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德政府堅持「一個中國」還向台討晶片 德媒:德國憑什麼要台灣救急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skyhawk)時間3年前 (2021/02/19 16:5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德政府堅持「一個中國」還向台討晶片 德媒:德國憑什麼要台灣救急 https://is.gd/JPCkoe 全球車用晶片大缺貨,德國汽車業晶片供應也告急,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已籲請台灣政府,為德國處境艱難的汽車產業提高晶片供給量,經濟部長王美 花積極協調台灣半導體業者提供協助,但德國外交部重申「德對台『一個中國』政策不變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阿德巴赫(Maria Adebahr)二度強調,德國政府對台灣的立場至 今沒有改變,對於王美花提出「疫苗援助」的請求更是避而不談,引起台灣輿論反彈。根 據德國之聲報導,有德國媒體認為,這或許是柏林重新審視對台政策的一個契機。 德國《商報》刊登一篇以「視而不見於事無補」(Ignorieren hilft nicht)為題的評論 ,內容直指對台灣地位的態度關係到德國經濟支柱產業的利益。該評論分析:「眼下汽車 工業的晶片危機表明,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迫使全世界重新審視其對華政策, 並尋找針對台灣問題的新答案。具體來說就是,為了同這個中國提出主權訴求的島嶼更緊 密地合作,德國和德國企業是否願意付出高昂的政治和經濟代價。在中國的外國企業,因 將台灣列為國家或在中國地圖上沒有把台灣劃入而遭制裁、不得不卑躬屈膝認錯的先例有 很多。 該評論續指:「德國經濟部長請求台灣政府協助德國車企度過晶片危機,凸顯了忽視台灣 重要性的危害。先是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提議,作為交換,德國可在為這個小島籌措 新冠疫苗方面提供幫助。接著,台灣媒體不論左右,一致拒絕以任何形式優先供應德國。 《台北時報》就評論:『台灣沒有理由為德國救急』,『如果德國向台灣求助,卻不把台 灣當作朋友,就是對王美花的一記響亮耳光。』造成如此激烈的反應,評論員們給出的一 致理由是德國自1972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以來實行的一個中國政策。」 至於德國是繼續作為靠攏中國的既得利益者、甚至淪為幫兇,以致惹惱美國,還是轉而支 持民主台灣?該評論指出,接納台灣為世衛組織的觀察員,會是一個信號。然而,說起來 容易做起來難,支持民主還是支持一個獨裁政權,從道義上看或許是一個簡單的選擇,在 現實政治中卻是困難的。德國在中國的經濟利益十分重大。畢竟,某國政府若冒犯了中國 領導人的利益,北京往往會讓該國企業受到株連。韓國和日本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法蘭克福匯報》一篇題為「現實的人權政策」(Reale Menschenrechtspolitik)的評 論直言,中國將維吾爾人拘禁於再教育營、壓制西藏文化、打壓香港民主運動、對台灣文 攻武嚇,歐盟卻在對與中國完成簽署一份投資協議而沾沾自喜。歐盟和成員國政府必須堅 持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一味顧及專權者的面子。面對歐洲民主受到的外部威脅,最好的 防禦就是對中國和俄羅斯侵犯人權的作為公開發聲,即便這樣作並不能給維吾爾人和俄羅 斯示威者帶來直接的幫助,但也是對中國和俄羅斯當權者更進一步權力訴求做出的對抗。 該評論警告:「(中俄)兩個大國以不同的方式試圖在歐盟及其盟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 中獲得影響,試圖削弱歐洲民主的基礎。俄羅斯領導人更多以抵制、破壞的方式,而中共 則試圖施加影響。目前這還僅限於直接涉及中國政治的話題,西藏、新疆、台灣、香港, 儘管這些嘗試還有些拙劣,讓人一眼能看穿,以至於常常顯得適得其反,但有例證表明, 這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危險。中國去年對澳大利亞實施經濟懲罰措施的一個理由是『充滿敵 意的媒體報導』」。 ----------------------------------------------------------------------------- 想繼續一中政策就加價或排隊默默等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4.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613725165.A.AD8.html

02/19 17:22, 3年前 , 1F
蔡司鏡頭算不算籌碼?
02/19 17:22, 1F
文章代碼(AID): #1WBttjhO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