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慶 清華兩岸一家親 (轉載)

看板Cross_Life作者時間13年前 (2011/04/23 20: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以下文字轉載自 NewExpress 討論區 】 發信人: mimi007 (xx), 信區: NewExpress 標 題: 百年校慶 清華兩岸一家親 發信站: 水木社區 (Sat Apr 23 20:17:45 2011), 站內 2011年4月22日﹐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內﹐一面通過圖片影像展現學院發展歷程的巨大 展板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返校學子。4月24日是清華大學100周年校慶日﹐這一天通常 也被稱為“校友返校日”。清華將陸續舉辦19項大型活動慶祝建校百年。中新社發 陸欣 攝   中新社新竹4月23日電 題﹕百年校慶 清華兩岸一家親   中新社記者 路梅   談起兩岸的清華大學﹐不論是新竹清華的校長﹐還是北京清華的校長﹐甚至是彼此 的交換學生﹐提起最多的詞就是“同根同源”。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之際﹐中新社記者 走進新竹清華大學﹐感受著同一個名字下兩所學校的親緣。   即便是第一次來到新竹清華﹐北京的清華人也不會感到陌生。相同的校訓“自強不 息、厚德載物”﹐相同的宿舍名“明齋”、“靜齋”﹐相同的標志性紫色﹔甚至在幾棟 教學樓之間﹐還矗立著仿制北京清華的“二校門”。兩岸的清華人相見﹐也總有著天然 的親近感。   率隊前來參加新竹清華創校百年暨在台建校55周年慶祝大鉻a謀本╠寤□笱□斃3? 程建平覺得﹐自己“就是來走親戚的”。通過兩校之間十多年的頻繁交流﹐他在新竹清 華已有很多老朋友。坐在原子科學院的辦公室裡﹐這些老朋友們輕鬆地喝著咖啡拉家常 。   校園裡﹐來自北京清華的交換學生李佳聰和王宇翔﹐與台灣同學談論兩校共同的歷 史﹐一起為校慶活動出謀劃策﹐也關注著北京清華的校慶活動。雖然隻來了2個月﹐但他 們與這裡的環境已渾然一體。   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認為﹐世界上再沒有哪個學校可以像清華在兩岸這樣﹐血 脈相連﹐競合又互補。從交換學生、學者互訪﹐到建立聯合實驗室﹐十多年來兩校的交 流由淺入深﹐納米技術、能源科技等重點領域的合作更將讓兩校的科研水平再上層樓﹐ “1加1的效果將遠大於2。”   新竹清華此次校慶的口號是“五五百大進”﹐表達的是在台建校55周年之際決心躋 身世界百所名校行列的願景。“其實已經不遠了﹐”陳力俊說﹐2010年泰晤士報的世界 大學排名﹐新竹清華名列107﹐“如果兩岸清華攜手合作﹐早日共進世界高校前20名都很 有機會。”   談到合作﹐陳力俊直嘆台灣當局對大陸學生來台就學“限制太多﹐綁手綁腳”﹐甚 至兩校已簽署的雙聯學位共識﹐也因此遲遲無法真正實施。對於今年可以招收10名大陸 研究生﹐陳力俊坦言“太少”﹐看好大陸優秀學生的他﹐希望每年能招收100名──每個 系所至少2名﹐且已有企業願提供專門面向大陸學生的全額獎學金。   陳力俊說﹐北京清華在大陸是個如雷貫耳的品牌﹐各地校友對於母校也有很強的向 心力。兩校的雙聯學位對台灣學生也將有很大的吸引力。而經過兩校優質教育的學生﹐ 將來前途“將不可限量”﹐“兩岸清華親如一家﹐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份感情紐帶。”   百年校慶﹐新竹清華贈予北京ソ瞴撐謘潼M傻牧鵒□□□□14飭叫P□止泊椿曰停? 北京清華則回贈孔子雕塑一尊﹐與新竹清華共勉傳承中華文化。   程建平說﹐在經濟崛起的新時代﹐中國要從人才大國走向人才強國﹐關鍵在於高等 教育的發展。兩岸的清華﹐也都在朝著綜合性大學的多元化方向邁進。   陳力俊更指出﹐兩岸清華都為社會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如今面對人類發展所遇到 的種種嚴峻挑戰﹐為尋求解決方式而貢獻力量是兩岸清華人共同的責任。在建校百年之 際﹐希望兩校能攜手共同培養創新型人才﹐再攀高峰。(完) --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222.223.25.*]
文章代碼(AID): #1DiiPOQh (Cross_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