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性、道、教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半退隱中)時間1月前 (2024/03/16 20: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第一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 性,則能盡物之性。(〈中庸‧第二十三章〉) 〈中庸〉開宗明義提出「性」、「道」、「教」三個概念,三者 的含義為何?三者之間有什麼關連?「天命之謂性」,人內在光明良 善的本性是上天所賦予的,「天命」是原則性的說法,真實內涵還是 要從人的道德性體會,儒家不同於宗教,並不是有一個神明在上頭隨 時對我們發號施令,而是人自命自令,道德實踐是本心本性的自我要 求。 「率性之謂道」,〈中庸〉後文講「盡性」,率性、盡性的「性 」還是指人的道德性。儒家講的天道廣大無所不包,當然也可以說萬 物皆有性,天道、天命同時也賦予了草木鳥獸「物之性」。但「物之 性」是因為和人發生關係才成立,因為人有道德的要求,才會活用、 善用人以外的物(如牛可耕田,馬可騎乘)。如果純粹就物本身來看 ,只是中性的自然事實而已(如牛馬的生理結構),不會有什麼道德 意義,屬於科學研究的範圍。儒家不反對科學,但關注的重點不在此 ,因此率性、盡性還是要從「人當下的道德實踐」來理解,由近及遠 擴充,不必一下子就推到天地萬物之性,過於抽象。 率性、盡性是就聖人來說,君子的重點在「修道」。道有兩義: 率性之謂道的「道」是就終極目的來說,但修道就有過程、步驟、方 法,特稱為「教」。用傳統的語言來說,「天命之謂性」是本體論( 真理是什麼?從何而來?),「率性之謂道」是境界論,「修道之謂 教」是工夫論。第三句最為關鍵,儒學是實踐的學問,聖人雖然是我 們嚮往的理想,但現實上絕大多數人都還在修道的路上,後文如戒慎 恐懼、致中和乃至整部〈中庸〉,都是在教我們如何修道。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19.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710592250.A.C81.html
文章代碼(AID): #1bzP3wo1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