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薛仁明:回身一望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左是一種心智缺陷)時間12年前 (2012/08/01 01: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按:聯合報登載。這也是八月中旬在時報出版社即將面世的新書的作者自序。 民國82年,當完兵,我隻身東來,參加偏遠地區教師甄試,隨即介聘到台東縣立池上國中 ,直至民國99年,離開了學校。前後這十七年,經歷了教改的如火如荼,也眼見教改的災 禍綿延。那災禍,至今毫無止遏,依然發酵擴散中。現今的教改,不折不扣,就是禍延子 孫;所謂「十二年國教」,不過是又添一樁。我常對學生說,你們是人在禍中不知禍。我 又常說,眼前雖是凶多吉少,但只要心頭明白、有了準備,臉上又沒苦相,那麼,依然可 能度災解厄,依然可以吉人天相。 民國89年年底,長女以婕出生;一年四個月後,又有次女允和;再三年,則是小兒薛朴。 家中有三個小孩,常常是苦不堪言,但更多樂不可支。常有朋友問道,三個孩子怎麼養得 起?我笑著說,一隻熊貓固然難養,三隻放山雞倒不費事。我自己從小不補習,大二之後 ,憑自己掙錢,也沒向家裡伸手要過錢。我很清楚,養放山雞,不需花費太多。前陣子, 《聯合副刊》登載了〈小子,何莫學夫詩!〉,幾天後,張曉風女士請助理代致「衷心羨 慕」之意;那篇文章所談,無非是我省下了幼稚園學費,讓薛朴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 野」用極簡淨的方式學習;說白了,其實也就是像隻放山雞學會自己覓食罷了! 民國71年,我國三,不知因何緣故,對諸多理所當然之事,忽地都起了反逆之心。又兩年 ,南一中高二,整個人開始心焦神灼、惶惶難安;從此,長期困頓,久久不知如何安身立 命。因這大惑難解,我遂進了台大歷史系;待了四年,所得有限,蓋因現今大學,本非解 惑之地,這怨不得人。台大四年,我像那走遠了的放山雞,兀自啄啄覓覓,獨個兒找著切 切於心的解惑之道;因此,我念著儒釋道三家的生命之學,試著找回自己熟悉的文化記憶 。那時,既不打算出國留學,也沒真正介入最火熱的政治社會運動,縈繞心頭的,其實是 我自己的民間出身,與後頭的中華文化根源;這和當年「野百合」盛開,和滿校園的「新 馬」、「解構」與「後現代」,和台大最根柢的「自由主義」,顯然,都格格不入。 那一波波的浪潮,雖說熱鬧喧騰,但與我實在關聯不大,也搔不著我的困惑之處。於是, 我這不合時宜之人,遂遠走他鄉,來到了台東池上;這回,可真走遠了,池上到台北五小 時,去高雄四個鐘頭,每次有朋友來,都說,真是遠呀!在這迢遙之地,平常我獨自一人 ,一邊教書,一邊念書。我念的書其實不多,也不貪,就只念該念的書,不必理會所謂學 術,也不用管什麼時潮。總之,念書就只是念書,正如生活就只是生活,那是與自身素面 相見,那是孔子所說的「為己之學」。從此,我開始將習染多年的浮辭浪語,慢慢一一掃 落;也將長期牽掛的誑思綺想,漸漸開始滌盡。從此,在蟲鳴蟬喧的學校宿舍裡,我得了 空,便靜靜讀著古書,看著傳統戲曲,聽著中國音樂;除此之外,喝茶、寫字、盤腿坐榻 榻米上。從此,在學校看著那些鄉下小孩,到街上看市景與鄉民;往街上的途中,有大片 稻田,稻田盡頭,兩座青山蒼鬱綿長,上頭則有湛湛藍天。稻浪天光,掩映在雲影之間, 我多年的浮躁不安,於是稍歇。 幾年後,我安身於這塊縱谷平原,也和自己的文化基因更加榫卯相合。越榫卯相合,越對 我那未曾上過學、也不識字的父母親衷心感激。他們讓我在台灣民間天生地養,他們安穩 信實的無言之教,使得我日後雖有困頓,卻只需回頭轉身,便有汲取不盡的源頭活水。因 這活水,我看著自己,看著旁人,再看著這個時代,漸漸都有種新鮮與活氣。我終於明白 ,所謂教育,只不過是明白之人使人明白;所謂教育,只不過是走在前頭的那人一派氣定 神閒,於是,後頭之人一個個也跟著神清氣爽,如此而已! 在學校的後面幾年,我看著學生一屆屆素質低落,並不同情(他們自己不爭氣),也不焦 急(小孩就是讓大人急壞的);我的教法越來越簡單,連板書都寫得少;只不疾不徐,啜 口茶,坐在椅子上(這不合教育部的「規定」),高高興興地上著課,開開心心地與學生 覿面相見。後來,學生寫畢業心得,有人說我「很有元氣」;有人言不雅馴,直接寫「看 你很爽」。我靜靜看著,無啥回應;若真要說,可能,也仍是那老話: 「眼前雖然凶多吉少,但只要心頭明白、有了準備,臉上又沒苦相,那麼,依然可能度災 解厄,依然可以吉人天相。」 【2012/07/12 聯合報】 http://changjing77.pixnet.net/blog/post/36896892 -- Ceterum censeo Iraniam esse delenda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227
文章代碼(AID): #1G61ey2E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