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正念冥想訓練在8周內改變大腦結構

看板Cognitive作者 (菊花台開滿了菊花)時間12年前 (2011/10/16 00:1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參與進行8周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企劃的受試者在其腦部與記憶、自我 感、同理心以及壓力有關的區域似乎產生了一些可測量到的改變。這篇研究由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MGH)研究者所帶領的團隊完成,於1月30日發表在「 精神病學研究:神經影像學」期刊。他們首要證明的是隨著時間推移冥想對於大腦灰質( grey matter)所造成的改變。 「雖然冥想的練習與平和感以及生理狀態放鬆有關連,開業醫生們聲稱冥想也可以提供認 知和心理上的益處。」這個研究計畫的實驗室負責人Sara Lazar博士這麼說。「這個研究 說明了大腦結構的改變可能是以之前這些改善相關研究為基礎,那些冥想者並不只是因為 他們有花時間在放鬆上就感到更好。」 先前由Lazar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團隊所發表的研究中,發現對冥想有經驗的開業醫生與沒 有冥想歷史的個案之間有著腦部結構性的差異,觀察到與注意力和情緒整合有關的大腦皮 質增厚的現象。但那些調查並無法說明這些差異是由冥想所造成。 在本研究中,實驗組16位受試者的大腦在2個禮拜前接受磁振造影(MR images),之後隨 即參與長達8周的以正念為基礎的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企劃。除了每周練習專注在對於感覺、情緒以及心智狀態的非指導性正念冥想外, 受試者也會收到冥想練習指導的錄音,以及會被詢問所記錄下來的每天練習時間。控制組 為非冥想者,同樣也接受磁振造影,時間上也採取類似的間隔措施。 實驗組受試者平均一天花27分鐘在練習正念冥想,他們在正念量表上的反應比起冥想前有 著顯著的改進。在MRI的分析上,針對早期研究中顯示冥想相關的區域,大腦中有兩個區 域灰質的密度有增加的情況,一是與學習和記憶有重要關連的海馬迴(hippocampus), 二是與自我覺察、同情心與內省能力有關的區塊。在降低壓力有關的報告中,杏仁核( amygdala)-在焦慮與壓力機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出現了灰質密度降低的情況。雖然在與 自我覺察有關的腦島(insula)並沒有發現改變的情況,但早期的研究說明了要改變這區 塊是需要更長期的冥想練習。上述這些改變均未發生在控制組,說明了這些改變並不僅僅 是隨著時間推移就能產生的。 「看到大腦如此的可塑性是多麼迷人的一件事。經由冥想,我們可以在改變大腦這件事中 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而且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well-being)和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本研究第一作者以及MGH 和德國Giessen大學研究員Britta Hölzel博士如 此說。「其他以不同的患者所作的研究說明了冥想可以顯著改善他們不同的症狀,而我們 現在調查的是促進大腦改變的底層機制。」 專門研究對於處高壓力情境個體之正念訓練效果的神經學家Amishi Jha博士說:「這個結 果為解釋正念訓練行動的機制帶來了曙光,他們說明了主觀經驗到的壓力不只是隨著8周 的正念訓練計畫而降低,也隨著與經驗到的改變相對應的杏仁核結構上的改變而降低。這 個發現為未來MBSR的潛在研究可能性開啟了一道門,可以去使人們免受壓力相關疾患的困 擾,例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Amishi Jha博士並未參與此研究。 外電連結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1/110121144007.htm 原始文獻 Britta K. Hölzel, James Carmody, Mark Vangel, Christina Congleton, Sita M. Yerramsetti, Tim Gard, Sara W. Lazar. Mindfulness practice leads to increases in regional brain gray matter density.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2011; 191 (1): 36 DOI: 10.1016/j.pscychresns.2010.08.00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193.80 ※ 編輯: gn03052560 來自: 112.104.193.80 (10/16 00:18)
文章代碼(AID): #1EcR6NXY (Cogni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