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華語教學研究所準備心得

看板ChineseTeach作者 (ta子)時間10年前 (2014/06/15 01:16),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graduate 看板 #1Jd7aMFE ] 作者: cotam (ta子) 看板: graduate 標題: [心得] 華語教學研究所準備心得 時間: Sun Jun 15 00:32:20 2014 文長慎入XDD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算是近幾來才開始引起相關科系的注意, 連台大都是前幾年才設碩士學位學程, 因此版上的心得文不多, 當初我準備考試的時候就有許願要是上榜就來分享心得, 但大家的讀書方式不一樣,我個人覺得我自己念書的方式比較偏門XD 所以參考的同時還是要盡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和書單唷。 另外恭喜師大華文所備四的同學,因為我要放棄師大念政大了XDD (雖然網路報到但沒寄紙本資料的人) 1. 背景與成績 本科是119外語學院,(非英、日等熱門外語), 上學期也有準備師大華文所的推甄, 雖然有幸進了面試但最後還是被刷掉, 不過卻因此更確定自己的目標,也算是好事。 推甄落榜之後就開始全心準備筆試,報了台大、政大和師大。 除了台大沒上之外,政大和師大都有備取,而且都備上了 (師大今年居然備到備三究竟是XD) 台大的成績沒什麼參考價值就不寫出來貽笑大方了, 政大成績 國文 67 (門檻59.02) 英文 67 (門檻54.14) 語言學概論 73 中華文化概論 45 正取最低分 252 師大成績 國文 66 英文 84 語言學概論 60 口試 62.2 正取標準68.4 2. 準備方法 ‧語言學概論 由於系上並沒有開語概相關的課程, 對我來說算是全新的科目,所以除了自己去找書來看之外, 也同時去旁聽中文系開設的語言學概論。 ((但想一邊旁聽一邊準備考試的人要有心理準備,語概是一學年的課,進度會比較慢,不 可能奢望老師把所有語概概念在你考試前全部上完)) ( (然後想旁聽的人請務必客客氣氣徵求老師同意後,認認真真上課啊!!)) 我的書單是參考師大華研所網站上的, 有些書已經不在手邊所以無法更詳細的討論每本書的內容和優缺點,還請見諒: --文鶴出版社 語言學概論 鍾榮富 → 這本真的就是概論,概透了,但可以對語概有大致了解, 零基礎的人可以花個一天一次看完, 但邊看要邊提醒自己: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三民出版社 語言學概論 謝國平 → 補充很多上一本沒說的基本概念, 但可能出版年份有點久了有些概念解釋得太過抽象和複雜, 總之我沒看完,只挑章節補充著看。 --語言學新引(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黃宣範譯 → 這本也算是語概必讀,有原文版也有中譯版, 或許有人會問:東西方的語概會一樣嗎? 就我自己的理解,既然都叫「語言學」了,表示是門四海皆通的學問, 最基本概念是一樣的,只是不同語言系統會另外有不同的語法特色。 重點是只有這本才會提一些重要的基礎語言學理論(ex.''通用語法''), 而台大蠻愛考的= = (顯示為覺得扼腕念得不夠熟) --書林出版社 語言學綱要 葉蜚聲、徐通鏘 →這本是旁聽語概的課堂用書, 算是用偏向用漢語系統的角度解釋漢語語言學, 文字蠻平易近人的,很值得從頭好好讀, 缺點大概就是沒把構詞的句法和構句的句法分開來談,一度覺得有些困惑。 --正中書局 漢語語言學 曹逢輔 →這本好像是華文所必讀, 所有的漢語語概基本概念都講得很清楚, 很適合搭配上面那本,一起在打底之後當作知識主幹做延伸。 -- (出版社忘了)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劉月華等 →粉紅色書皮,這本主要專講語法,而且講得非常細, 例如一個「著」的用法會用各種角度舉各種例子全部講一遍, 但我全部看完了(花了兩個多禮拜orz), 優點是章節和漢語基本語法分類蠻清楚的, 缺點是真的講得太細了,要自己適時加速跳過, 然後可能因為作者是中國人, 所以有些例子我們會不太認同(台灣人不會這樣講),但看過就好。 --文鶴出版社 漢語語法 黃宣範 → 也是一本專講語法的書,內容比較難, 用主題式的方式討論不同的漢語語法現象,例如把字句、被字句, 可以在唸完上面全部後用來填補知識漏洞。 ‧中華文化概論 這科的範圍真的是廣袤無邊界啊XD 在準備之前我先去看了考古題,訂了幾個準備方向: 先秦各家思想(尤其是儒、道二家)、文學史、宗教節慶、書畫、戲曲、大眾生活、茶酒文 化、華僑…等等。 書單的話可以勉強參考:正中書局華語文教學系列的《華人社會與文化》 另外找幾本合自己口味的文學史和思想史,依照主題做筆記, 網路上的資料其實也很多,稍微辨識一下資料的正確性,其實都會是準備考試的材料。 對於中文系的學生或許會稍微輕鬆一點, 但你永遠不會知道今年考的題目會是哪個範圍。 例如台大題目過去雖然比較偏重思想史和文學相關的論述、 但今年考了一題過去不曾考過的華僑; 而政大今年題目的風格和往常相比也很不一樣, 就只能平常盡量的擴充自己的知識, 對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的事多多抱持好奇想一探究竟的想法。 (小碎念:不要小看政大今年題目看起來好像比較簡單很好瞎掰, 考了「姓氏」的由來、「紅色」和「黃色」的意義、「八」的意義等等的, 這些就是標準的會就會、不會就是不會、再怎麼瞎掰分數也不會高的題目啊QQ) 跳出考試層面,其實準備中華文化概論有許多樂趣, 不只把過去忘光了的文學史重新複習了一遍、 也增長了許多文化知識, 覺得自己更了解所身處的社會、和那些經過時間洗滌傳承下來的中華文化、傳統。 如果你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沒辦法覺得這些東西有趣, 那麼我只能建議你重新考慮是否要考華文所這件事。 ‧國文英文 共同科目我真心沒有另外準備orz 國文的部分準備中華文化概論時多少會有所相關, 台大、政大師大的作文占分都蠻高的, 如果覺得自己作文不好的要好好訓練一下, 覺得自己作文很好但很久沒寫的也要好好訓練一下XD (例如我自己就是太久沒寫作文分數拿太低了所以都只能驚險備取XD) 不過台大的國文會另外提出華語文教學領域中一些相關議題讓考生闡述, 可以平常就思考一些例如「學外語對於華語老師的教學會不會有所幫助」之類的議題, 想想可以怎麼清楚有條理的解釋自己的想法,就當成學術論文的前導訓練吧。 英文的部分…我只寫一回台大去年的英文就沒再寫考古題了XD 建議覺得自己英文程度普通甚至不好的人, 考古題就不要去寫它了吧沒用的XD 不如從閱讀下手,從根本去強化自己的英文實力, (反正對未來的自己也有好處) 剩下的就聽天由命了(遠目) 還是推薦一本還不錯的書:新托福閱讀真經,高等教育出版社 這本是中國出的準備托福閱讀用的書,我在公館的結構群大陸書店買的, 賣書的阿姨是說這本念完考研究所英文沒問題啦XD (聽聽就好) 內容就是模仿托福閱讀格式、每篇都有一個主題、書後附有解答和單字表。 偷偷的說覺得這本很實用啊,好多單字台大和師大英文都有出呢! 從閱讀下手、挑文章中的單字背,持之以恆的話效果應該會不錯! ‧口試 師大有上機考的口試,和其他科目一起計分, 所謂上機考就是像考英檢那樣,對著耳機麥克風講話,把作答錄下來。 作答的時候分成中文和英文兩部分, 會讓你念一些單詞、句子,然後回答一兩題問題。 這其實也不太需要另外準備,大概就考前拿文章來念一下, 訓練一下自己的口條和發音,以自然清楚為主, 另外特別注意ㄓㄔㄕ和ㄗㄘㄙ、ㄣㄥ等等的發音即可, 我個人覺得硬是ㄍㄧㄥ成標準北京腔是也沒特別加分啦….. (坐我前面那個考生裝成北京腔超刻意超大聲超干擾的…..) 但中文回答問題的題目讓我超傻眼的…… 「為什麼今年台灣的冬天特別冷?」 這樣的問題要講三分鐘XDDD 我支吾超久,看到題目的第一個反應不是要快點說話而是很想大笑一分半, 然後偷聽其他人的作答也覺得很好笑XD 原本因為這題而覺得口試考很爛應該不會上了, 但最後分數好像也還好, 有沒有其他考生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口試分數的XDD(真心覺得好奇) 3. 筆記&考古題 以語概來說,在開始念書之前我先看過一遍歷年考古題, 對語概的出題方式有個概念,(當然題目一定看不懂,但不用擔心), 接下來再分構詞、句法、語音音韻、語用語意、語言習得、方言、文字等等幾個大章,例 如:一次唸完每本書中有關「句法」這章的內容、做完筆記後,才開始念下一章。 當然可能第一次唸完後還有些概念漏掉,那就再筆記補充上去, (所以請善用活頁紙), 慢慢地就會整理出一套考前用來鎮定心神的讀書筆記。 所有的書都看過一遍(或兩遍)之後, 相信對語概也有一定了解,再看一次考古題,就會發現開始看懂了, (要是看不懂….ㄏㄏ), 挑出看不懂的部分,再去翻書、研究相關的概念…… 如此周而復始,覺得近幾年的考古題的題目都看懂了之後,才開始寫考古題。 雖然題目都已經看過,但看過並不代表會比較好寫唷XD 另外我自己寫考古題時,並不會依年分來寫, 而是像念書時分章節一樣, 今天把各校有關「聲韻語音」的題目拿出來一起寫, 明天把「構詞」相關的題目整理出來寫, 不會的就不客氣地去翻書查資料吧! 因為我個人覺得,寫考古題的目的是考自己對這個主題夠不夠熟悉、 腦袋裡能拿出來運用的知識夠不夠多, 只要一發現自己哪方面念得不夠多,就能快點補上。 最後,身為一個孤軍奮戰的考生, 建議大家還是可以找一起準備考試的同學組個讀書會! 讀書會的目的不只是一起念書、互相砥礪, 還可以一起討論大家對於某個主題準備下來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討論考古題。 沒能組讀書會的人也可以拜託相關領域的朋友幫忙看考古題、給建議。 在這裡默默再次感謝當初被我叨擾問問題和看考古題的好朋友和學長, 沒有你們,結果將會相當不同。 4. 給還不曉得要不要考(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的你: 其實我偷偷覺得,考研究所這件事也是需要一點緣分。 在大四以前,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會走上考研究所這條路, 卻也不曉得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外語出身,想念研究所的選擇似乎不外乎就是文學或翻譯, 因此給了自己一年的機會出國交換、某種程度的放逐自己,試圖想找未來的方向, 在各種因緣際會下,有幸重新找回自己的興趣,並興起考華文所的念頭。 為了推甄,奇蹟似地在三天內趕出一份10頁的研究計畫 (雖然我前面想題目想了兩個禮拜XD), 也讓我更加確定:我是做得到的。 事實證明,雖然分數有點驚險,但我真的做到了XD 推甄的失利不過也是要讓我更加充實自己的提醒而已。 無論如何,「興趣」是需要考慮的唯一因素。 準備考試的時間那麼長、每天要面對各種念不完的進度、寫不完的考古題, 如果不是念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怎麼有辦法心平氣和地念下去、 在考場上怎麼有辦法靜下心好好作答、 未來在做研究的路上怎麼有辦法寫出有影響力的論文呢?(天哪學術的力量XD) 言盡於此,再說下去就太長了XDD 總之一點小小心得分享,,希望對接下來想準備考華文所的考生有所幫助,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9.139.4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raduate/M.1402763542.A.3CE.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otam (140.119.139.47), 06/15/2014 01:16:01

06/15 09:27, , 1F
謝謝分享。
06/15 09:27, 1F

06/15 14:09, , 2F
謝謝分享~!!!
06/15 14:09, 2F

06/16 01:11, , 3F
補充一下是《漢語語言學》曹逢甫教授的書~
06/16 01:11, 3F

06/17 09:00, , 4F
謝謝分享~~~
06/17 09:00, 4F

07/23 10:42, , 5F
很棒!
07/23 10:42, 5F
文章代碼(AID): #1Jd8DI2O (ChineseT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