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戰慄殺機》簡評

看板Comic作者 (來碗麻婆不加辣)時間10年前 (2013/10/21 10:3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天要來說說少女漫畫動作劇的巨作──《戰慄殺機》(banana fish)。這種說法 或許會產生一點疑問,許多人都把BF當作青年漫畫的一支,主要是因為內容帶有硬派 色彩,吉田秋生此時的畫風又欠缺柔美,看起來就不像以女性讀者為主打的作品。其 實,BF骨子裡充滿的是少女漫特有的浪漫精神,它繼承了羅曼史小說的重要特色:一 個關於「愛」的冒險故事。故事中總會有白馬王子/白雪公主,而BF將兩者都設定為 同性別,這就去除了讀者在投射認同上的限制,不必受制於公主=弱者=被拯救者的既 定印象,公主還可以反過來支撐王子呢!當然啦,這條道路並非吉田秋生單獨開拓的, 還有別人也做過類似的嘗試,例如成田美名子稍早的作品《神秘王子》(艾利安大道), 主角夏利是個十項全能、家境富裕、內心孤獨,簡直從言情小說總裁文中走出來的男 主角;女主角翼是被夏利「撿」回家的流浪小孩,兩人之間慢慢滋生微妙的感情…如 果只是這樣,那就沒什麼特別的了。成田老師在這裡安排一位好友在旁,由淺入深的 觀察男主角的人格特質。這種第三人視點的好處是脫離了女主角那一片粉紅夢幻的視 界,能更有效的說服讀者,像男主角這種人是存在的,不是女主角的腦內劇場憑空模 擬出來的。在BF中,吉田老師以其他幫派頭頭對亞修的評語來襯托亞修的強悍與善良, 以英二和亞修的交往來顯示他內心的孤獨與脆弱。而BF幾乎是頭一個將動作冒險的要 素帶進少女漫畫中的作品,讓讀者有在大螢幕上欣賞動作片的快感。看看亞修拔槍時 英姿挺拔的模樣,為了保護英二不惜犧牲一切、以身犯險的舉動,哪個少女能夠不心 動?……雖然是很想這麼說啦,不過本人又不是腐女,講這種話實在沒什麼說服力。 亞修與英二之間深摯的情感早就有不少高人做過深入的分析評論,在此也不班門弄斧, 以下就只針對亞修在劇中的表現來探討一番: 關於亞修 亞修初登場的形象,是個還算精明的紐約街頭混混老大。此時的亞修還沒有裝備 各種後期外掛,才被歐沙這種俗辣給突襲一下就逃跑(雖然也是帶著拖油瓶的關係)。 依照吊橋理論,人在危險驚慌的時候會把動搖的心情和戀愛的心情混為一談,這就 是為什麼亞修會對弱不禁風的英二一見鍾情的緣故了……還是說小跟班和大哥的死, 讓亞修對英二產生移情作用呢?算了,管他的。重點是,作者描繪出一種緊張的氣氛, 到處都有人拿槍準備抵住你的頭,如英二所說的, 而在這種狀態下為了自由而戰的亞修就成了眾人眼中的希望之光。吉田老師的故事 還是浪漫唯美的,與其說亞修是因為夠義氣/有能力才受人擁戴,不如說他本身特有 的人格魅力感召群眾。雖然我對義氣這種東西不很了解,現實點來說,當老大要照顧 手下,手下才會挺你;而所謂的革命情感則是為了某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出生入死、共 同奮戰過後,才會產生的玩意兒。故事中大多都是亞修帶頭開無雙,說得上能輔助的 戰力大概只有蕭特和辛而已。所以我覺得到後來,吉田老師把亞修寫成一個英雄,而 不是在道上混的。例如蕭特,初看的時候覺得他很可憐,被上面的人強迫他出賣亞修; 後來再看時又覺得──唉,都當到老大了,還不明白形勢比人強這回事嗎?跟李月龍 又不是多熟,用這麼鳥的理由靠北他,就不怕將來被報個老鼠冤喔。不過這票年輕人 設定上也只有二十歲左右,做事衝動也是理所當然啦。蕭特你沒有主角命格,只好領 便當退場,成就接下來亞修華麗地大殺四方的戲份── 亞修和歐沙對決這段已經是我認為全書中的最高潮了,無論是小跟班、大哥,還有 蕭特的死,都可以算在歐沙頭上。新仇舊恨一起來,亞修單槍匹馬在電車上大開殺戒, 是本片中最令人熱血沸騰的片段。後面的打鬥就開始走下坡。尤其亞修被傭兵部隊包 圍那次,意義只剩下打輸了就會被OOXX……算一算亞修到底被幹了幾次啊?該不會是 少女漫畫史上被凌辱最多次的男主角?吉田老師在這方面著墨挺多的,不過這議題非 常敏感,我也不多提了。 接下來亞修被送到醫院裡檢查,得到官方認定的IQ200認證。不過在1980年代,只 要會用電腦就能被叫作高級知識份子了,那個時代的天才和今天的認知似乎有些差距。 幫亞修升級升的最兇的是他過去的恩師─白,而具備如此才能的亞修為了英二什麼 都肯作,誰說BF不是少女漫畫的! BF的最後── 英二:我要回老家結婚啦,亞修,記得來日本參加我的婚禮喔(立旗) 亞修:等等英二,你不能去啊── (噗滋) 亞修:為什麼?插旗的明明是英二… 總之作者就是要玩死亞修就對了。當年這一幕讓多少讀者心碎啊~~ 關於"banana fish" 作品名稱的典故,吉田在書中很清楚的畫出來過,出自J‧D‧沙林傑的短篇《香 蕉魚的好日子》。作者是這麼解釋的,『一條帶來死亡的魚』,指的就是麻藥"ban ana fish"。 被當作人體實驗品的蕭特。反應很激烈。……所以到底是看到什麼鬼才會說出這種 台詞啦! 好歹畫一下讓我們知道吧,像那個亞修的魔鬼形象一樣。沙林傑的小說中,男主角 最後拿槍射穿自己的頭,就像這樣。 比較傳統的解釋是,從戰爭中歸來的男主角再也無法適應正常生活,只好結束自己 的生命。從這種角度來看,以BF為名的這個故事注定是悲劇收場。沙林傑這個作家真 的超潮的,他在短篇集《九個故事》的開頭擺了《隻手之聲》的禪宗公案,東方禪學 可不是什麼顯學啊,這個人就敢在書上拿出來用,潮指數爆表啦~~不過BF後期都沒有 再提沙林傑,反而是拿海明威做文章。從白的豋場開始,海明威的名字就一直出現, 白彷彿是「超人」的象徵,其實我不太欣賞白的這種思想,說得好像強者就是要孤獨 似的,難怪被你教出來的亞修老愛耍酷裝B。後期的BF讓我想到的是海明威《戰地鐘 聲》的劇情,當帝諾死去,一切也貌似塵埃落定時,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亞修的人生終 結。亞修拖著致命傷在圖書館看完英二的信,就像羅伯在炸橋成功之後落馬負傷,孤 獨地留在戰場上,懷抱著也許下一刻生命會有什麼轉機的幻想……當然這種鏡頭不是 《戰地鐘聲》才有,其他像《搶救雷恩大兵》和《戰爭與和平》都有主角在戰場上垂 死掙扎的描寫,但是看到亞修跟英二的互動,讓我不得不聯想到羅伯叫他的小女友「 兔子」……咳,就到此打住吧。吉田老師在系列續作《YASHA》中又玩了一次這招,書 名的「夜叉」到了最後才浮現出來,也算是夠耐心的。 吉田秋生創作的這部作品,就細節上其實不是非常合理。故事是浪漫的,現實是殘 酷的,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本來就不穩定,尤其是要求寫實性的長篇故事,會變的容 易出破綻。如何調整兩者間的平衡就要看作者的工夫了。吉田在之後的作品越畫越短, 打鬥場面越來越少,可能是覺得靠動作畫面不足以支撐整個故事了吧。不管怎麼說, 吉田老師創造的亞修X英二這對搭檔早已成為典範,在漫畫界發光發熱,影響了不少 後進作品,例如樹夏實《出雲傳奇》中的闇己與七地,清水玲子《輝夜姬》中的由與 碧,都是以超人+凡人的組合聞名。而吉田老師的近作《海街diary》則是改走描繪日 常生活的路線,是我到目前為止最喜歡的一部,不過看慣熱血打鬥的讀者可能會不習 慣吧。 吉田秋生作品推薦:《戰慄殺機》 《情人的吻》 《海街dia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172.166

10/22 22:09, , 1F
推一下成田美名子,超期待CIPHER完全版
10/22 22:09, 1F

10/30 23:36, , 2F
大推這部作品!!!結局看到落淚!
10/30 23:36, 2F
※ 編輯: disprofe 來自: 1.34.172.165 (10/31 15:40)
文章代碼(AID): #1IP9EoOR (Co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