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打坐可改變腦部神經傳導路徑

看板Cognitive作者 (mulkcs)時間13年前 (2010/09/24 20:03),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項由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與大連理工大學(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合作研究表明,打坐練習能協助腦部控制行為,使人更加能夠自律,減少 焦慮。這項發現表明,東方文化中的打坐可改變腦部神經傳導路徑。 東方文化中並不陌生的打坐,在西方國家已成為熱門的研究課題。一些西方科學家不僅個 人親自參與打坐,許多研究室更試圖以科學儀器的精密測驗來推出邏輯上的答案。近年來 ,科學家陸續發現打坐確實能影響腦部功能。 如今打坐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根據2007年美國政府一份調查發現,美國打坐人口超過 2,000萬。越來越多的醫學中心開始教導病患打坐冥想以減輕疼痛和壓力,古老而神秘的 打坐正漸漸成為主流療法。 【打坐有助腦部控制行為與情緒】 俄勒岡大學與大連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用IBMT打坐法或調節法(Integrativebody-mind training, IBMT)測試了45名受試者,其中約半數修習打坐法,控制組則接受放鬆訓練。 結果發現,採用修習IBMT打坐法11個小時之後,似有助腦部控制行為與情緒。 造影掃瞄檢查顯示,修習打坐的受測者比起控制組,前扣帶皮質連結比較多。前扣帶皮質 主司行為與情緒反應。 本研究主要作者俄勒岡大學的波斯納(Michael Posner)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發現重點 在於大腦網絡中有關自律的部份,進行結構性改變的能力。因為修習IBMT而改變最大的是 神經傳導路徑。之前已經有研究證明神經傳導路徑,與每個人控制衝突的能力差異有關。 」 前扣帶皮質活性化不足也與注意力不集中、失憶、憂鬱、精神分裂症以及許多其他失調症 狀有關。研究人員還表示,比起控制組的學生,受測組也顯示焦慮程度、憂鬱、憤怒與疲 倦的程度較低。 【打坐讓人思維更敏捷】 實際上打坐和冥想等東方文化中的修行方法早就受到西方科學界的關注,不少科學家對此 進行了各類研究。 美國威斯康新大學的神經學科學家理查.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與同事研究了打坐 對人類注意力及感官靈敏度的影響。 在腦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人在看東西時常會遺漏某些細節。例如,當兩張圖片相隔半秒 鐘在螢幕上顯示時,人往往看不到第二張圖。 研究中,17名志願者學習打坐,每天練習10至12個小時。3個月後,研究員讓他們注意電 腦螢幕上顯示的數字,這些數字夾在英文字母之間,偶爾顯示在螢幕上。同時,這些志願 者的腦部活動會被電極記載下來。 試驗結果顯示:與其他人相比,這些志願者往往能夠注意到別人看不到的第二個數字。戴 維森表示:「在過去,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某些腦部能力是固定的,但我們發現打坐可以使 這些能力發生改變。精神鍛練能夠改善智力。」 【打坐比睡眠更能使人精力充沛】 很多習練過打坐的人都說,他們精力充沛,有的表示只需要短暫的睡眠即可。美國肯塔基 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的奧哈拉(Bruce O'Hara)與同事,採用「心理動作警 覺作業(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一種公認的測試睡眠缺乏對人思考敏銳度的 影響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員讓受試者盯著計算機屏幕,只要看到一個影像出現就馬上按 鈕。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在200-300毫秒內反應,但是一個睡眠缺乏的人則會花很長的時 間,甚至有時根本就沒意識到影像的出現。 奧哈拉等讓10個較為疲憊的受試者分別在經過40分鐘的睡覺、打坐、閱讀或者聊天後做以 上的測試。令研究人員震驚的是,儘管所有的受試者都從來沒有習練過冥想打坐,但經過 40分鐘打坐,他們馬上就有卓越的表演;而40分鐘的小睡後,受試者則需至少1小時候才 能從朦朧中清醒過來,做出較好的表現;閱讀或者聊天對恢復精力沒任何幫助。奧哈拉說 ,在冥想打坐40分鐘後受試者每個部份的測驗表現都得到了改善。在受試者一個晚上沒有 睡覺的情況下,打坐帶來的效果尤其驚人。 【打坐帶來快樂】 2002 年,美國威斯康新大學腦部造影與行為科學實驗室開展了一項「快樂與打坐」研究 ,旨在瞭解修行對人的影響以及受過修行訓練的人大腦活動與一般人有何不同。這項研究 的監測數據表明,修行人的大腦中與快樂相關的神經元活動比一般人活躍很多倍,受測試 者在禪定中大腦快樂區域的神經元活動指數是平常人的七倍以上,受試者因此被譽為「世 界上最快樂的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時代》週刊競相報導了這項研究結果。 科學人員也發現在大腦的一些區域,例如樂觀、自制等,修煉者的測驗結果也與一般人十 分不同。 【改變大腦結構】 因為打坐在調整神經系統功能方面的特殊作用,很多科學家開始探討其中的機制。藉助先 進的大腦掃瞄技術,科學家已經證明,打坐能直接影響大腦的功能與構造。以腦部掃瞄研 究長期打坐的人,對照另一組從未打坐者,發現長期打坐的人其大腦中主宰專注力、身體 內部感覺敏銳度的區域增厚了。 理查.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說,他的研究發現,即使是打坐新手,其大腦中對人 類有益的區域也有更多的活躍化作用。這些區域越活躍,身體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反應更大 ,更能增強疫苗的保護作用。 無獨有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也發現,打坐的人大腦中負責注意力與調節情緒的 部份,其容積較大,而且大腦灰白質較多,可以提高智力功能。此外,大腦皮質有一塊區 域會隨著年紀老邁而自然變稀薄,而打坐可以減緩變化的速度。 【漸成主流療法】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明,打坐的確可以緩解疼痛、改善專注力和免疫功能、降低血壓、 抑制焦慮和失眠,甚至可能有助於防止抑鬱症。 35歲的俄亥俄州眾議員提姆瑞安每天離家前至少打坐45分鐘,因為國會山莊喧騰的議事讓 他非得養精蓄銳才能泰然自若地應對。他表示,打坐幫助他維持思緒清明,注意力更集中 ,使他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聽眾,並能迅速作出具洞察力的分析。 他說:「我比過去更醒覺,也更享受我的生活。」 打坐曾經被視為是一個深奧、神秘的追求,而如今在美國社會已成為主流。根據2007年美 國政府一份調查發現,美國打坐人口超過2,000萬,也就是每11人中就有一人在過去有打 坐的經驗。 越來越多的醫學中心開始教導病患打坐冥想以減輕疼痛和壓力。各式的打坐冥想課程有二 百多種,多數都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心像、一個聲音或者自己的呼吸上。雖然表面上看 起來很簡單,但是這種做法的確起作用。 一些基金會也與學校合作,提供課程讓學生在校園練習打坐。加州托盧卡湖小學的老師說 ,教兒童打坐可使他們安定下來,同時能夠延長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增加專注、增進記憶 力。 有分析指出,社會對打坐的接受,促使科學界加快研究打坐的好處。古老而神秘的打坐正 漸漸成為主流療法。 這項研究結果,即將發表在下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網址: http://stn.nsc.gov.tw/view_detail.asp?doc_uid=0990827009 論文 http://www.pnas.org/content/107/35/15649.abstrac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67.28

09/25 02:10, , 1F
謝謝你~我的老師對這種類型的研究非常有興趣
09/25 02:10, 1F

09/25 12:06, , 2F
XD
09/25 12:06, 2F

09/25 13:48, , 3F
太玄了
09/25 13:48, 3F

09/25 16:31, , 4F
前面那個發呆跟這個打坐 兩篇文章一起看會很有趣XD
09/25 16:31, 4F

09/26 19:57, , 5F
一樓你們實驗室有做打坐嗎? 呵呵
09/26 19:57, 5F

09/26 20:17, , 6F
沒有噎 哈哈 不過老師本身有在修息相關的活動就是
09/26 20:17, 6F

10/04 13:52, , 7F
可是以前我打坐時有遇到靈異現象呢!之後就不敢閉眼打
10/04 13:52, 7F

10/04 13:54, , 8F
做。在學生宿舍打坐都聽到敲床板和之後看到白臉...QQ
10/04 13:54, 8F
文章代碼(AID): #1Cd9Ef-z (Cogni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