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計程車司機》:寂寞,占用了太大的面積

看板Crime_Movie作者 (意志作為一種抵抗 )時間16年前 (2008/08/15 21:0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cafelight (意志作為一種抵抗 )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計程車司機》:寂寞,占用了太大的面積 時間: Thu Aug 14 23:38:13 2008 圖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524396 作為一個美國傳統幫派電影(gangster films)的承繼與發揚者, 馬丁史柯西斯的《四海好傢伙》(Goodfellas)、《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神鬼無間》(The Departed)美學總和也許無法獲致 柯波拉《教父》經典成就,史柯西斯電影裡的反政府,反資產階級的 政治無意識(political unconscious),依然是相當鮮明的。可以說, 史柯西斯的黑幫電影美學系譜,基本上是遵循著一種馬克思的顛覆(資 本主義)傳統。資本主義挾其強大的消費主義與消費後的空散虛無感, 創造出的一種後現代城市裡的人心疏離與百年孤寂。 當然,史柯西斯並非天真地以為幫派的反政府模式,反資本主義 剝削,就能提供一種有效的抗爭途徑。在我看來,史柯西斯的黑幫電 影,都帶有一種濃厚的主觀抒情特質;其第一人稱/偽傳記式的觀點 敘事,讓Goodfellas或紐約黑幫裡的主角心理歷程,極其可信,甚或 令人同情。因此,描述「幫派」本身並非史柯西斯所提供的一種政治 抗爭,而是透過主角如何抵抗資本主義的社會化/主體化的建構過程 ,所呈現出的佛洛伊德式「本我」(id)意識,而他們不過是順從本我 的人性指令,拒絕文明所強加的一切虛假規則。 以是觀之,假設史柯西斯的黑幫電影,論述的總是一種「文明及 其不滿」的心理寫實(而幫派美學正好能再現這樣的人性對比文明或政 治,庫貝力克以《發條橘子》,丹尼鮑伊以《猜火車》,同樣深深地觸 及了六零年代以來的文化物質主義的左派運動),其實史柯西斯早年的 《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1976)早將這種孤寂人心,文明不滿, 作了根本的詮釋,後續的幫派三部曲,不過是這種風格的橫向延續。 勞勃狄尼洛所飾的司機崔維斯,在城市的燈紅酒綠映照下,極其寂 寞,象徵的大論述/美國夢破碎(the Death of American Dreams,崔 維斯一直強調他是越戰退役的士兵,所謂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凋零的 是無可宣洩的慾望流轉)下的苦悶人心。巧妙的象徵手法,「計程車」就 是一個小小的世界,封閉的自我世界,乘/承載著司機與旅客的無語私藏 ,一顆顆不願講破,不堪講破的「黑暗之心」。 所有的寂寞,夜裡的祕語獨白,就在「計程車」的流動城市之間,無 限逃逸。標準化的計程車(顏色,款式,行車路線等)更體現了一種無可逃 脫的生活模式,也許觀影的我們,有時驚覺生命的無奈與一成不變,總不 若計程車司機一般,終將隨時「被」提醒:生活法則,竟是如此規律。乘 著夜風,遊移城市,是那麼的自由和,不自由。生命的意義,竟是城市圓 周率的無限總和;存在的無力感,便是極其清楚地意識到這種荒謬劇場, 而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見,生命,被浪費在一點也不美好的事物上。 然而,計程車內的空間,就那麼一丁點大,「寂寞,占用了太大的面積 」(焦桐,《雙人床》),終將有塞爆的可能。崔維斯必將外出,尋訪自我救 贖,免於自我吞噬。只是長期生活在色情電影的封閉生命之繭裡,崔維斯有 著無窮的熱情,卻沒有相對應的社會化手段。在計程車的鐵殼裡,他已忘卻 所謂正常的生活型態應當如何(還是他從來沒有學會?)。他只有滿腔的熱情 ,渴求與人溝通,渴求說話。雖然沉溺色情電影的主角性格,容易令人以為 崔維斯不過是欲求不滿的變態,然而慾望或性只是一種表像性的原因,真正 原因還是單純渴求被了解,被知道,被珍惜,一種心理學家馬斯洛「愛與隸 屬」的安全需求。 其中,Travis在戲院被Betsy冷漠相待,而後悻悻然離去之景,令觀者更 有所感。Travis不過是渴求溝通罷了,他只想和正常人一樣,吃飯「看電影 」,只是他也許從來不知色情電影外的電影為何物。他的生活圈子總和,就 是計程車的全部空間,Travis只是以他習以為常的那套方式(卻未經社會化/ 正常化的交際模式)同他人溝通。(不禁令人聯想到,在朗霍華的《美麗境界》 (A Beautiful Mind)當中,不善溝通的John Nash想邀女伴出去,口一脫,竟 成了:「我想和你體液交換」)。這是古典美學的巴別塔(Babel),也是現代 主義的永恆主題:真正溝通是不可能的,「意義」總在無窮延遲與變化中,躲 藏在一個又一個的象徵/譬喻/借代/能指(signifier)後。真正的話,「 我愛你」,只能永遠被誤解。 最終,「溝通之不可能」(the breakdown of communication)就成了《 計程車司機》最突出的後現代「城市電影」美學標誌。Travis的瘋狂失序,殺 光所有人,成了報紙渲染的頭條新聞:梟巢喋血戰,Travis拯救雛妓,大戰群 惡。這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反諷媒體扭曲事實而已。而是這一切的一切,Travis 無聲之聲的喋血之怒,福克納所謂的「聲音與憤怒」(Sound and Fury),最終 竟只成了一種存在的巨大荒謬,熱情成了性變態,而謀殺成了英雄,真正的溝通 又怎麼可能呢?真實永遠不存在,意義(即「我想講的話」)總在逃逸之中。唯 一真實可感的,只有寂寞,占用了太大的面積,以「不可承受之輕」,壓碎我們。 -- 『古典.寫作.電影8又1/2』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07.183

08/14 23:42,
寫很好 謝謝
08/14 23:42

08/15 00:05,
厲害,我看這片看得很頭痛><
08/15 00:05

08/15 00:09,
推 推Martin Scorsese 推Robert De Niro 推Taxi Driver
08/15 00:09

08/15 00:14,
加油哦!
08/15 00:14

08/15 00:45,
我一直覺得史柯西斯的顛峰之作是蠻牛XD
08/15 00:45

08/15 00:58,
push
08/15 00:58

08/15 01:04,
這部片好看 推!
08/15 01:04

08/15 09:07,
不錯的電影,配樂我超愛...推~~~~~~~~~~~~
08/15 09:07

08/15 12:02,
顛峰作應該是 Goodfellas四海好傢伙
08/15 12:02

08/15 12:35,
四海好傢伙>>>>>>>>>>>>>>>>>>>>神鬼無間
08/15 12:35

08/15 16:08,
我最喜歡的電影!!
08/15 16:08

08/15 18:54,
不是在碰碰電影就結束了嗎?
08/15 18:54
-- 『古典.寫作.電影8又1/2』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82.30
文章代碼(AID): #18fNvRyr (Crime_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