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邱坤良:傳統戲文可以現代解讀

看板ChineseOpera作者 (葫蘆提醉一回)時間15年前 (2009/06/01 23: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寶島大劇場-傳統戲文可以現代解讀 ■邱坤良  (20090506) 國光劇團近年演出傳統劇目,常以現代觀點設計主題,串連戲文,不但有利 行銷,也讓演員、觀眾有重新詮釋與欣賞的空間。最近有一檔主題是「青龍白虎 纏鬥」,以說唱貫穿相關戲碼,更是趣味橫生。 傳統小說戲曲中,重要人物都是星辰下凡,下凡的原因千百種,有因迷戀紅 塵而投胎,有因身負重任來轉世。《月唐演義》一開頭就有青龍四轉世、白虎三 投唐的因果:唐明皇遊月宮,調戲嫦娥,觸犯天條,被玉帝派遣青龍星下凡擾亂 唐室江山,但青龍先前投胎,都是不得善終的青面獠牙,因而不肯受命。玉帝於 是安排他投胎做武藝高強的玉面郎君安祿山;隨後玉帝想起唐祚尚未終了,再宣 召白虎星佐唐,白虎也以二次投胎皆死於非命,拒不下凡,糊塗的玉帝又答應他 得享天年,並有太白金星(李白)輔佐,於是有了七子八婿「滿床笏」的郭子儀 。 國光的主題設計有創意,但各系列名詞類似,部分劇目安排未盡符合三世纏 鬥情境。以《青龍反唐.白虎歸天》系列說,演的是白虎星羅成故事,沒有青龍 星的「份」。青龍單雄信因兄長死於李淵之手,拒不投唐,與瓦岡英雄分道揚鑣 ,但「擾」唐力道微弱。從傳統戲文來看,單雄信舞台英雄形象不及羅成、秦叔 寶,也不如流星人物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初代青龍白虎能反映雙方關係 戲碼是《鎖五龍》,演單雄信被行刑前,大罵三奠酒生祭他的羅成忘恩負義,這 齣戲反未出現在這次演出節目中。 羅成慘死淤泥河,其實另有宿命:以羅家槍聞名的羅成曾與擅使?法的表兄 秦叔寶立誓互教武藝,一個說藏私則萬箭鑽身,另一個也說違背誓言將吐血而死 。結果羅成藏了一招「回馬槍」,秦叔寶也保留「殺手?」,日後兩位英雄都慘 遭橫禍,誓言得到應驗。 「掃北」的羅通步上父親羅成的後塵,曾對北番屠爐公主立誓,若負心將死 於七八十老番狗手裡,後來為報幼弟之仇,洞房花燭夜逼死公主。而後羅通征討 北番蘇寶童,在界牌關「盤腸大戰」,栽在老頭手下,也反映「淡淡青天不可欺 」的果報說。 《青龍轉世.白虎救駕》與《青龍白虎.三世纏鬥》系列,分別以薛仁貴與 郭子儀為中心,但青龍見首不見尾,僅《鳳凰山》蓋蘇文追殺李世民,薛仁貴救 駕,兩「顆」星才有纏鬥的情節。《白虎平遼保大唐》與《白虎征西》、《白虎 滅門薛家反唐》系列,劇目凌亂,且多與青龍白虎無關,「征西」英雄已由白虎 星轉到「二路元帥」薛丁山,他與樊梨花是金童玉女轉世。孽子薛剛反唐,纏鬥 的敵人則是武則天。 從國光所安排的「青龍白虎纏鬥」系列中,觀眾可經由戲文得到啟發:真正 的敵人往往是自己人。羅成叫關不成,淤泥河萬箭鑽身,與青龍無關,而是被李 世民三弟元吉陷害。薛仁貴跨海征東,與他「纏鬥」不休的,也非蓋蘇文,而是 嫉妒賢能的主帥張士貴。 再則,傳統戲文以中原/漢族為中心,征東征西掃北平南,耀武揚威,對少 數民族,或周邊國家充滿偏見。漢軍征討的蠻王、番將,從其民族、國家立場來 看,往往是抵禦外侮的英雄。此外,觀眾對傳統戲文亦可嘗試以另類角度觀賞。 例如《汾河灣》薛仁貴射「死」的薛丁山,早已有學者研究是否具伊底帕斯戀母 情結。《樊江關》裡「移山倒海」的樊梨花弒父殺兄,其未婚夫楊藩被斬時,一 股怨氣沖入樊梨花口腹中,生下薛剛,後來大鬧花燈、踢死太子,讓薛丁山一家 滿門抄斬。樊梨花類似彌狄亞的悲劇色彩,提供現代人不同的看戲心情。 其實,看戲歸看戲,民眾對於五行、方位與祭典科儀有關的青龍白虎自有「 理性」看法。他們永遠存在人的生活空間,青龍未必邪煞,白虎也不見得吉祥。 就算舞台上白虎星輔佐天子,青龍星擾亂江山,也屬於「天上劇場」的角色安排 ,英雄、才子有人演,邪煞、小人也得有人「犧牲」。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03.159
文章代碼(AID): #1A8_AVhK (Chinese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