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科學人-短期記憶的長期效應

看板Cognitive作者 (mulkcs)時間14年前 (2010/01/09 13:12),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找校友募款,就要在他上次捐款之後,常常提醒,讓他感到距離上次捐款已是很久以前的 事了;如果之間不提醒,他就會以為,不是才捐過,怎麼又來了?! 撰文╱曾志朗 一位博士班一年級的學生手捧著一本厚厚的看起來還很新的英文書,走進我的研究室,興 奮的說:「老師,我在亞馬遜(Amazon.com)訂的書剛到,你的名字在裡面被提了好幾次 ,作者尤其對你發表在1973年的一篇研究論文,讚不絕口!」我好奇的把他手上的新書拿 過來,原來是英國劍橋大學退休教授貝德理(AllanBaddeley)所寫的一本談人類記憶的 書。這最新的版本把近半個世紀的人類記憶研究做了很完整的綜合論述,其中一章針對「 工作記憶」的發現過程有很詳細的說明,他所引用的我那篇論文,指出當年學者把記憶分 成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迷思大錯特錯。我的實驗結果展示了所謂「短期」記憶的「長期 」效應,證實記憶的歷程是單一的,實在不必要硬分成兩個部件結構,這篇論文改變了記 憶理論的建構方向,數十年來一再被引用。 這位學生興奮之餘,接著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老師,你當年怎麼想到要去做那個實驗 呢?」我那年輕時代的記憶一下子就被引了出來。「為了挑戰教科書上的一張圖表!」我 接著說:「因為當時解釋那張圖表的理論就是短、長期記憶的『部件結構論』,而那個解 釋和我的生活經驗是不吻合的。」 我看他一臉興奮轉為不解,就從書架上找到一本最有名的心理學導論,翻到記憶那一章, 找到那張展示序列位置記憶的圖表,對他說:「這張圖是一個記憶研究的結果,實驗先讓 受試學生看完一個又一個不相關的詞,在看完第20個詞後,馬上要受試學生寫出剛剛看過 的那些詞,想到就寫,不要管出現的先後順序。結果呢?當然不可能20個詞都記得住,有 一部份忘了,但有趣的是,最後出現的詞記得最好(因為剛看過,仍很新鮮),然後是最 先出現的詞次之,而中間出現的詞就記得很差了。這就是到現在為止每本教科書都會有的 序列位置的記憶效應,因為這效應非常穩固,很容易就可以被重複。 「但這個呈現U字型的曲線,也很容易被改變;只要在出現第20個詞之後,不讓受試學生 馬上做回憶,而讓他們去做很簡單的數字加、減、乘、除作業,30秒之後再讓他們去回憶 那些詞。結果是最早出現的詞仍然記得不錯,中間的詞像前一個實驗一樣記得不好,而最 令人吃驚的是最後出現的詞的記憶就很差很差,幾乎是全忘了,整個序列位置的曲線就變 成L字型了。當年對這兩條不同曲線的解釋是最先出現和中間出現的詞都進了長期記憶, 所以即使延宕之後再回憶,也不會有變化;但最後出現的詞,被放入短期記憶,所以一呼 即出,如果回憶的時間延宕了,短期記憶就沒有東西,受試者當然也寫不出東西了!這就 叫做『消失的時近效應』(absence of the recency effect)。」 我看這位學生一直點頭,表示他是懂的,就再進一步說明:「我當時對這樣的解釋,也認 為很有道理,但我總覺得這『消失的時近效應』和我的生活經驗實在有所矛盾!因為我的 車子每天停在停車場不同的位置上,但我對最近一次停車位置的記憶是不會那麼差的,即 使我下班時離我停車時已經『延宕』一整天了。我當時就為這個矛盾煩惱了好一陣子。 「有一天半夜,我從實驗室走回宿舍(那時我還在唸博士),外面大風大雪,我撐著傘, 一路背著風雪倒退行走,眼前但見來時路的腳印,在路燈下被雪覆蓋過去,我忽然想到, 那『消失的時近效應』是否也只是被蓋過去,並沒有真正消失?我的問題是找出一個方法 去挽救那些被隱藏起來的最後出現的詞的記憶! 「這個異想天開的念頭一動,我就整晚睡不著覺,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回到實驗室,埋頭 設計實驗,找來受試學生,重複教科書上所敘述的實驗,但轉了一個彎,也就是在延宕回 憶的那一刻,我『提醒』受試者:要從最後出現的詞開始回憶起。實驗結果顯示,這個簡 單的提示,居然把消失的U字型尾巴給恢復了一半。但即使只是恢復一半,已足以證實短 期記憶在延宕一段時間後,就全被淨空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0年第95期1月號】 -- 原始網站 http://sa.ylib.com/forum/forumshow.asp?FDocNo=1513&CL=6 -- 我覺得第一段有很大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234.132

01/09 17:51, , 1F
你是說第一段的分類法 跟這篇好像沒什麼關聯嗎? - -
01/09 17:51, 1F

01/09 18:40, , 2F
我是指內文的第一段...
01/09 18:40, 2F

01/09 20:40, , 3F
我說的就是內文的第一段.. xD
01/09 20:40, 3F

01/10 16:34, , 4F
XDDD 原來是我誤會了 的確 他後面的結果和是否可以分長短
01/10 16:34, 4F

01/10 16:34, , 5F
期記憶似乎是無關的 囧rz
01/10 16:34, 5F
文章代碼(AID): #1BI10-Wr (Cogni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