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選] 貧富布君遊中國2010(零)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 1949 - 3 = ? )時間13年前 (2011/05/28 02:3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若是黃昏月娘要出來的時,加添阮心內悲哀,   你要甲阮離開彼一日,也是月要出來的時。   阮只好來拜託月娘,替阮講乎伊知,   講阮每日悲傷流目屎,希望你早一日返來…… 台灣歌謠《望你早歸》   到北京大學就讀之前,母親問我:「你這一趟去了,萬一回不來怎麼辦?」 我答:「請母親大人放心,我只是去求學而已。等我畢業了,就會回台灣來。」 輪船鳴響汽笛,駛離基隆港……   如果生命是一趟不斷被人遺忘的旅程,你願意用多長的時間去漂泊?   如果在狂暴的風雨中尋找燈塔是水手的使命,你是否有勇氣去承受?   如果在黑水溝的那頭是看不見底的深淵,是什麼力量驅使人們前進?   在你的人生中,曾經做過幾次改變一生命運的決定?   為了你,我付出了一切。   你的名字叫祖國。   1946年,有個來自台灣屏東的青年,從基隆出海,在天津下船,踏上祖國大 陸的土地。青年的母語是台語,還說著一口流利的日語,普通話卻幾乎一句也不 會說,就這樣進入北京大學就讀。   當時國共戰火並未完全燒開,身在台灣對戰事的感覺更不明顯。然而青年到 了北平不出一個月,著名的沈崇事件發生,反美帝國主義的學潮從北京炸裂,後 來演變成全國性的反政府、反飢餓、反內戰運動。   青年只想好好讀書,但內戰導致物價飛漲,生活都成困難,不讓家裡接濟是 不行的了。時局愈來愈動盪,身邊同學有本事的早已逃回老家,心向共產黨的學 生紛紛加入地下黨組織。青年既不回台灣,也沒去瞎攪和,就唸他的書。他的家 人不懂,他的同學也不懂,仗都打成這樣了,還夢想唸什麼書呢?要不就趁還能 跑的時候趕快回台灣,要不就投入解放運動,卡在中間,何苦來哉。   為什麼青年這麼堅定於自己的志向?那是個選邊站的年代,非黑即白,不容 許個人意志存在。人在亂世,果真可以不被捲入其中嗎?   該來的還是要來,北平淪陷了(共產黨稱作解放),而青年沒能來得及逃出 。周恩來知道北大有這位台灣青年,對他說可以讓他回台灣去;不過黨的立場是 ,希望這位台灣知識份子留下,為解放台灣、建設新中國一起努力。   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   青年沒有回台灣,誰都不知道青年選擇留下的原因,說不定他只是覺得這個 問題就像是中午要吃飯還是吃麵一樣單純,畢竟當時他並不知道兩岸會因為內戰 而隔絕數十年。   青年旋即到哈爾濱學習俄語。五十年代初,憑藉著努力和良好的俄語能力, 青年進入中央編譯局翻譯斯大林全集,和毛主席的兒子毛岸青成為同事。或許是 台灣人的身份太過敏感,沒多久青年被調離崗位,下放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圖書館 任職。   圖書館員這份工作是個閒差,和共產黨喉舌機關中央編譯局的重要性根本不 能相比。但青年應該感到慶幸,比起發配邊疆勞改或在歷次運動中被整死,僅僅 只是謫遷倒也還可以接受。   然而該來的還是要來。文革爆發,我們的台灣圖書館員被戴上「裡通國外的 特務間諜」的帽子,鋃鐺入獄。關押兩年後青年被釋放,總算可以和他的妻子和 女兒團聚。他的女兒未滿三歲,還是個小娃。   幾年後中日建交,中日友好之風吹向全國。青年因日治時期受過良好的日語 教育,從圖書館借調去教日語,是工大少數能教日語的老師。此時青年已逾而立 之年,青年這個稱呼不再適合他,我們就改叫他圖書館員吧。   圖書館員擺脫過去十多年的鬱悶,得以見用於世。他不只在工大上課,也在 自己家中開班教外語,而且全程都是免費的。於是許多人慕名而來,包括共產黨 的特務。他們假扮學生潛伏在課堂中,蒐集這位可疑的台灣圖書館員散佈反動思 想的證據;但是圖書館員知道自己台灣出身的原罪,言行謹小慎微,根本不敢有 任何逆鱗之舉,沒有小辮子可以讓特務抓,倒是有些特務的外語能力進步不少。   這一搞,圖書館員的名氣就出來了。他雖然不是工大最有學術地位的教授, 卻是最知名的老師。說到工大,沒有人不知道裡面有個台灣人在教外語。文革結 束後,緊接而來發生的那件事,把圖書館員的知名度推向天邊,同時又再次把他 的人生從高峰打到低谷。   1978年年初,有一天圖書館員返家,一打開家門,就看見滿屋子血跡,妻子 和才十二歲的獨生女躺在血泊中,雙亡,我的老天爺啊!他立馬報警,並且被以 頭號嫌疑犯逮捕!   這消息立刻傳遍整個哈爾濱,全市都知道工大有個老師殺死自己的妻女,鬧 得轟轟烈烈。經過調查,原來是圖書館員的妻子精神病發作,殺死自己的女兒然 後自殺。圖書館員被無罪釋放,可是他失去了家人,失去了一個家。   家人是無辜的啊!祢要懲罰,為什麼不懲罰我一個人就行?圖書館員萬萬想 不到自己的特殊身份,會引來這麼悲慘的命運。   不過命運之神並沒有遺棄我們這位台灣圖書館員。重新站起來的他忘掉傷痛 ,娶了位朝鮮姑娘。正好工大新宿舍落成,圖書館員分配到一間嶄新的宿舍,然 後兒子出生,美好幸福的人生再次降臨。   進入八十年代,圖書館員在文革被安下的罪名獲得平反,還當上省政協委員 ,順利從工大退休並領有退休俸。和五六十年代相比,他幾乎得到了一切。若說 他的生活有什麼遺憾,就是無法和父母分享人生中的喜樂,他甚至連台灣親人的 任何消息都沒有。掐指一算,他的父母應該都七、八十歲了。   但是該來的還是要來。透過第三地的友人,圖書館員總算和台灣的親人聯繫 上,並得知母親已逝,父親身體惡化的消息。那時台灣尚處於戒嚴和動員戡亂時 期,他沒辦法回去探望年邁的父親,只得利用一次出訪日本的機會,和家人約在 東京碰頭。   到了東京,姊姊來了,父親卻因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無法前來。闊別近四十 年,姊弟在異鄉重逢,一解思親之苦。然而最敬愛的父親,還是遠在大海的那一 頭,無法見面。   在日本的某天晚上,圖書館員接到一通自稱是台灣當局的電話,對方邀請他 返台為國效力,而且機票、身份證、住所都幫他準備好了。這位台灣當局的代表 清清楚楚描述了圖書館員的台灣親人的事情,顯然可信度很高。那麼,只要他答 應對方的條件,就可以立馬返回台灣,回到四十年不見的父親身邊,一盡為人子 嗣最初也是最後的孝道。   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   三十多年前圖書館員還是年輕小伙子的時候,選擇留在大陸,從此迎來苦難 的一生。如今有第二次機會讓他回台灣,他又選擇留在大陸,終於他連老父過世 前的最後一面也見不到。   為什麼這位台灣青年會再次做出留下來的決定呢?   又過了十年,圖書館員年近古稀,真的打算回台灣落葉歸根了。沒有例外, 這次該來的又來了。時李登輝主政的國民黨政府拒絕這位老台灣人的返台要求, 不承認他是台灣人,不讓他入境。   人生總是這樣,不想來的時候一直來,想來的時候卻不來。   透過一些管道,這位老台灣人才成功回到台灣定居。弱冠之年離開台灣,到 古稀之年終於踏上台灣的土地,漂泊他鄉整整五十年!我懷念的故鄉啊,您還願 意認我這個兒子嗎?   少小離家老大回。台灣的樣貌完全變了,當年的青年才俊也不再年輕。他回 到老家父母墳前,想起五十年前臨別時母親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無限哀戚湧上 心頭。父親大人,母親大人,不孝的孩兒回來了!五年後,這位見證大時代離合 悲歡的台灣人於台北病逝。   這是一個沒有任何台灣人知道的台灣人的故事。   這是一段真正屬於台灣人的一九四九的漂泊。   你,相信這故事是真的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136.97

05/28 08:02, , 1F
05/28 08:02, 1F

06/16 17:19, , 2F
好看!!
06/16 17:19, 2F
文章代碼(AID): #1Dt-t7G8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