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棄追漫畫補完之<DNA2>/桂正和

看板Comic作者 (weq)時間7年前 (2017/04/16 02:06), 7年前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個清明連假,其實那都沒去。就只回老家。 久違的房間,久違的書櫃,當然還有......擺在上頭久違的書。不想看字很多的東西,所 以視線自然落在專放漫畫的櫃子上。忽然有個念頭,拿起手機,隨手把書櫃拍下來,存檔 。想的只是老家不常回去,這幾年又總在斷捨離自己的書櫃,怕買到重複的書,手邊總該 有個參照。 斷捨離就是山下英子寫的《斷捨離》。概念很實用,強調人應該只擁有「自己.現在.要 用的東西。」重點在「現在」。套在書上,就是人應該只留下「自己.正在讀的.書」。 有段時間我確實執行了這樣的做法,藏書量果然急遽的削減了。不管是曾經讀過的書,或 是買的當下覺得自己會讀,結果買來排隊一排很多年的書,還有那些當初覺得是需要買來 做參考,但買來之後其實一次都沒翻開......這個標準很輕易的就能讓人放手,不再執著 ,身心跟著也輕盈起來...... 而當初斷捨離的刀口指向漫畫櫃時,也送走很多套漫畫,包括:到鳴人與佐助第一次決鬥 的《火影忍者》、那套書側泛黃《灌籃高手》、《H2》、還有像《熱門少年TOP》、《少 年快報》之類的漫畫周刊......只是斷捨離這個動作也已經過了好一陣子,現在再回頭看 自己剛剛所拍下來的這張書櫃照時......不由得有些疑惑: ......當初怎麼會沒有處理掉那些個散冊漫畫呢......??? http://0rz.tw/7VqsY 有些,是棄追,譬如:《亂馬1/2》、《風雲》、《龍狼傳》、《神劍闖江湖》......; 而有些,是當年並不想蒐集整套,但卻有非常喜歡的片段在其中幾本的,像是:橫山光輝 的《三國志》Vol.40~42、黃展鳴《神鵰俠侶》Vol.11;當然有些只是一時好奇:《大唐 灸炎傳》、《家有賤狗》、《蠟筆小新》、《天子傳奇》、《東方不敗》、《Miss阿性》 、《GON》...... ......還有這本桂正和的《DNA2》。 桂正和的畫風其實很細緻獨特,女角走的是清純可愛風,人物衣著造型的感覺也像是小時 候看的七龍珠。但印象中,在對漫畫還算關注的年紀時,自己似乎沒有特別喜歡這位漫畫 家的作品......理由......可能就在於:他筆下的女孩不太是我的菜。XDDD 只是最近的心境有點奇怪,老想著把以前做過但留了尾巴最後沒完成的東西找回來做完, 當然包括補完這些當年棄追的漫畫。可能跟最近那些關於金庸鄭問跟黃易的消息有關吧 ...... 扣掉那些真的沒興趣,跟現.在.竟.然.還.在.連.載.中.的作品,早已完結且總 數又只有五集的《DNA2》是個很自然的選擇。故事挺有趣,講的是一個未來女孩回到過去 試圖改變一個將會禍害未來的超級基因,結果因為女孩本來就少根筋所以越做越錯...... 當一切的錯誤源頭都指向女孩時,才漸漸發覺原來背後有個巨大的陰謀,陰謀主腦試圖用 這個超強基因改變過去,進而掌握並稱霸未來世界...... 漫畫終歸是運用圖像在說故事,所以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在完全沒有對白的情況 下,還能讓讀的人產生連續故事感。講白話就是:就算沒有對白,讀者也能輕易看懂在演 什麼。講到這個,我看過最厲害的(雖然我看過的漫畫很少XD)應該就是田中政志《GON》 裡面那隻小恐龍了....《GON》整部漫畫裡一句對白都沒有,但卻能讓看的人笑到肚子痛 。當然還有《灌籃高手》裡湘北對山王工業賽末最後的那幾秒...沒有對白卻整個目不暇 給...至今還記得當年看到那一段時心裡深受震撼的感覺。 有了「不看對白只看畫面也能產生連續故事感」的標準,就能很容易將桂正和的《DNA2》 拿來跟另一個傳說中的大家--池上遼一--所畫的《帝王之子》作比較。 遇到池上遼一的《帝王之子》算是個意外,是在漫畫板裡一個請人推薦畫技好的漫畫家的 提問,底下有人提到池上遼一...而又發現池上遼一跟馬榮成有過合作關係,所以很自然 就找了他的漫畫來看。恰好《帝王之子》又符合我「已完結」且「集數少」的標準,所以 也是個理所當然的相遇。而這個相遇湊巧跟前些天才看過的《DNA2》產生對照。因為,《 帝王之子》也是個談野心家企圖用超強基因征服世界的故事。 ...................以下雷.................. 兩個故事的主角都是擁有超強基因的人,只是一個平時看似沒用,但關鍵時刻會變身;另 一個卻天生不凡,很早就在人群裡嶄露頭角。兩個人都不相信基因決定論,都相信真愛才 是最後的依歸。 池上遼一的畫風是寫實派,不管事人物造型跟場面特效都接近真實。而桂正和相較於池上 遼一則較為Q版,比較接近現今漫畫所習慣的表現。如果將「寫實度」跟上面所談「不看 對白只看畫面也能產生連續故事感」分別作為兩個向度,可以更清楚兩者的位置。 http://0rz.tw/7VqsY 必須先強調,上面的四個象限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會在不同偏重下產生不同風格。 第一象限最具體的例子就是上面談過的《GON》;《帝王之子》落在第二象限,而第二跟 第三象限最極端的典型,會是類似插畫的作品。現今多數的漫畫大概都落在第三跟的四象 限,所以當我剛開始看《帝王之子》時,直覺上就有那種「挖賽!真是老派!!」的感覺 。且這個故事越看越有成龍八、九零年代的《快餐車》、《飛鷹計畫》那些動作電影的fu 。 不過當然成龍電影並沒有那些限制級的鏡頭跟場面。這又能談到另一個觀察...就是:畫 技好的漫畫家,似乎都不畫性器官的。池上遼一跟鄭問在性器的描繪上,都採取「借位」 或「留白」。這多少讓人有些鬱悶,畢竟這也是人的姿態。回過來講桂正和的《DNA2》, 雖然他也喜愛描繪人體,但感覺的到他極力收斂,避免直白,或許他認為:若隱若現反而 更加撩人也說不定。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5.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92279206.A.6D3.html ※ 編輯: weq (114.38.1.77), 04/16/2017 16:28:35

04/18 01:44, , 1F
推一個,常常看到斷捨離,今天才知道意思,我也該出清
04/18 01:44, 1F

04/18 01:44, , 2F
現在已經不會看的漫畫了!
04/18 01:44, 2F
文章代碼(AID): #1Oyc538L (Co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