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研究證明阿茲海默症、唐氏症與動脈硬化 …

看板Cognitive作者 (mulkcs)時間14年前 (2010/01/19 02:15), 編輯推噓0(003)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Studies demonstrate link among Alzheimer's disease, Down syndrome and atherosclerosis http://www.physorg.com/news182845260.html January 16, 2010 近 20 年前 Huntington Potter 掀起了一陣爭論「唐氏症(Down syndrome)與阿茲海默 症是相同疾病」這種想法的波瀾。現在證據在這:他是對的。 而這還不是全部。Dr. Potter 及其在 Florida 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USF Health Byrd 阿茲海默症研究所的同僚最近報告,唐氏症、動脈阻塞新血管疾病,也許還包括糖尿病, 顯然與阿茲海默症共有一種相同的疾病機轉。 這些研究者的二篇論文 -- 一篇在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另一篇在 PLoS ONE 上 -- 推斷(implicate)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β類澱粉(beta amyloid (amyloid protein,類澱粉蛋白))會損害負責移動染色體、蛋白質與細胞內部其他貨物的微管運輸 (microtubule transport,微小管運輸系統)系統。這兩項研究都在塑模阿茲海默症的 老鼠與人類細胞培養中完成。同時,這些實驗室的發現指出,避免 amyloid 損害微管網 路也許是一種預防或甚至逆轉阿茲海默症及相關失調的有效方法。 第一篇論文,由 Antoneta Granic 等人完成,發表在 12/23 的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上,提供 Dr. Potter 實驗室先前研究背後的機制,證明所有阿茲海默症病患 窩藏某些具有三份染色體 21 副本(稱為 trisomy 21,三染色體 21)而非平常二份的細 胞。三染色體 21 也是一種與唐氏症患者身上所有細胞所共同擁有的特徵。這項初步研究 證明阿茲海默症可視為「晚發型唐氏症(late onset form of Down syndrome)」。 到了 30 - 40 歲,所有唐氏症患者,都發展出可在阿茲海默症患者身上見到的腦病理學 ,包括殺死神經的黏性 amyloid 蛋白團塊堆積。這加速神經細胞減少以及癡呆。 隨著這項研究在 MBC 中被報導,Dr. Potter 等人現在證明,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 amyloid 蛋白是干擾細胞內之微管運輸系統的罪魁禍首。當細胞分裂時,微管負責將新 近複製的染色體分離。 "Beta amyloid 基本上在細胞內部各處運送貨物(包括染色體)的蛋白質高速公路上創造 路面坑洞," Dr. Potter 表示,他擔任 Eric Pfeiffer Endowed 阿茲海默症研究講座。 當微管網路被打亂後,細胞分裂時將無法正確運輸染色體,其結果是一個染色體數量錯誤 與基因不正常大雜燴的新細胞。例如,唐氏症細胞在染色體 21 上包含 beta amyloid 基 因的三份副本 -- 終其一生導致更多「壞」amyloid 蛋白的累積,Dr. Potter 表示。"阿 茲海默症或許部份是由於新「三染色體 21」神經細胞的持續發展所致,那透過製造額外 的 beta amyloid 擴大此疾進程。" 第二篇論文由領導作者 Jose Abisambra 等人所完成,發表在 12/31 的線上期刊 PLoS ONE,描述因 amyloid 蛋白導致微管網路受損所造成的另一種後果。 許多阿茲海默症病患通常也會形成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無論這種巧合是倒楣透頂或起因於 共有疾病進程都受到強烈爭辯。研究團隊已在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導致動脈硬化、 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的壞膽固醇)也許在具混合結果之阿茲海默症的發展中扮演某種角色。 不過,USF 小組聚焦在 amyloid 影響 LDL 代謝的潛在效應上。偵測與利用 LDL 所需之 受體屬於那些由微管運輸的蛋白質。 一如其同僚先前在 MBC 論文中所完成的報告,第二個 USF 團隊發現 amyloid 蛋白使微 管網路受損。結果,那些能把在血流中循環的 LDL 拉入身體細胞當中的受體,無法抵達 細胞表面,回收這種壞膽固醇。(譯註:見相關報導)在阿茲海默症患者身上,這種對於 LDL 代謝的干擾也許讓壞膽固醇累積成斑塊(plaques)那會阻止供應到大腦與心臟的的 血液,Dr. Potter 表示。 同樣地,當運輸系統受到 amyloid 或其他因素損害時,其他關鍵蛋白 -- 包括胰島素受 體與腦部發訊分子(signaling molecules)的受體 -- 也可能被鎖在細胞內部。"讓作為 能量使用的血糖進入細胞內,需要胰島素受體。神經細胞發訊受體幫助促進記憶與學習, " Dr. Potter 說。"所以,如果受體無法適當作用,那也許會導致糖尿病以及學習和記憶 的問題。" "我們開始理解像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這樣的疾病,如何顯露某些與阿茲海默症一樣的相 同根本疾病過程," 他說,"而非獨立的疾病正好在同一位病患上發展。" ※ amyloid-beta 也許是另一種 prion,相關報導: * Alzheimer A Peptide Induces Chromosome Mis-Segregation and Aneuploidy, Including Trisomy 21; Requirement for Tau and APP http://www.molbiolcell.org/cgi/content/abstract/E09-10-0850v1 Antoneta Granic, Jaya Padmanabhan, Michelle Norden, and Huntington Potter Mol. Biol. Cell in Press doi: 10.1091/mbc.E09-10-0850 * LDLR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Are Altered in Mouse and Human Cell Culture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http://www.plosone.org/doi/pone.0008556 Jose F. Abisambra, Tina Fiorelli, Jaya Padmanabhan, Peter Neame, Inge Wefes, Huntington Potter PLoS ONE 5(1): e8556. doi: 10.1371/journal.pone.0008556 -- 原始網址: http://only-perception.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17.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66.97

01/19 03:10, , 1F
我對"證明"這兩個字有點感冒 被教授噹過… XD
01/19 03:10, 1F

01/19 03:11, , 2F
我只是有點強迫性人格…別太在意
01/19 03:11, 2F

01/19 16:34, , 3F
其實我也沒去找論文 不知道那兩個字恰不恰當 XD
01/19 16:34, 3F
文章代碼(AID): #1BLALDSV (Cogni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