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儒家的中和工夫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半退隱中)時間1月前 (2024/04/02 19: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 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 「中」與「和」是儒學的重要概念,大致上來說,「中」並不是 指形而下的大腦意識狀態,而是要指點一個形而上、超越的心性本體 。當然形下與形上也不是毫無關連,比如孟子說的「夜氣」,深夜到 清晨萬籟俱寂,不與外界接觸,大腦暫時休息關機時,良心善性的確 比較容易呈現,可以藉此機會體認。「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也 可以如此理解,不管是藉由靜坐工夫,或是日常生活心情平穩時,都 是體察心性的好時機;但並不是直接把發呆放空當做「中」,也不是 像佛家、道家那樣,直接將內心的虛無寂滅當做「中」。儒家的「中 」強調不偏不倚,當然不會陷溺在任何一種特定的情緒(如喜怒哀樂 )當中出不來,這是儒道佛三家共通處;但儒家除了不陷溺之外,還 要另外講一個價值的標準或根據,而用「中」來表示。 講完「中」的意義,接下來探討「中」與「和」的關係。其實中 就是和,和就是中,兩者都是同一本體。道德價值、道德實踐的依據 只有一個,就是「良心善性」,不會有二;只是在未發(人心與外物 尚未接觸)時稱為「中」,在發而中節(心物接觸,心對物妥善安頓 )時稱為「和」罷了,其實都是一回事。但在未發時比較單純,可以 直接體認心性本體(用「中」表示);已發時要用喜怒哀樂回應外物 ,比較複雜,選擇哪一種感情、感情抒發的程度都要斟酌拿捏,恰到 好處(中節),才是「和」。 為什麼「致中和」可以「天地位,萬物育」?不應該做神秘的解 釋,以為聖人像佛菩薩一樣神通廣大,可以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 儒家的聖賢不是仙佛,關注的是人間世,安頓天地萬物還是要從周遭 切身相關的人事物開始。也不一定只有聖王才有資格和能力安頓天地 萬物,比如現今全球暖化,環境破壞嚴重,每個人只要盡自己的一分 心力,做好資源回收,即使力量微小,也已經是走在「天地位,萬物 育」的道路上了。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30.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712058879.A.4D9.html
文章代碼(AID): #1c2_7_JP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