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望超過美國 6件事 看出中美力量對比新變化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Sparkle)時間9年前 (2015/04/16 22:25), 編輯推噓2(319)
留言1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5-04-16 6件事 看出中美力量對比新變化 據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報道,財政部日前發佈消息稱,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已經確 定,一共是57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涵蓋亞洲、大洋洲、歐洲、拉美、 非洲等五大洲。 亞投行首發陣容名單 亞洲(34) 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約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老撾 、馬爾代夫、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沙 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塔吉克斯坦、泰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土耳其、韓國 、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以色列、伊朗、阿聯酋、阿塞拜疆 歐洲(18) 英國、盧森堡、瑞士、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地利、俄羅斯、荷蘭、丹麥、芬蘭、瑞典 、冰島、葡萄牙、西班牙、挪威、馬耳他、波蘭 大洋洲(2) 新西蘭、澳大利亞 拉美(1) 巴西 非洲(2) 埃及、南非 即便沒有美國的參加,各國依然對「亞投行」還有這麼高的認同度,既說明他們希望分享 中國和亞洲經濟發展成果,也反映了中國的號召力、影響力上升到新高度,中美力量對比 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世界格局,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一)中國經濟總量有望超過美國 30多年前,中國經濟屬於世界上最不發達的行列。而早在19世紀末,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 就已居全球首位,此後更是借兩次世界大戰奠定了在全球經濟的霸主地位。自二戰後到現 在,美國的經濟實力一直是世界最強。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的軌道,在30多年的時間裡,中國相繼超越意大利、 法國、英國、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目前,中國的經濟總量已是日本的兩 倍,達到美國的64%,步入10萬億美元行列,是目前全世界經濟總量僅有的兩個超過10萬 億美元的國家之一。 近年來,一直有人唱衰中國經濟。但請看這樣一組數據:與發達國家相比,去年中國經濟 增速為7.4%,而美國為2.4%,歐元區為0.8%,日本為0.2%。試問:哪個國家經濟不行了, 經濟增速還名列世界前茅?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有人預言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只是時 間問題。 (二)中國將重塑國際金融新秩序 基辛格有一句名言:「你掌握了世界金融,你就掌握了世界」。美國正是基於這一理念, 一直主導世界金融不放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就是美國主導世 界金融的象徵,這也是美元領導世界的證明。 中國要崛起,人民幣國際化就成為必須突破的瓶頸。近年來,中國先是在周邊國家製造影 響,讓人民幣在周邊國家乃至在亞洲成為實際上的硬通貨,然後,與巴西、印度、俄羅斯 、日本等國相互簽署雙邊貨幣直接兌換的協議,人民幣的世界地位顯著提高。 中國聯合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型經濟體,組成金磚國家,中國主導的金磚銀行 馬上就要成立,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正在成立。在利益面前,美國的歐洲盟國紛紛不顧美國 的反對,投奔到亞投行的懷抱。從一開始,亞投行就不是區域性銀行,而是世界性銀行。 這說明中國主導的金融新力量已經邁出堅實步伐,新的世界金融秩序有望重新建立。 (三)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熱鬧 中國與世界國家的交往,從來不講條件,不論國家大小、強弱,一律平等對待,一直奉行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尤其是中國主張的多極化,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擁護。中 國雖然沒有盟國,但朋友很多。 美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以意識形態為前提,霸權主義色彩很濃,對不喜歡的國家往往過於 蠻橫。如此做法,自然被許多國家所反對。美國極力維護單極化,為世界各國所不接受, 這也是美國盟國越來越對美國說不的原因之一。 交朋友需要「韜光養晦」,也要「有所作為」。去年11月,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 明確提出,中國必須實施「大國外交」,在全球發揮更大的政治與道德影響力。觀察今年 開年以來國際舞台上的中國大戲,中國外交拓展國家利益,重視國際道義,維護公平正義 的主動進取、主動創造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拉群」、建「朋友圈」是一種方式,在 舊有朋友圈裡提高發言權也是一種方式。 (四)中國的軍事力量逐漸增強 過去,中美軍事力量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中國與美國的差距不是「一兩條街的距離」。 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軍事力量逐漸增強,海陸空全面發展,軍艦、導彈、核武、激 光武器、潛艇、飛機、衛星等方面與美國的差距正在日益縮小,特別是航空母艦的開發, 標誌著中國軍事力量進入一個新時期。 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國家公民安全的保障。3月底以來,隨著沙特等國對胡塞武裝的空襲, 也門局勢陷入危機。3月26日,我國果斷決定撤僑。中國軍艦以最快速度將中國僑民撤離 也門這個是非之地。此後,中國政府又應有關國家請求,下令海軍護航編隊在也門展開人 道主義救援行動。中國海軍的快速反應,不但在國內贏得滿堂喝彩,在國際社會也獲得一 致讚揚。 當然,我們不能妄自尊大,中美軍事實力直至今日依然不是一個等量級的。但我們要看到 ,在過去小米加步槍的年代,中國尚且能保家衛國,如今日益強大的中國顯然具備更強的 維護和平的能力。 (五)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更受認可 一個國家對世界的影響,最深層次的是文化影響。美國文化以人權、民主、自由等為核心 ,在文化生產和傳播上具有強大的能量和影響,成為一個文化輸出大國。中國文化經過五 千年的沉澱,具有獨特的魅力。近年來,世界上掀起一股「中文熱」,中國儒家文化在全 世界廣受歡迎,中國文化頑強的生命力得到了充分的顯現。 哈佛教授約瑟夫·奈對中國軟實力的提升,多有溢美之詞,他說:「中國的傳統文化,特 別是儒家文化,在世界上一直具有相當的影響。」他還說:「中國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 吸引力。中國的傳統藝術和文化,例如中國人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解、中國的書法、繪畫 、中國功夫,甚至中國的飲食和傳統服飾等,在美國都很受歡迎。」 時下,中國正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高歌猛進。在這一占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一人群命運發生 根本改變的、人類歷史亙古未有的社會大變革中,中國文化完全能夠在自我反省的基礎上 ,充分利用自身固有的歷史資源及世界文化資源,不斷進行自我生長、自我代謝與自我創 新。 (六)中國的全球影響力將更加顯著 「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新戰略,也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一帶一路」是表,互聯 互通是裡,最後的結果,則是為中國打通從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戰略通道,沿線國家融入中 國發展軌道。中國會賺錢,但賺錢還是小事,大事則是改寫亞洲格局,甚至可能超越昔日 輝煌時期的影響力。 從地域上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有望覆蓋全球近一半的人口,並與中國此前 提出的建立「中緬孟印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等戰略構想連為一體,極大地拓展 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空間,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戰略支持,也有利於促進中國 自身進一步深化改革進程,加大對外開放,從而為推動經濟轉型的順利實施發揮重要作用 。 過去30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不斷接納世界、參與世界遊戲規則的30年。而今,中國不但 需要接納國際規則,同時也更需要在國際舞台發出中國的聲音。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 逐步鋪開,中國將以更加開拓進取的方式向四周輻射幾十年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曾在中南海瀛台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習主席說,我們之間雖然有 一些不同看法,但可以在一起討論,並且可以做到和而不同。這恰恰是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要素的體現。這就是,雙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管控好分歧,做到不衝突、不對抗, 實現合作共贏。在今後的日子裡,希望我們能夠繼續營造類似的環境,進行更多這樣的會 晤。 針對是否加入亞投行的問題,安倍晉三將在本月28日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並在6 月上旬前往德國參加G7集團會議,以此與各國首腦交換意見,之後做出最終判斷。 http://news.wenweipo.com/2015/04/16/IN1504160037.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53.246.1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429194322.A.096.html

04/17 19:29, , 1F
新秩序就不用重塑了。中國所尋求的﹐是
04/17 19:29, 1F

04/17 19:29, , 2F
當前已經開席了幾十年的筵席上﹐給中國
04/17 19:29, 2F

04/17 19:30, , 3F
讓出來一個比日本高的主位就好。而不是
04/17 19:30, 3F

04/17 19:30, , 4F
尋求翻桌重新開宴。
04/17 19:30, 4F

04/17 20:12, , 5F
人怕出名豬怕肥。
04/17 20:12, 5F

04/17 20:12, , 6F
中美兩國在對待所謂"第一"蠻不一樣
04/17 20:12, 6F

04/17 20:13, , 7F
呵呵。
04/17 20:13, 7F

04/18 11:10, , 8F
不吹不會死!
04/18 11:10, 8F

04/18 16:56, , 9F
希老闆表示。好啦,我覺得中國人現在比德
04/18 16:56, 9F

04/18 16:57, , 10F
國那時在戰略向來說是厲害...
04/18 16:57, 10F

04/19 01:16, , 11F
因為中國沒有笨到同時挑戰美俄。不過有
04/19 01:16, 11F

04/19 01:16, , 12F
一些人確實希望看到中國同時挑戰美俄﹐
04/19 01:16, 12F

04/19 01:17, , 13F
所以會經常借用外興安嶺、外蒙來說話。
04/19 01:17, 13F
文章代碼(AID): #1LByPI2M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