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黑米風暴 台灣職棒末路?

看板Cobras作者 (偶然だぞ)時間15年前 (2008/10/12 03:01),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BaseballNEWS 看板] 作者: jianoon (偶然だぞ) 看板: BaseballNEWS 標題: [自由] 黑米風暴 台灣職棒末路? 時間: Sun Oct 12 03:01:14 2008 2008.10.12 自由時報 記者林三豐、倪婉君、黃照敦 「黑米事件」發生後,棒球圈流傳一則笑話:職棒趙會長9月透露,現在職棒大環境 雖不好,但仍有很多人,包含縣市政府,透過各種管道,想要「買」球隊,職棒仍有 前途。沒想到,最積極下手的反而是黑道,而且早已捷足先登,搞出幾乎動搖職棒老 本的「黑米事件」,這顯然並非高度樂觀、且渾然不知的趙會長所能意料。 賭害逾10年 迄今束手無策 雖然這只是挖苦趙會長的玩笑話,但相當刺耳,黑道經營職棒,不到半年就獲利數十 億元,在各行各業叫苦連天的此刻,搞職棒一夕致富,顯然已成另一項不光榮的「台 灣奇蹟」。 台灣職棒明年就邁入20歲,從1990年元年襁褓時期的摸索階段,20年,早應已是四肢 健全的成年人,但今年不僅票房寒冬,平均單場人數1921人甚至遠不如元年的5000人 ,對危害超過10年的職棒簽賭至今更束手無策。 因此有人說,台灣職棒不是原地踏步,甚至已「倒退嚕」,包括自由球員、球員工會 、交易制度仍處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未見大破大立的格局。 職棒大醜聞 黑幫入主球團 最諷刺的是,職棒賭博「產業」卻「精益求精」,尤其黑道從以前在外圍伺機、迂迴 介入,到暗地動手綁球員遙控比賽,已經夠離譜了,現在更駭人聽聞的是,黑幫直接 集資入主球隊,上自老闆、下到球員,配合得「天衣無縫」大搞黑錢,加上識人不明 的憨聯盟,讓這齣職棒賭博肥皂歹戲再次上演。 「黑米事件」尚未真正水落石出,現在卻開始在談暴龍球員重分配。其實,對球迷而 言,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事情真相,聯盟又該如何從教訓中拿出有效辦法,鑑往知來, 發展百年歷史的美國大聯盟又有何可借鏡之處? 1919年爆發「黑襪事件」後,能迅速擺脫打假球的陰影,「棒球」被稱為美國「國家 娛樂」(National pastime)的地位仍不受動搖,關鍵就在首屆執行委會員主席蘭帝 斯(Kenesaw Mountain Landis),球隊老闆賦予他絕對的權力,可以超然公正地處 置。 現有防護組 無實際處分權 蘭帝斯著手調查,第一件事就是把包括「無鞋喬」( Shoeless Joe Jackson)在內 的8名白襪球員即刻終生禁賽,奠定大聯盟處置球員打假球的不二法則。 蘭帝斯曾留下一句名言:「無論法院判決結果如何,沒有球員能操控比賽,也不容許 棒球中有居心不良的球員和賭徒。」即使8人後來都獲判無罪,無鞋喬也到處尋求平反 ,蘭帝斯依然不改變將他們終生禁賽的決定。 黑襪事件如此,今年的大聯盟禁藥醜聞,大聯盟也是聘請前國會參議員米契爾( George J. Mitchell)主持調查,即使面對克雷門斯、邦斯等大牌球員,都不會手 軟。 效法大聯盟 獨立調查組織 現在,中華聯盟雖設有安全防護組,卻無實際處分的權力,頂多將得知的訊息回報球 隊,請各球隊自行處理,一旦其中牽涉到主力球員,球隊可能不敢斷然處置,結果癌 細胞在球隊中不斷擴散,最後造成無可挽回的局面。 加上台灣現行司法制度曠日廢時,去年鯨隊5位球員遭檢調查出涉嫌打假球,今年8月 才被檢方起訴求刑,等到法院最後判決出爐不知還要多久,聯盟才能針對結果決定如 何向球員求償,早已失去給予球員警惕的效果。 聯盟唯有比照美國職棒,找來一位地位超然的社會公正人士,必要時請求政府的支持 ,賦予他絕對的權力,給予充分的資源調查球員是否乾淨打球,一旦查獲不法情事, 掌握一定程度的證據,可以跳過球隊直接作出處置,就不會出現聯盟5月就發現米迪亞 球員涉嫌打假球,卻等到10月才由檢調揭發,外界對中華職棒好不容易建立的信心, 一夕之間再度被摧毀殆盡。 好球員外流 台灣職棒隱憂 「球員來源不足」一直是台灣職棒發展多年的難題,好球員外流,使得許多二、三流 球員退伍就搖身變為職棒球員,因得之容易,一旦面對誘惑時,就缺少最起碼的「職 業道德」。反觀,大聯盟球員先得通過多年在小聯盟刻骨銘心的磨練歷程,一旦有機 會上大聯盟,才會懂得珍惜。 前藍鳥隊台灣球員鄭錡鴻回國後表示,大聯盟30隊的小聯盟體系都各有6支球隊,以投 手為例,至少同時有120名投手要競爭少數幾席上大聯盟機會,再加上每年球隊會新簽 50名以上的球員,競爭相當激烈,所以每個人都視能上大聯盟打球為終生榮譽,格外 珍惜。 在台灣,少數職棒球員榮譽感不足,又常把「薪水過低」掛在嘴中,甚至作為鋌而走 險的藉口。其實,從當年爆發首起簽賭案的時報鷹隊,明星球員月薪都30萬起跳,到 最近4年連續發現的簽賭球員,他們的薪水都比上班族高很多,他們不以增進技術換取 高報酬,反而走旁門左道歪哥,一旦醜事爆發,球員是不會獲得社會認同的。 看不到未來 寧願回歸業餘 話說回來,留在台灣打職棒,早就不是球員出路的首選,今年下半年,奧運強投李振 昌等人前仆後繼向國外發展,這幾年已成趨勢。顯然,「出國」已變成台灣年輕球員 的「共識」,像同為奧運投手鄭凱文就曾說:「有機會一定會出去,即使回來沒球打 也不後悔。」 毅然決然的口吻,讓人強烈感受到鄭凱文的旅外意願,而對國內職棒環境,他也說: 「中華職棒球團普遍虧損,球員會擔心不知道能打多久。」 台灣職棒不穩定,不久前就連包括牛隊選秀狀元林益全也不再以中職為首選,而是選 擇回業餘隊。因為「在這裡(中職),我看不到未來。」他說。 速成立工會 保障球員權 如今,台灣職棒再引爆「黑米事件」,早就因賭博「變色」的中華職棒又被染得更「 黑」。如果再不設法漂白,更多的優秀年輕球員寧可低價外放,或寧願回歸業餘,也 不要再跳進染缸裡。 林益全寧可在業餘球隊領固定月薪,價碼絕對沒有牛隊願意開出的優渥,但中職若不 能讓球員安心打球,他們也只好暫時選擇先回業餘球隊去找那份穩定感。 和林益全同屬潛力新秀的詹智堯,去年被米迪亞以第一輪第二順位挑走,看到球團成 為球迷口中的「毒瘤」,他也猶豫要不要打職棒了。 當然,台灣職棒勞資雙方長久無法對話,球員的權益和福利仍未能獲得有效保障,也 都是事實,需要成立類似「球員工會」,讓正派球員有爭取個人權益和發聲的管道。 經歷多次假球風暴,雖然聯盟處理起來「駕輕就熟」,發聲明、道歉,危機處理顯然 有一整套SOP作業模式,但每經過一次賭害創傷,過去好不容易累積的職棒資產卻慢慢 折損,加上外在、內部職棒局勢丕變的雙重影響,台灣職棒的前途,確實令人憂心。 毒瘤何時除 聯盟應給交代 事實上,仍有很多中職球員拒絕誘惑,努力清白打球,且不可否認,「職棒」還是台 灣棒球火車頭,然而,就在各國職棒季後賽如火如荼展開,國內職棒此時卻因「黑米 事件」被澆了一大盆冷水,更令人憂心的是:隨著中職季後賽下週五開打,黑米事件 調查也將同步進行,一旦牽扯出更多醜事,比賽又該怎麼打下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12/today-sp4.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79.1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79.117

10/12 03:05, , 1F
這篇新聞寫的真的很好 記者有做功課
10/12 03:05, 1F

10/12 03:14, , 2F
聯盟會擔心嗎 我看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10/12 03:14, 2F

10/12 03:18, , 3F
性李的跟性趙的這兩顆毒瘤我看是除不了嚕
10/12 03:18, 3F

10/12 12:39, , 4F
推 有做功課的記者 這很重要
10/12 12:39, 4F
文章代碼(AID): #18yFWVtO (Cob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