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馬太福音第七章

看板Christianity作者 (祝平安.喜樂^_^)時間10年前 (2014/01/14 00:31), 編輯推噓8(8028)
留言36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本篇只供研讀用,要研討或分享的 請利用回文討論) 2014/01/14(二) 馬太福音第七章 7:1 不要審判,免得你們受審判; 7:2 因為你們用甚麼審判審判人,也必受甚麼審判; 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7:3 再者,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的刺,卻不想到自己眼中的梁木? 7:4 或者,你怎能對你弟兄說,讓我去掉你眼中的刺,而你自己眼中竟有梁木? 7:5 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從你眼中去掉梁木,然後你纔看得清楚, 從你弟兄眼中去掉刺。 7:6 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免得牠們用腳踐踏珍珠, 並且轉過來撕裂你們。 7:7 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7:8 因為凡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7:9 或者,你們中間有甚麼人,他的兒子向他求餅,反給他石頭? 7:10 或求魚,反給他蛇? 7:11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諸天之上的父, 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麼? 7:12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因為這就是律法和申言者的總綱。 7:13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毀壞的,那門寬,那路闊,進去的人也多; 7:14 引到生命的,那門窄,那路狹,找著的人也少。 7:15 你們要提防假申言者,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著綿羊的皮, 裡面卻是貪食的狼。 7:16 從他們的果子,你們就可以認出他們來。人豈能從荊棘收取葡萄? 或從蒺藜收取無花果? 7:17 這樣,凡是好樹都結善果,惟獨壞樹纔結惡果。 7:18 好樹不能結惡果,壞樹也不能結善果。 7:19 凡不結善果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 7:20 所以,從他們的果子,你們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7:21 不是每一個對我說,主阿,主阿的人,都能進諸天的國, 惟獨實行我諸天之上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 7:22 當那日,許多人要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在你的名裡豫言過, 在你的名裡趕鬼過,並在你的名裡行過許多異能麼? 7:23 那時,我要向他們宣告: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行不法的人, 離開我去罷。 7:24 所以,凡聽見我這些話就實行的,好比一個精明人,把他的房子蓋在磐石上。 7:25 雨淋、河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是立基在磐石上。 7:26 凡聽見我這些話不實行的,好比一個愚拙人,把他的房子蓋在沙土上。 7:27 雨淋、河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 7:28 耶穌講完了這些話,群眾都驚訝祂的教訓; 7:29 因為祂教訓他們,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經學家。 ------------------------------------------------------------------------------ 精選經文: 7:7 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7:8 因為凡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7:13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毀壞的,那門寬,那路闊,進去的人也多; 7:14 引到生命的,那門窄,那路狹,找著的人也少。 7:17 這樣,凡是好樹都結善果,惟獨壞樹纔結惡果。 研討題目: 1.請問耶穌說到甚麼是律法和申言者的總綱? (7:12) 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2.請問門寬路大不是很好走嗎?那耶穌為什麼要我們進窄門? 世人都犯了罪 虧缺神的榮耀~ 凡世界上的事,就是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 都不是出於父,乃是出於世界。 這是引到毀壞的,體貼肉體的人多,進去的人自然也多。 然而,耶穌是引到生命的,人若不是透過耶穌 就不能到父那裡去。 人若要跟隨耶穌 就要否認己 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體貼聖靈並不容易,找著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然而,耶穌是那在萬有中居首位的, 祂是永不朽壞的生命,人若有神的兒子就有這永遠的生命。 3.請問如何分辨甚麼是好果?甚麼是壞果? 耶穌提醒門徒要提防假申言者,可以從他們結出的果子分辨出來! [那靈的果子,就是愛、喜樂、和平、恆忍、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我們屬肉體的時候,因律法而生的惡慾,就在我們肢體中發動,以致結成死亡的果子] [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86.196

01/14 00:37, , 1F
7:6 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
01/14 00:37, 1F

01/14 00:37, , 2F
歧視狗和豬,真是過份
01/14 00:37, 2F

01/14 00:39, , 3F
是的,跟人比起來 狗跟豬常被拿來比喻 如:你這豬狗不如的...
01/14 00:39, 3F

01/14 00:39, , 4F
不只是聖經 中國人也是這樣用滴
01/14 00:39, 4F

01/14 00:56, , 5F
人罵豬狗,那是因為他是"人",人總是不完全
01/14 00:56, 5F

01/14 00:57, , 6F
上帝不一樣,他是「完全聖潔」的,完全聖潔的人會罵豬狗
01/14 00:57, 6F

01/14 00:57, , 7F
那這種上帝跟我們人有什麼兩樣
01/14 00:57, 7F

01/14 00:59, , 8F
這樣佩稱「完全聖潔」?
01/14 00:59, 8F

01/14 01:11, , 9F
我也很好奇所謂窄路是啥? 要人走價值觀窄路一律反倒底
01/14 01:11, 9F

01/14 01:12, , 10F
要人怎麼對待自己 就怎麼對待別人 1130那群人懂嗎?
01/14 01:12, 10F

01/14 01:12, , 11F
明明教義說律法總綱要這樣才對(雖然我不知道律法指哪種範疇)
01/14 01:12, 11F

01/14 01:13, , 12F
教徒可以再自毀招牌沒關係...
01/14 01:13, 12F

01/14 09:22, , 13F
基督徒用高標準審判演化論但是又怪別人審判基督教
01/14 09:22, 13F

01/14 09:23, , 14F
但同時卻又不用相同高標準審判更匪夷所思的大爆炸理論
01/14 09:23, 14F

01/14 09:23, , 15F
我真是不懂你們基督徒啊 我懷疑基督徒真的能分辨是非嗎
01/14 09:23, 15F

01/14 09:24, , 16F
還是你們看得順眼的才是對的 你們看不爽的就搬出神來擋駕
01/14 09:24, 16F

01/14 09:26, , 17F
『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01/14 09:26, 17F

01/14 09:26, , 18F
基督徒的度量比雞腸鳥肚還要窄啊
01/14 09:26, 18F

01/14 11:36, , 19F
耶穌以人能懂的話講給你聽 是要你能理解他的話
01/14 11:36, 19F

01/14 11:39, , 20F
但也有人信心很大 寧願自稱為狗也要接近耶穌
01/14 11:39, 20F

01/14 11:41, , 21F
我很好奇ej83bp6是把自己當成狗跟豬嗎?不然怎會這麼氣憤?
01/14 11:41, 21F

01/14 11:43, , 22F
豬不認識珍珠 給他反而是糟蹋了!神的話也是如此,給能領受的
01/14 11:43, 22F

01/14 11:44, , 23F
領受,那不能領受的,他反而會回過頭咬你 XD
01/14 11:44, 23F

01/14 12:04, , 24F
樓上的說法換成其他所有宗教有一體適用耶 真神奇
01/14 12:04, 24F

01/14 12:04, , 25F
01/14 12:04, 25F

01/14 12:05, , 26F
包含阿拉教、真佛宗、攝理教、一貫道,也都適用。
01/14 12:05, 26F

01/14 12:06, , 27F
基督徒將神話故事當成是唯一真理 光這點正常人就很難懂啊
01/14 12:06, 27F

01/14 12:06, , 28F
你還沒回答我的話,一個「完全聖潔」的上帝,會用歧視的比
01/14 12:06, 28F

01/14 12:07, , 29F
喻來歧視狗嗎
01/14 12:07, 29F

01/14 12:07, , 30F
讓我選的話,我還寧可信埃及神話,至少比較帥。
01/14 12:07, 30F

01/14 12:07, , 31F
天主教就可愛多了 至少人家不會硬要說創世紀是真實發生的
01/14 12:07, 31F

01/14 12:08, , 32F
基督宗教裡人比動物高一層級(管理萬物)且有靈魂
01/14 12:08, 32F

01/14 12:08, , 33F
宗教信仰注重在他的教義及行為上 而不是拘泥於某本經典
01/14 12:08, 33F

01/14 12:39, , 34F
耶穌:我用比喻是要他們不明白 這也算是要你能理解嗎...笑死
01/14 12:39, 34F

01/14 13:06, , 35F
很棒的分享
01/14 13:06, 35F

01/14 14:47, , 36F
很不錯的推文
01/14 14:47, 36F
※ 編輯: speed2 來自: 219.84.178.192 (01/14 22:50)
文章代碼(AID): #1Ir1JzWk (Christi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