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 電話謀殺案

看板Crime_Movie作者 (第一印象は死体写真)時間16年前 (2008/02/18 23:57),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之前寫在網誌上的感想, 不是很專業的感想,請見諒。^^ 文章前半部無雷,後頭有雷處有防雷提示,請安心閱讀 :p 雖然看老片要理解時代不同的拍攝手法, 可是對看慣現今電影的我來說,很難不以現代的眼光看這部片。 剛開始時大量的靜態對話,完全嗅不出緊張的味道, 反倒像一般兒女情長的愛情片,而且步調還很慢, 我爸跟著看沒多久就回房間了XD 甚至使我也有打消繼續觀賞的念頭,要不是想看看希區考克的片, 我真的會關電視。 但是當劇情進入策畫謀殺的情節後, 整部戲的精采度就像爬坡一樣慢慢上去。 記得柯南漫畫從10幾集開始,都是先揭曉兇手是誰, 然後再由柯南破解兇手的手法,並繩之以法。 無論柯南漫畫玩弄這手法說故事的優劣與否, 我總是覺得兇手一旦揭曉,緊張度就少了一大半。 當然我也並不是第一次看以類走向的故事, 可是在看「電話謀殺案」時,卻能隨著劇情緊張起來, 明明主場景就只在一棟公寓的房間裡... 到底那個殺手會臨時變節嗎?事情會怎麼發展? 最後的曲折也很令人拍案,雖然玩弄曲折的手法有點扯 :p 而且有點無法跟上那樣的交代速度。 難怪要安排瑪歌外遇的對象是偵探小說家! 因為想像力要夠強,才能交代其一語道破的功力XD 另外,一直很喜歡50-60年代女星的氣質、化妝和抑揚頓挫的聲調, 不知是錯覺還是習慣了誇張的表演法, 一直覺得葛麗絲凱莉在前半部好像花瓶 到後面受到過度驚嚇,而情緒頓失倒是扳回一城。 除了開頭和結尾不太鋪陳外, 最困擾我的是配樂, 總覺得不少處像在配劇情片或愛情片,太溫和了 而不是懸疑片,沒有讓人有心被吊起來的感覺 ._. 雖然過度戲劇化的配樂也會干擾人, 不過完全無法進入狀況的配樂也是觀影殺手。 以下有雷! 首先,片名為何要叫「Dial M for Murder」? 因為瑪歌的丈夫打的那通關鍵電話,頭一碼對應單字是M 最妙的場景應該是瑪歌受審那一場戲, 其實只是女主角坐鏡頭前,燈光明暗切換,加上問問題的聲音, 卻能讓觀眾信服她已經參加好幾場審判,臉色越來越灰暗。 之前曾聽過某部隨片講評提到: 「燈光是顏料,演員的臉則是畫布」 這句話果然不假!燈光真神奇^^b 結局時沒有哭天搶地或大魔頭做困獸之鬥, 大夥仍像紳士淑女般的小酌一番,有如開頭那般倏然結束一個故事。 很久沒看過像這樣子的結局了, 忽然讓我想到「古畑任三郎」,那樣一切雲淡風清的感覺。 上imdb查台詞時,倒發現另一件有趣的事, 大魔頭湯尼在聊天時曾說過一句話: 「我策畫的謀殺恐怕就像玩橋牌時一樣,犯了差錯卻完全不知, 直到大家看著我,我才知道。」 結局就是他被大家看著時,馬上明瞭自己的犯的差錯, 原來結局在開始沒多久就告訴觀眾了!^^a 關於最後一句... 若板上有人看過終棘警探(Hot Fuzz)這部英國片的話, 它的隨片講評也曾提過不少推理片,其實在一開始就已經透露兇手是誰。 我個人看的推理片不多,不過這次看電話謀殺案倒是印證這點。:D -- The end is the beginning. http://blog.roodo.com/raura 貓君‧阿部サダヲ(Abe Sadao) 愛好誌 http://blog.roodo.com/neko_sadao 戰戰兢兢記錄可愛的貓君大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14.250

02/19 19:28, , 1F
這片後來有重拍成「超完美謀殺案」
02/19 19:28, 1F

03/19 00:22, , 2F
請問imbd要怎麼查台詞阿?
03/19 00:22, 2F

03/19 00:22, , 3F
correct:imdb
03/19 00:22, 3F
文章代碼(AID): #17kQhfFW (Crime_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