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 KNCG vs 小富士平刀 簡單心得

看板Coffee作者 (奶大娘)時間5年前 (2018/12/24 11:14), 5年前編輯推噓10(10028)
留言38則, 1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先前有來版上詢問過這個家用版平刀對決 入手是在上週老婆將小富士平刀送我當禮物 開箱文我想版上很多了~ 就來分享一下這個平刀對決的心得吧 ------------------------------------------------------------------------------ 目的: KNCG和R220(cut)當家用淺焙豆手沖磨豆機, 哪個味道較佳? 方法: 1. 豆子: 我平常購買的種類-半磅約500左右的淺焙耶加 2. 水溫: 溫壺後從象印熱水器加入95-100度熱水, 降溫至90度(Kalita溫度計測量) 3. 濾杯: Kono二代 (個人比較喜歡的味道) Kalita wave 155 (我覺得手法差異影響較小) 4. 研磨刻度: KNCG 3.5 for wave 155, 4.5 for Kono (刀盤刻度歸零過) R220 3.5 for wave 155, 4.5 for Kono (原廠刻度未調整) 5. 手法: 沖Kono時都用點滴法, 第一階段滴到咖啡粉吸滿水約2min, 第二階段小水柱 至Kono下壺o上的日文重音橫線, 約2min, 第三階段大水柱到杯子圖示橫線後 移開濾杯, 約1min內, 水粉比約1:10 (24g豆磨的粉) 沖wave 155就悶蒸30s後中心畫小圈圈維持水位, 200ml後移開濾杯, 約5min 水粉比約1:13.3 (15g豆磨的粉) 6. 比較方式: 由我這個沒有受過咖啡訓練的一般人來喝@@ 每一次萃取都會為苦/酸/甜 程度打個分數, 有特殊香氣或喉嚨有特別的感覺會再附註, 上面那些沖煮參數 和喝完的感受都會記錄下來 結論: 1. 乾香: KNCG和R220都很明顯 (相較下KNG乾香較出不來 ps.KNG是之前和KNCG比的) 2. 細粉: R220細粉>KNCG, 以前跟KNG比想說KNCG的細粉已經夠多了, 但R220的細粉 讓我入手後大為震驚, 原來還有更多的...這台機器真的沒問題嗎... 3. 味道: 同樣的耶加應該怎麼磨也沒有多出新的味道啦! 但是酸的部分我覺得KNCG比較 雜(會稍微有一點不舒服然後習慣), R220比較清爽(沒什麼不舒服), 有點像 金桔(KNCG)和檸檬(R220)的差別, 在甜味的部分, R220入喉後的甜感很明顯 相對KNCG只有幾次有些微的感受(因為是喝下去才感受到的, 含在口中沒有, 所以我也不太確定應該這個甜感應該稱為"甜味"還是"喉韻"), 再來就是 喝下去後KNCG比較容易在喉嚨有一種刺激澀澀的感覺, R220感受不明顯 以上幾點基本上每次比較都會出現同樣的結果, 差異程度略有不同而已 若硬要評分的話, KNCG若是80分, R220大概是83-85分, 其實沒有差別到 一個好喝一個不好喝的程度, 但穩定的勝出讓我在細粉爆量後對R220重拾信心 可能影響結論的因素: 1. 沖煮手法不穩定: 我用的手沖壺是Kalita 700 SSW (TSUBAME 木柄), 點滴是OK 不過在小水柱繞圈的時候雖沒到會斷水但有時還是會忽大忽小. 因此我除了在Kono濾杯外, 選了第二個wave 155就是因為覺得這個濾杯手法好像 相對沒那麼重要(有錯請指正!?) 2. 豆子的選擇: 有時候不同的豆子適合用不同的磨豆機/濾杯/水溫/沖法來表現 有可能只是這隻豆子不適合這台磨豆機在這個刻度下的沖法, 而不是這台磨豆機較佳 不過我選的是平常較常買的種類和價格區間, 在國父紀念館某個版友們有推薦的店 購買, 我想應該較能反映最常遇到的豆況, 畢竟也不是每天都能喝貴鬆鬆的藝妓... 3. 木舌: 因為沒有受過訓練, 只能參考SCAA的評鑑標準, 對於很多種水果/花的香氣 老實說我無法分辨(有去日本買過啥COE哪一年第幾名的豆子, 但覺得不如便宜點的 豆子好喝, 可能大家覺得好的我還不懂得欣賞?) 但因為平常喝的人是我, 所以還是自己喜歡比較重要, 大家說的就參考參考囉... 4. 沒有雙盲測試: 因為我都是一個人在家時比較有空可以搞這些有的沒的XD 加上我覺得R220的甜感每次都明顯到我自認必定可以清楚分辨, 所以就沒有再請老婆 幫我盲測 (因為通常老婆在家的話小孩也都在, 會不太方便...) ------------------------------------------------------------------------------ 後記: 1. 其實我也搞不懂為什麼R220細粉較多, 因為我都不篩粉, 理論上應該是較容易過萃 但實際出來的味道卻是"沒那麼雜"和"較甜"? 2. 其實升級到R220不會有想像中80分到90分這樣的提升(搞不好用更高級的豆子可以啦~) 但每次在相似的條件下都能穩定勝出我覺得這個升級應該是值得(!?) 3. 最後來分享一下我剛拿到R220時先用KNCG的接粉杯接, 噴得整隻手都是細粉和銀皮 嚇到覺得超後悔買了這台機器, 第二次用原廠粉杯, 這未免也太大了...果然... 超難倒到濾杯...整個粉杯都是細粉也讓我這個每一次沖煮完都要清乾淨的人來說很痛苦 目前是用原廠粉杯上蓋加上KNCG粉杯用手扣在正下方接, 覺得還行, 但還是每次要清上蓋 所以說如果你有清粉潔癖的人在購入前一定要三思! (用完清粉方便度KNG>KNCG>R220, 但清刀盤的部分KNG和KNCG會卡豆在刀盤R220聽說不會? 另外KNG有時候會電到我, 很痛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3.1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545621273.A.CEC.html ※ 編輯: strangetooth (114.24.3.166), 12/24/2018 11:24:47

12/24 12:15, 5年前 , 1F
推心得,下次有小富士鬼齒跟平刀的比較嗎?(笑)
12/24 12:15, 1F

12/24 12:16, 5年前 , 2F
r220細粉的確是有的 個人不篩 沖煮的話 細粉我直接放
12/24 12:16, 2F

12/24 12:16, 5年前 , 3F
在較上層的部分
12/24 12:16, 3F

12/24 12:17, 5年前 , 4F
我是比較隨意啦
12/24 12:17, 4F

12/24 12:18, 5年前 , 5F
小富士 我是沒卡豆過 但之前曾短暫用過t700s 曾卡過
12/24 12:18, 5F

12/24 12:18, 5年前 , 6F
我猜刀盤設計的差異吧
12/24 12:18, 6F

12/24 12:51, 5年前 , 7F
鬼齒有人借我的話可以喔!老婆已經要我處理掉一台了
12/24 12:51, 7F

12/24 12:54, 5年前 , 8F
我是輕拍粉杯讓細粉沉到下面,然後一口氣倒到濾杯
12/24 12:54, 8F

12/24 12:54, 5年前 , 9F
紙上,這樣應該還行?
12/24 12:54, 9F

12/24 13:50, 5年前 , 10F
原PO 是說KNG 會漏電嗎?
12/24 13:50, 10F

12/24 14:10, 5年前 , 11F
KNG是我父母的,我是有回去就會玩一下,前兩個月在
12/24 14:10, 11F

12/24 14:10, 5年前 , 12F
操作時手指會忽然像被刺到一下,一開始還想說是太
12/24 14:10, 12F

12/24 14:10, 5年前 , 13F
乾被静電弄到還是手指有乾裂小傷口,但沖一杯就被電
12/24 14:10, 13F

12/24 14:10, 5年前 , 14F
個兩次也太巧,而且沖幾次就被電幾次...後來想說他
12/24 14:10, 14F

12/24 14:10, 5年前 , 15F
有貼一個「高壓注意」的貼紙,會不會跟這個除静電設
12/24 14:10, 15F

12/24 14:11, 5年前 , 16F
計有關?
12/24 14:11, 16F

12/24 14:28, 5年前 , 17F
我自己是沒遇過kncg漏電的狀況
12/24 14:28, 17F

12/24 14:42, 5年前 , 18F
KNCG不會漏電,是KNG~另外也不敢確定是漏電...也有可
12/24 14:42, 18F

12/24 14:44, 5年前 , 19F
能是我太雖被他除掉的靜電電到?或我媽那邊靜電特強?
12/24 14:44, 19F

12/24 15:23, 5年前 , 20F
R220細粉會更高的原因,我想是轉速更高的關係
12/24 15:23, 20F

12/24 15:24, 5年前 , 21F
但是這個等級的磨豆機我會覺得細粉完全不用在意
12/24 15:24, 21F

12/24 15:25, 5年前 , 22F
因為粗粉的部分已經是相當高水準了,細粉反而提供更多
12/24 15:25, 22F

12/24 15:25, 5年前 , 23F
的風味層次,有益無害
12/24 15:25, 23F

12/24 15:26, 5年前 , 24F
另外豆子選擇方面,我會認為磨豆機跟濾杯沒有不適合的
12/24 15:26, 24F

12/24 15:26, 5年前 , 25F
任何一台一定水準以上的磨豆機跟濾杯都適合全部的豆子
12/24 15:26, 25F

12/24 15:26, 5年前 , 26F
如果真的某隻豆子磨出來特別差多半是豆子烘焙問題
12/24 15:26, 26F

12/24 15:27, 5年前 , 27F
但是手法、刻度跟水溫是一定要因應豆子而調整沒錯
12/24 15:27, 27F

12/24 20:09, 5年前 , 28F
感謝Sky大的解釋,聽起來蠻合理的!
12/24 20:09, 28F

12/24 21:33, 5年前 , 29F
12/24 21:33, 29F

12/25 11:00, 5年前 , 30F
『容易在喉嚨有一種刺激澀澀的感覺』這問題應該是烘豆手
12/25 11:00, 30F

12/25 11:01, 5年前 , 31F
烘豆手法的問題!
12/25 11:01, 31F

12/26 00:33, 5年前 , 32F
在AC110的情況下,應該不太會產生「感電」現象。
12/26 00:33, 32F

12/26 00:38, 5年前 , 33F
下次有空時帶條夠長的電線在KNG金屬外殼上「接地」
12/26 00:38, 33F

12/26 00:43, 5年前 , 34F
瞬間刺痛感大多為「高電壓但能量極低的電子」放電電弧
12/26 00:43, 34F

12/26 23:20, 5年前 , 35F
所以就幾乎喝不出來的意思
12/26 23:20, 35F

12/30 18:45, 5年前 , 36F
我用KNG半年了,沒被電過耶
12/30 18:45, 36F

12/31 19:33, 5年前 , 37F
要做磨豆機比較,請愛用浸泡式的
12/31 19:33, 37F

12/31 19:34, 5年前 , 38F
不過賣掉就不用試了XD 呵
12/31 19:34, 38F
文章代碼(AID): #1S84yPpi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