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分享] 投手失憶症 轉載

看板Cobras作者 (傲笑凌風)時間19年前 (2005/08/21 07:56),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Elephants 看板] 作者: TAKANA (等個十年不會愛上我的人ꐩ 看板: Elephants 標題: [分享] 投手失憶症 轉載 時間: Sat Aug 20 22:23:10 2005 轉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80416348 鍾宇政自己所發表的一篇文章: 投球失憶症 六十天的職棒宿命 鍾宇政 -- 2001.04.16發表於「球魂」 「宇政,你怎麼了?」當旁人都用異樣的眼光在注視當年叱吒風雲在棒球場上的奧運 銀牌國手時,我不禁也問自己,我怎麼了?就在服役,進入陸光棒球隊的幾天後,投 球失憶症慢慢侵蝕我,整整折磨了兩年,就如同新生兒般,必須從零開始學習新動作 ,起先慢慢的從別的投手身上開始模仿,體會動作、出手及投球感覺,或許維持了三 天之後就開始變形,但又需重新另尋新動作,或許這一次的動作又維持一星期,這樣 反反覆覆的模仿、維持,模仿、維持,直到當這一個動作能固定一個月或數個月以上 ,可能當中您一直在努力思索並且記憶。 根據研究指出,當您學習一個新動作時,起先儲存在大腦中是短期的記憶,當慢慢的 維持將近一個月以上後會慢慢轉變成長期的記憶,當您轉變成長期的記憶後其動作就 會轉成固定化並且產生適應,因此直到進入國立體育學院就讀,才慢慢建立本身固定 化的動作,並且加重訓練課程及設計各種障礙及多樣化的效果來刺激感覺神經,才在 這兩年終逐漸康復並且慢慢重回投手丘,也體會對於國內發生投球失憶症能在康復後 並且又重回舞台的球員幾乎微乎其微,因此當在慢慢康復中的同時也默默許下往職棒 發展的心願。 然而,「投球失憶症」,是我以本身的症狀所命名,目前所知的知名選手有目前在美 國職棒去年冠軍洋基隊的當家第一棒Chunk Knoblauch,原本是鎮守二壘手,但因屢次在守備上投出險球,因此在本球季轉換成 外野手。其在本身的症狀描述,過去是一名控球精準的投手,卻發生了無法掌握球的 行蹤,顧名思義就是不知如何將球擲出,無法控制球的路徑,在整個揮臂的過程中, 在加速期的階段會產生脫手的現象,當球要離手前,會抑制出手,並且是在快速直球 的球路上,任何的變化球無這樣的困擾,另外在力道的控制上,百分之百的力量也無 這樣的困擾,最大的瓶頸在於百分之二十至六十的使力點,很疑惑的一個症狀,在棒 球場上發生的機率並不高,但卻有幾名這樣的選手而放棄的棒球生涯(包括我在內) ,但有的發生的是野手,野手投球率較低,因此影響較小,而投手最大的任務就是投 球,所以當投手發生時,就代表宣佈這名投手的死刑,而過去大部分的人認為這是心 理壓力所造成的,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最主要的源頭並不是心理狀態所引起的 ,但後來陸續的現象發生,且越趨嚴重,我才認為是心理所引起的。 而我歸咎可能發生的影響因素為過度疲勞引起了投球動作順序性的錯亂以及肌肉作用 肌與拮抗肌產生的不協調。根據運動程式學解釋,人類的動作行為產生的模式都是藉 由神經控制肌肉群收縮而來,個體在執行一項動作技能時,其過程必定包含許許多多 的肌肉活動,在這些肌肉活動的背後潛藏著中樞神經控制的機制,他不僅要控制特定 肌群的順序,也要發出執行動作的命令,而執行一個動作時包括動作的順序、肌肉相 對的力量。 因此當您從原本業餘棒球的訓練份量(一週訓練五天,但因本身有研究所的課業,因 此可能只訓練三天,恢復時間絕對足夠)但進入職棒後一週練習包括比賽訓練六天, 又包括第七天從事重量訓練,因此在訓練量加重而且恢復時間不足的情況下,就產生 過度疲勞的現象,但又在人手不足又無二軍制度的兄弟象隊,自然就無調整的空間, 而產生過度疲勞後,其在動作的順暢性就較無協調,而且在執行動作時,原本作用肌 與拮抗肌是同時誘發,但因疲勞而發生作用肌已經執行,但在拮抗肌卻來不及誘發而 產生的脫手的現象,舉例而言,當投手投球數超過一百球以後,投手的控制能力就開 始偏差,進而產生球路偏高的問題。 除此之外,另一解釋原因是在執行任何動作時皆有順序性,過去研究發現個體的動作 執行就如同運動程式,當執行該程式時,就會由大腦誘發肌肉,並且從記憶中提取並 組織一個運動程式,該程式就會產生系列式的動作控制,引導肌肉做有順序的適當收 縮,舉例而言,在整個投球過程中共分為十個分解動作的順序,而疲勞產生時,原本 有足夠的肌力來執行十個順序性的動作,卻發生只執行了七八個順序動作,其中一二 個動作因疲勞而失去誘發。 因此由此現象,筆者建議投手除了肌力的強化外,必須去深刻體驗投球的感覺以及整 個動作環節的過程,並將動作盡可能利用文字敘述以及紀錄,以防當您受傷或姿勢走 樣後,能縮短摸索的時間,其次在訓練上必須多樣化來訓練投手的控制能力,例如除 了位置上的控制外,投球的強度也是控制的好方法,利用多樣化的方法來刺激感覺神 經以及本體感覺。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奧妙的問題,一直無法從科學上去著手,因為所牽涉的因素廣闊 ,包括運動生理、心理、力學以及運動控制等等,因此期待並盼望能找出問題的關鍵 點以及發生的原由,倘若您對此問題有獨到的見解或意見,歡迎討論。 參考資料 球魂網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0.97.75

218.187.21.82 08/20,
原來我的老師是這樣受傷的.....Orz
218.187.21.82 08/20

221.169.87.12 08/20,
樓上的唸嘉大??
221.169.87.12 08/20

140.130.97.82 08/20,
樓上兩位都念嘉大的????
140.130.97.82 08/20

61.223.210.124 08/20,
鐘宇政那時加入..受期待的程度不亞於莊宏亮哦
61.223.210.124 08/20

218.169.183.157 08/21,
借轉誠泰版
218.169.183.157 08/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183.157

218.169.183.157 08/21, , 1F
小田田該不會是...||||
218.169.183.157 08/21, 1F

59.114.21.170 08/21, , 2F
他什麼球都控制不太好吧:P
59.114.21.170 08/21, 2F

203.67.210.206 08/21, , 3F
小田田該不會跟他老師一樣吧....
203.67.210.206 08/21, 3F

61.30.35.222 08/21, , 4F
推gidapops
61.30.35.222 08/21, 4F
文章代碼(AID): #131yCyy8 (Cob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