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李宇春:24歲不拒絕一點點嫵媚

看板ChrisLee作者 (kv)時間16年前 (2008/05/04 21: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8年05月03日 20:57 北京新浪網 在李宇春最新的迷你專輯《少年中國》發行前夕,我們策劃拍攝了這組大片,因為酷帥與 柔美的兩面在李宇春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李宇春在拍攝現場格外配合,化妝師還擔心她 會拒絕“嫵媚”一點的煙熏,但李宇春並沒有說“不”。而新專輯《少年中國》的封面和 內頁照片又展示了李宇春身上所蘊藏的另一種清秀風骨。這個24歲的女孩,到底還有多少 驚喜帶給我們?誰也不知道。 關于《少年中國》 《少年中國》被定名為李宇春獨立企劃的國內第一張“迷你專輯”,這個定義如何解釋? “迷你專輯”其實是公司的定義,我猜應該是因為這張的曲目比專輯少一半,比EP多 一半,所以這麼叫。獨立企劃是因為我在這張專輯里參與了很多事情:拍MV、封面和內頁 的設計、作詞、審片、看打樣、盯紙張……亂七八糟什麼都有。我以前也參與挺多,但是 現在越來越多。 哪些具體的工作是你以前不曾做過的? 比如這次我會自己看打樣,會比較印刷的顏色。因為第二張專輯《我的》設計出來後, 我覺得挺好的,但是CD實物出來之後,那個橘色比之前設計的要深,我覺得看起來不太 舒服,所以這次特別盯了盯這個。 有沒有大家意見不統一的時候? 有啊!選照片、剪片之類的事情都會出現意見不統一。拍MV我當導演,有些想法實施 起來也有較大的難度。 那最後誰聽誰的?都聽你的? 溝通、溝通嘛!(大聲強調)當然不全是聽我的。 專輯大片加入水墨畫效果,這個也是你的想法嗎? 嗯。主打歌是中國風,MV也用摳像做了水墨畫的效果。整張專輯的感覺都是中國意境 ,所以用這樣的設計。 《差生》寫得很好啊,是不是現在對創作有信心了? 也沒有,就是……玩嘛!(壞壞地微笑)。我自己也很喜歡《差生》。跟你說吧,以前 我上KTV從來都不唱自己的歌,但是現在偶爾會點這首歌來唱。 據我所知,其實你也沒當過真正的差生,為什麼會寫這樣一首歌?而且還寫得那麼細 膩! 我……我雖然不是差生吧,但是我也有低落的時候。我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挺迷茫的 。有過那樣的感觸:很希望有一個舞台去展示自己,但是因為身邊人的眼光,想走出那一 步,但是又怕。有時候想放棄了,但是又覺得自己還是有夢想!在矛盾之中不斷掙扎…… (講得投入,手也動作著)這個差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差生,工作不如意的啊,處在逆境當 中的人啊,都是一樣。 差生》的MV最開始是如何設計的? 其實我自己也沒經驗,很多東西都是跟別人學的。最開始我還是按正常的順序寫了個 腳本,但是後來覺得按照正常的手法拍出來比較平淡,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我喜歡特別 的東西:別人不常用的啊、沒玩過的啊(說得理直氣壯),所以用了倒敘手法。 《秀才胡同》似乎是一個等待的故事,有點悲涼? 嗯……有一點點。《秀才胡同》是我和冀楚忱老師聊天聊出來的一首歌,之前EP里是 沒有的。他說有一個胡同是專門出秀才的,這些人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但中了科舉後, 就永遠不會再回到這個胡同里。而等待著他的人,就一直等待下去……我聽完覺得挺有意 境的,只是我沒想到可以這麼快拿到。這首詞一填出來,“先天下,後天下。黃金屋,顏 如玉”的,就蠻有感覺的。 《少年中國》也是冀楚忱作的詞,是不是你覺得他寫的詞比較符合這張專輯的感覺? 我覺得他的詞比較“文”。《少年中國》的曲其實是先填了BONUS的一版詞,然後同時拿 給很多人填這版詞。我對他們講了我的感覺,但是交回來的我都不是太滿意。我當時就 有一種預感:冀老師可以。我見面和他聊了一次,他就說好。交的時候,我覺得他不但 表達出來,而且把我想表達的東西還要放大!本來還有說唱部分,但是最後我沒要,我覺 得想表達的東西已經足夠了! 這張專輯李宇春自言參與程度達80%以上。可以說,這是“春式風格”的第一次全面展現 ,是目前為止李宇春個人色彩最濃重的一張專輯。除了唱歌,李宇春開始嘗試關于音樂 的種種。她提到團隊的重要性,也設想更多的可能性。 關于奧運 假如傳遞火炬剛好和出國的時間衝突怎麼辦? 那肯定以傳遞奧運火炬為重啊!出國可以推遲啊。 想到傳遞火炬這件事的時候,會有一點緊張嗎? 肯定會啊。要說想吧……也想了,可是我不要想太多,還是到了那個時間再去緊張。 你更喜歡怎樣的奧運歌曲?或者說,你更喜歡用怎樣的方式來演繹奧運歌曲? 我不喜歡那種非常直白的表達,我更喜歡《少年中國》這樣的歌。對了,它是根據梁 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來做的。這首歌的歌詞不是那麼直白,它沒有一直說奧運,但把該 說的東西,關于奧運的、中國的精神完全表達出來了,這個更像我自己的方式。 在李宇春和所有人的心裡,奧運都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做一個靠譜的中國人”, 這句含蓄卻真心的表白會變成奧運之前的一句流行語吧! 關于心境 最近似乎不斷談到三年來對“歌手和藝人”雙重身份的認識,你的心境上有沒有變化? 我以前覺得歌手就是玩音樂嘛,不需要有責任,不需要做別的事。藝人則是被包裝、被 控制的。但是我現在進入這個行業後發現,有很多無奈。歌手如果不做藝人的事情,你 可能沒辦法站在台上唱歌,可能養不活自己,這個是我的一點改變。就音樂上面來講,我 沒有任何改變。(斬釘截鐵地說) 在成長過程中,你情緒波動的時候多嗎? 其實我天天都這樣!我是這樣一個人,特別沮喪的時候,我會覺得整個天都是灰的,特別 不開心,自己也挺自卑的。但是我明天就會好,天又還是藍的了!(做出很開心的一副表情) 在音樂成長的道路上,你最深的感觸是什麼? 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前我覺得我自己一個人什麼都行,只要我想幹什麼,靠自己就可以。 我現在發現,一個人永遠幹不了一個團隊的事情。自己一個人再起勁,沒有團隊的幫助, 也達不到目標。 曾有記者問你是否厭倦“超女冠軍”頭銜的事情,那個答案是你即興想出來的還是你思考 過呢? 我其實以前就想過這個問題,而且還跟我媽媽專門聊過。因為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通過自己的很多努力,發唱片了、開音樂會了,但別人對你的印象似乎永遠停留在那個部 分。我記得有一次在北京的胡同里拍外景,有很多年紀很大的街坊看到我就說:那個不是 超女嗎……後來我覺得,其實人家這麼看你,也沒錯啊!這是一個歷史,是一個事實,是 沒辦法改變的,所以為什麼要選擇厭倦呢?何必為了這個讓自己不開心呢? 關于歌手和藝人的身份,關于“超女冠軍”的身份,是很多採訪都喜歡提出的問題。這次 我們再問,是想聽到她更加坦白的聲音。在三年來不斷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李宇春慢 慢長大著,而且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0.215.60
文章代碼(AID): #187RWh3b (Chris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