 遑論不同文化的交織震盪, 或許或許,我們沒辦法真的全然拿下天生的有色眼鏡, 成長、學習、衝擊,幫我們戴上更多的眼鏡, 當我們興奮地描述眼中的世界,介紹給更多人時, 當我們堅持自己所見即為世界的同時, 可以再一次靜下心,提醒自己: 我所見的世界, 只是真實世界穿過一層又一層的有色眼鏡而投射在腦海的影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8.246.7.40 ※ 編輯: olukeo 來自: 138.246.7.40 (02/11 07:01)

02/11 08:48, , 1F
真要說,就算人的肉眼對顏色也是有偏見(可視頻率)就是了
02/11 08:48, 1F

02/11 10:04, , 2F
02/11 10:04, 2F

02/11 23:14, , 3F
推,好文
02/11 23:14, 3F

02/12 05:09, , 4F
好文...:)
02/12 05:09, 4F

02/12 05:10, , 5F
這篇研究有發表嗎?很好奇有沒有新文化如何適應舊文化
02/12 05:10, 5F

02/12 05:11, , 6F
的結論or討論? 照這遊戲的設計其實有辦法做最佳化判斷
02/12 05:11, 6F

02/12 05:13, , 7F
要是以英文發表, 還蠻想讀一下的 非常感興趣
02/12 05:13, 7F

02/12 06:54, , 8F
有文獻,標題為英文的為Silent Language,作者Hall,E(1990)
02/12 06:54, 8F

02/12 06:56, , 9F
另外幾篇德文文獻作者Hofstede,G、Maletzke,G
02/12 06:56, 9F

02/12 09:36, , 10F
好文
02/12 09:36, 10F

02/12 10:15, , 11F
很受啟發﹗
02/12 10:15, 11F

02/12 11:48, , 12F
02/12 11:48, 12F

02/12 21:26, , 13F
好好玩~XD
02/12 21:26, 13F

02/13 04:48, , 14F
謝謝 找到這位作者的書了
02/13 04:48, 14F

02/14 12:04, , 15F
好文! :)
02/14 12:04, 15F

02/15 11:51, , 16F
好棒喔:)
02/15 11:51, 16F

02/16 11:53, , 17F
好文
02/16 11:53, 17F

02/17 14:58, , 18F
很值得反思 謝謝你的分享
02/17 14:58, 18F

02/18 18:01, , 19F
好文~!
02/18 18:01, 19F
文章代碼(AID): #19aWPbt- (Culture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