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左腦右腦

看板Cognitive作者 (頭髮好亂)時間12年前 (2011/07/27 23:13), 編輯推噓7(703)
留言1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ello, 上個星期我就以前讀過的一些文章和演講 整理出一篇Blog,在ptt上面一些版友有給予回饋 因為本身並非相關背景,想知道在對認知心理學有所研究的專家們心中 這樣的文章到底算不算有描述一點新東西(或是把舊東西包裝成一般大眾可以接受而已) 假如文中有和研究理論不符的地方希望可以給予指教 (因為這兩天打算就類似的主題再整理出一些東西,因此特來此地取經 ^^) 原文: http://st-threath.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html -------------------------------------------------------------- 前幾天我看了幾個月前很有名的王者之聲,片中在講一個言語障礙治療師 幫助口吃的英國國王克服口吃、對整個國家發表偉大演說的故事。 裡面治療師用了幾種一些看似荒謬的方法,讓國王能夠較為流暢的演說, 其中一種是聽音樂(或是用唱的),另一種是讓身體搖晃,最後是罵髒話。 在看電影時看到醫生的這些治療方法時,我心裡想: 哈,這樣的的治療方法和我對人類頭腦運作的模式剛好一致~ 要解說我的想法,首先要先前情提要一下我對人類頭腦的認知。 根據很多書、影片、心理學的講法, 人的左腦負責理性思考,右腦則負責處理感性 http://ninespv.files.wordpress.com/2009/03/left_right_brain_xp1.jpg
就書本上的理論來說,左腦負責文字、閱讀、組織言語、邏輯思考 右腦負責圖像、音樂、感情、運動等等... 以結論而言,這樣的分類可以說是對的,但使用理性和感性這兩個詞, 實在有點過於籠統難以理解。 就我對頭腦的一些認識,我會說, 左腦負責的是Sequential(序列)的邏輯資訊處理(就像是電腦裡面所寫的軟體) http://www3.ntu.edu.sg/home/ehchua/programming/java/images/Construct_Sequentia\ l.png 而右腦則負責Concurrent(同時)的資訊處理(就像是電腦裡面的硬體) http://www.scielo.org.ar/img/revistas/laar/v37n1/1a08g69.gif
對於不太懂電腦的人來說,這邊要說的就是,在左腦,我們會判斷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並且依照是非的判斷,去做出下一步的抉擇。 使用左腦去處理資訊,速度慢,而且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情, 就像使用CPU計算去Render 3D圖像一樣,一個時脈只能做一個計算。 而對右腦而言,它處理資訊則是採用另外一套模式, 它能: 1. 執行不判斷是非對錯的連續動作,例如:跳舞、投球、流暢的說話、 不經意的聽別人說話、唱歌、進行體操、發牌、穿衣服、關瓦斯、上鎖 ---任何可以變成習慣的東西。 2. 進行複雜模式的辨認與複製,例如:辨認出人臉、字的辨認、辨認出是哪個畫派、 哪個歌手的音樂、文法的語感、古物的鑑賞、對人類情感的感知... 而這資訊處理的過程,就像是用3D加速卡去Render 3D圖像一樣, 只是電流流過硬體,只要一瞬間結果就出來了,它可以平行的進行很多資訊的處理, 它唯一比較不像硬體的地方是,它有可能會出錯,並且可能會慢慢的變化成長。 而右腦對於複雜模式的快速運算,體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中, 就會變成一種不可言喻的能力,有人稱之為直覺而其中某些特別卓越的能力,則會被稱之為專家、甚至於天才。 異數與引爆趨勢的作者,在他其中一本作品: Blink 中,所要描述的就是這個現像。 http://helenlh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3803 書中提到: 『所有人都有運用直覺的能力,而且很多時候都在不知不覺間, 即是,在潛意識的層面的直覺往往比意識上的感受來得更快。 例如:當賭徒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由心理學家特別設計的紙牌作賭博 (紅色牌輸得多,藍色牌嬴多一點),他們意識上要抽到大約80張牌, 才覺得兩種牌是有分別,但潛意識上的直覺, 卻在他們大概抽到第10張牌時就有所反應,當賭徒在抽紅色牌時, 儀器已能測量到,他的手心會因為心理壓力而微微出汗....』 而經過訓練的Blink就成為所謂的「專家系統」,專家能夠在瞬間在複雜的情勢中, 判斷出什麼是正確的,下一步該怎麼做,以西洋棋來說, 專家系統能夠讓西洋棋王不用在腦中計算所有的可能性(邏輯思考), 而讓他只看到正確的那一步。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一部Discoery介紹天才女西洋棋士的影片來看看) 整體而言左腦讓我們能成為一個得體、發展理論架構(Step-by-Step)的人, 而右腦則能讓我們有機會成為所謂的天才--而這所謂的天才, 只是因為我們無法建構一步步的理論架構、 讓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重複再做一次。 以語言這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建構語言系統,讓不會這個語言的人一步步的學, 但這樣學語言的人,一定不可能流利的說話, 因為他會對他講出的每一個字句去判斷對錯 對從生活中學習語言的人(用右腦去自然學習語言的文法、發音模式) 並不會一字一句的檢查自己說出的話語是否正確, 因為當我們一去考慮對錯,我們的話語就停了。 正確的學習,應該是用右腦在學語言,再用左腦去改進 而我們的教育則是教我們用左腦去學習架構,然後用架構拼出語言。 (就像是用CPU在Render 3D圖像...難怪我英文一直學不好...) 忘記在哪裡看過一句話: 『流利的話語就像是優美的舞者,在跳出這一步時,下一步就已經在舌尖了。』 回到王者之聲這部片中,國王會口吃的原因有兩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spRn1lOx0
(介紹片段) 第一是理智上(左腦)他認為自己不該說話(或不會說話),因此理智上時常會打斷自己, 第二是習慣上(右腦)他已經"學會"了一種講出一句話、停頓、尷尬的說話模式, 因此這個模式會不斷的重複發生(右腦是不考慮對錯的),就像有些人唱歌 總是會在特定的地方走音一樣,就是所謂的壞習慣。 而醫生則從兩方面去讓他連續的說出話來,一個是讓國王知道,自己是有權利講話的 他該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並沒有比哥哥與父親還要低下,讓他不會阻止自己。 另外一方面是配合音樂、身體律動,將說話的模式改變 (左腦不會阻止這種模式下連續的動作,並且可以養成新的說話習慣) 有一本書叫做"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可以看看下面這位部落客寫的介紹,寫得很棒~) http://0rz.tw/e5cwa 裡面提到有一名音樂家,他的腦出現了一些毛病, 因此他失去了邏輯配合模式辨認的能力,他無法辨認人臉(看到太太以為是頂帽子) 無法穿上一件衣服---因為他無法知道哪個洞是頭要穿的,哪個是手要穿的, 甚至不知道那是件衣服。他可以辨認根據細部的特性,用邏輯推論出那是什麼物品 (例如: 他可以看出圖形是一個方形,上面有很多根毛,然後猜它是個刷子 一個女人,臉上有個明顯的痣,應該是瑪麗蓮夢露) 但卻無法一眼看出那個東西是什麼,杯子、碗、人臉,看起來都像是失序的幾何形狀 這就是右腦喪失部分整體辨識能力的結果。 有趣的是,最後他找到方法克服,跟王者之聲類似,他早上起來就開始哼他最熟悉的 一首歌,配合節奏,洗臉刷牙、穿上衣服、坐到餐桌前、拿起咖啡、吃下吐司, 完成所有任務。 而這中間,只要一被打斷,他就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 穿到一半的衣服再也不知道從何穿起(很像是要我們從某首歌的第五個音開始唱一樣) 但只要從頭開始,一切都可以進行得很順利。 不知不覺打了很多,關於人腦的運作模式,我覺得真的是還挺有趣的, 這次的文章綜合了很多書本和影片的基本理論,但還是多少參雜了我自己的看法,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考文中提到的Reference再去深入研究看看! P.S. 要稍為澄清的一點是,其實在這篇文章中,左腦和右腦, 只是一種頭腦運作形式的代名詞,其實頭腦的運作模式, 絕對不是用左腦和右腦去做分割的,在這邊想要描述的只是兩種頭腦不同的運作模式, 為了簡單的說明,借用了傳統中大家對左腦和右腦的刻板印象。 下面這段是我對藝術、設計學習和右腦的模式學習上的一點想法: 過去在學校時,曾經聽過PPAPER的包益民先生的一場演講, 他在演講中提到,在國外有許多頂尖的攝影師,他們一年只工作三四個月, 其他時間都在世界各地旅遊,而他們拍攝出一組三五張的照片,卻能要價百萬。 他問這樣的頂尖攝影師,為什麼他拍這樣幾張照片就要這麼貴, 攝影師說:『我每年都花許多錢在世界各地旅遊,看過各個時代偉大的藝術作品, 嚐過世界各地的食物,和各地不同人相處,所以你花錢買的不是這幾張相片, 而是我這些年來對這些事物的所有體會和感動。』 以理論學習(左腦)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回答真的是挺空虛的, 難不成我們不用學習理論,只要旅遊就能夠讓我們更有創意、拍攝出更好的作品嗎? 但從模式學習(右腦)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回答是完全正確的, 只要我們專注在體驗上,並且告訴自己該欣賞什麼,重複的去嚐試和進步, 我們所經歷過的一切就能夠流入我們的血液中,變成屬於我們的專家系統。 有時我們無法解釋為何我們能夠有新的想法,創造出美麗的構圖、絢爛的配色, 但其實這些來自於我們每一支學過的舞蹈,所有讀過的文學作品, 每一幅看過的名畫,每一次和人們真心的交流,這些點點滴滴都會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我想我們不用害怕這些東西會隨著時間被忘記、消失,只要去體會, 它們會不知不覺的被我們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只要持續,一定會有所得的~ -- from St. Threath http://st-threath.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78.18

07/27 23:50, , 1F
我覺得這問題最麻煩的點在於,你用什麼task去量測,
07/27 23:50, 1F

07/27 23:50, , 2F
就很容易得到截然不同的腦區域化結果,或許我們可以
07/27 23:50, 2F

07/27 23:50, , 3F
跨過這問題,思考我們能對大腦做些什麼
07/27 23:50, 3F

07/28 00:00, , 4F
左腦右腦的工作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但支持你對覺得有趣的題目
07/28 00:00, 4F

07/28 00:01, , 5F
思考了那麼多:) 只要持續,一定會有所得的:)
07/28 00:01, 5F

07/28 16:45, , 6F
推部落格用心~
07/28 16:45, 6F

07/28 23:49, , 7F
有趣的文章,推
07/28 23:49, 7F

08/05 19:59, , 8F
部落格很多有趣的文章,推一個
08/05 19:59, 8F

09/17 02:07, , 9F
推用心的部落格,有趣!
09/17 02:07, 9F

09/12 00:38, , 10F
推!
09/12 00:38, 10F
文章代碼(AID): #1EC2il9K (Cogni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