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又一篇解神話文

看板Cloud作者 (喲)時間13年前 (2010/09/30 10: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Reliable Software公司的網誌有篇文章: Four Myths About Cloud Computing http://www.reliablesoftware.com/DasBlog/PermaLink,guid,cd0fed7e-ca36-45e6-9a73-934e2794e0be.aspx ( http://0rz.tw/gXzEK ) 內容是較一般對雲端採用疑慮的討論. 我不喜歡這樣風格的文章,句子有一搭沒一搭的. 不過,起碼算是一種美國鄉民的意見. 文章大意: 對於雲端,大家有幾方面的見解, 1. 依賴程度 2. 安全不安全 3. 很可靠嗎 4. 雲端是否為公共設施 關於是否能依賴雲端的問題,比照古今的其他經驗,其實大家現在都是依賴著某些 服務過日子. 如果你是自給自足的人,那麼即使沒有電子郵件也沒關係. 不過, 如果要用雲端的東西,通常都會有備援計劃,就像醫院會有備用的供電器那樣. 有時雲端的東西可能因為網路狀況不好,或是因為雲端的平台自己當掉等等, 在這方面就要備援計劃來防範. 安全方面,什麼叫安全呢? 通常說雲端會怎樣不安全,同樣的不安全情況,也可能 在自己準備的資料中心發生. 這些因素包括:程式有問題,資料不安全,或是員工 偷看機密資料等等. 可是就雲端的規模來看,比較能防範服務阻斷攻擊. 至於, 對虛擬平台的破壞是不是一定把底層都弄壞,這還沒有確定. 可靠性的方面,有人會說CPU負載數擠到滿載就是很好. 不過,一般人真正該考慮 的是自己真的要多少服務量,以及究竟是怎樣的情況造成雲端的服務失敗. 雲端 的服務機能是很隨機運作的,像Michael Jackson過世的時候,網路很塞,但這種 壅塞明明不是分散式服務阻斷攻擊. 一般人應該要接受一種概念,不管你想用的 資料多麼優先多麼緊急,一旦上了網路,就是你要查詢私人醫師連絡方式的請求 是跟別人查詢Lady GaGa的請求擁有一樣的優先權. 所以,要用雲端,應該要先 考慮需求,再考慮進行的方向. 社會架構方面,假如一家小雲端服務商破產了,你買的服務就沒了. 這種情況 不對勁. 比較適合的是像水電的服務架構,小的雲端供應商垮了,大的供應商 會把他們吸收,然後你的雲端服務還在. 雲端規模要起來,否則像一些本業資料 很私密的公司不會敢用雲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1.94.199
文章代碼(AID): #1Ce_CP1S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