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旅行報告書(五六)太行山─登王莽嶺

看板Cross_Life作者 (賣女孩的小火柴)時間18年前 (2005/11/17 16:5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若欲閱讀圖文版,請移駕 http://truevoice.blogchina.com/3394559.html 謝謝 ───── 第二天早上是被巴士的喇巴聲吵醒的,這時候才想倒要搭上車到王莽嶺,趕緊 盥洗又請老闆幫我攔住車;又聽到一聲喇叭聲表示要開車了,響徹整個安靜的 山溝清晨。等我急忙跑過去上了車後馬上就開動了。 開始上坡出溝,地勢越來越高,車常開一陣就停下,司機熟練得換低速檔後再 開始前行,經掛壁公路到了谷頂,在谷頂緩丘處繞了段路,突然看到了遠方群 山雲海,今天天氣不錯,視野還算可以;再往上開到了王莽嶺頂處平台,在此 下車的還有些工人;原來這頂處旅遊服務中心等地還有許多地方仍在建設,沒 想到才清晨他們就已經開始工作了。 才一下車就一陣寒顫,有些寒意,馬上就後悔沒穿夾克上來了,好冷。突然想 上廁所,就見到前面有間剛建好漂亮的廁所,太高興了,但一走到門前發現居 然是鎖著的,心情如同掉進昨天那溝裡一樣沮喪;這下可好,忍著是很痛苦的。 又看到旁邊山頂極點處雜草叢生,心中又一念,順著路走上去,跑到最頂上標 點旁蹲下一放,哇!360度環繞視野呢!黃金打造的廁所上起來也沒這爽吧! 可說是吸收日月精華,身心靈都得到釋放。替王莽嶺又增加點高度後,拍拍屁 股要走,發現原來旁邊也好幾個"遺跡",看來有共同雅興,好此道之士還真不 少,突然有種遇到知音,神交的欣慰感覺。 從這裡可以直視山下的錫崖溝,果然是四周都被群山環繞的一個小村子,從這 裡直線也不過兩公里的距離,開車盤繞山路上來居然還要那麼久,那過去沒開 通路時居民想要出溝那真是更顯困難了。 在山頂稜線往東走,這邊有間賓館,不過房間挺破爛的,還在建,旁邊有個隨 便棚子搭起的野店,繼續走有一樹林,許多設施都還在施工中;循著工人指的 路到觀景台,出了樹林,觸目豁然開朗,眼前是浩浩太行雲海,連綿百里;樓 梯往下走一點有平台,在這遇到在南坪時的民宿老闆還有那兩對父子,原來他 們今天早上租了一輛吉普車經昆山公路上王莽嶺;其實過那段路後覺得用走的 還好,要是乘車,那實在太嚇人了。另外這還有一對鄭州來爬山的夫婦、一位 深圳來自助旅行的老師,就是昨天坐車到錫崖溝時看到的那位貌似觀光客者; 看來他們都是攝影發燒友,一直在拍雲海。 憑欄遠眺,才發現下面是萬仞深谷,直落而下,與剛上來時的緩緩坡面不同, 附近盡是溝壑綜橫;谷底深幽;峭壁間有崢嶸的植物,攀附在壁上咨意發出; 而各個峰頂高低錯落,一層疊一層;遠一點可以發覺山勢較和緩,遠方的那 一端就是中原了,近山嶙峋,遠山飄渺,雲海波淘洶湧,群山如島層次分明 的沉浮於其中。 那對鄭州來的夫婦原來是退休職工,沒事一天到晚就到處自助旅行,已經到過 不少地方了,挺逍遙的;後來跟他們還有那位深圳老師一起到旁邊野店吃早餐; 聊了聊路線才知道他們是從河南方向南馬庵那爬上來的,大慨就是那天在南坪 時往丹分的汽車道在陡嶺那看到的叉路繼續往上;後來查了些資料印證了這些 猜想,看到張照片是那邊有個平台,一半是河南一半是山西,中間被水泥牆封 起,但又被敲垮一個通路,從山西那邊可以直上王莽嶺;這些路果然不親自走 一遍還真是模糊。 在這邊吃碗麵是三塊,結果後來老闆硬要收五塊,遇上黑店了;這個鄭州夫妻 火大,開始跟老闆吵了起來,越吵越大聲;我跟那個老師則繼續吃麵,想說附 了錢就算了,其實就是怕事息事寧人的代表,維持正義的事,就讓他們來吧! 結果,大家都心不干情不願的交了五元。 出了店後大家議論紛紛,批評這的服務態度。 「他們山西人最可惡了,要是我們河南人才不會這樣」 那鄭州的太太不爽的說著。 旁邊另一條路,有條架在兩座猶如筆尖聳立的削拔山峰間的鐵梯,在V字型的山 溝中一直往下,據說當地還有許多類似的鐵梯,當地人曰"蟻梯",人走在上面遠 遠看就像螞蟻在攀爬之故吧!應該可以直到谷底,走下去應該沒完沒了,又到了 山的另一面,所以走一半就上來了;另一方是一條土路,前有一告示牌,寫著未 開放旅遊區域,那對夫婦說他們就是從這裡上來的,這裡通往南馬庵;那個老師 也跟他們從這裡下,在此跟他們道別;後來想一想,那個老師不是說要到臨汾去 嗎?怎麼不從山西方向下山。 又在上面逛了逛,向南北遠眺,可見太行山區姿態萬千的崇山峻嶺,如同盤古拿 把巨斧將這裡的地型劈得溝壑縱橫,凌亂粗獷,橫觀豎看,形態各不相同。其實 是因為地殼運動,太行山脈與中原發生擠壓,自然就形成了強烈的褶皺和斷裂; 而這一帶地質結構以頁岩為主,經過風化作用後,到處都是直插在地的千仞絕壁 和一落千丈的深峽。 太行山麓氣勢豪邁,由北往南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遼闊的大地綿延千里,是 中國北方的地脈,山之西為山西,山之東為山東。它也如同巨龍盤距般阻斷了華 北平原與中州平原;也隔開了古代中原農耕民族跟遊牧外族;但山溝處處,錯綜 複雜,也終於被人找到了兩地互相往來的隘道,從北道南共有八處,即太行八陘, 在過去,這是穿越太行山的主要道路。太行八陘又是古老的商道,兩地人民常會 穿越進行交易;這些通道自古也是兵家常爭之地,凡西北地方者欲逐鹿中原,無 不想控制八陘;而八陘所經之處皆為荒山險嶺,常有盜賊出沒,因此附近鑣局應 運而生,也成為後來武俠小說裡常出現的題裁。過去有"誰控制了太行,誰就控制 了天下"的說法,正所謂"天下之脊",不只是軍事上,也是地勢地理上的。 在近代,太行山仍然是個重要的天險,對日作戰時,日軍機械化部隊欲打通往山 西的道路以便迂迴,就在太行山一帶與當地遊擊隊屢次進行鬥爭,留下許多可歌 可泣的悲壯故事,因此,太行山在現代很大部份也具有某種民族精神象徵;過去 國民黨提到的"土八路",大慨也就指在這一帶打遊擊的共軍。 時間接進九點,準備下山了,因沒有車,只好走回去。 從西側下山,這一面坡較緩,有些地方是一層層的往下,這裡有許多牛羊放牧, 大多是山羊;這些山羊很靈活的在上方較陡的地方走動吃草著;隔著一條馬路, 下方是牛群活動之地;很奇怪,牛羊各據一方,互不干擾。 一路上也看到幾座由幾塊石板搭起的小土地廟,或在坡間,或在田邊;此種民間 信仰型式在太行山區內仍然是相當興盛的,大慨是以佛道結合,加雜一些地方性 神靈為主的信仰;這些民間信仰傳說在當地社會起了很重要支配性的作用,許多 傳統及文化仍是由這些小眾宗教來傳承;但不如說,這些當地的民間宗教更代表 著一種對土地的尊重。 又繼續在那層層下降,盤旋彎曲的路上走著,大部份的車子都是要出溝往上的, 都開得挺吃力,在這種地方,反而是摩托車和三輪車比較吃香。偶然有兩台警車 通過,後跟著一輛大巴,看起來應該是領導視察。走到第一個谷底後就進入錫崖 溝掛壁公路,從第一個天窗往外看就赫然發現其實自己還是掛在半邊天上,走在 深幽隧道內,一明一暗,一明又一暗,傳來的盡是腳步被放大後的迴聲。每個天 窗口看到的都是不同角度的風景,我貪婪得每個都想探出頭去看看,不肯放棄一 處美景,卻又為站在萬丈絕壁邊而驚駭不已。 溝內的居民花了三十年時間就為了修一條對外溝通的路,三十年!這是一個什麼 樣的概念,這是整整兩代人的光陰,只為了過更好的生活而咬牙一次次的開路; 遙想當初開路者用鋼橇、鐵錘鑿出了一條通路,是什麼樣的意志力讓他們繼續撐 下去,不就是一種為後代子孫謀幸福的信念嗎?錫崖壁上多麼壯麗,而又有一個 這由血淚交織而成的人文景觀,兩者互相搭配,成就了在鬼斧神工。 走走停停約四個小時回到村裡,第一件事就連灌了兩瓶水,剛好要吃飯,又坐在 外頭一邊逗貓一邊吃,吃完後就午睡去了。 -- 本人專長:美容美髮、電匠、焊工、汽修、工業繪圖、室內設計、美工繪圖、 VB、C++、JAVA、演算法研究、幹細胞研究、律師資格、精算師資 格、救護技術員、招喚師三級、注音文十級、割雙眼皮、處女膜修補 工作經驗:政客、駐克林貢大使、火星大使、鋼彈駕駛員、雜兵聖鬥士、食神 ※另承接代寫中小學生寫寒暑假作業,代人欺負小學生之業務 http://truevoice.blogchina.com 希望能得到貴公司面試的機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62.170

11/18 09:53, , 1F
農家飯真的隻是飯好吃吧﹖
11/18 09:53, 1F
文章代碼(AID): #13V4KRXO (Cross_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