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6 昭君出塞台灣 王心心矢志當南管人

看板ChineseOpera作者 (one piece)時間16年前 (2008/07/06 14:05),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昭君出塞台灣 王心心矢志當南管人 林采韻/專訪  (20080706)   ▲心心南管樂坊2005年與台北越界舞團在台北中山堂光復廳推出《王心心作場》,南 管藝術家王心心(左)在《昭君出塞》中演出。(本報資料照片)   ▲南管演奏家王心心唱奏俱佳。(黃韋憲攝) 兩岸直航,勾起南管藝術家王心心多年往事,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日二十七歲的她, 成為台灣開放大陸配偶來台政策後,第八位申請定居的「大陸新娘」。她挺著身孕,牽著 二歲多的女兒踏上一個未知的國度,回顧過往情景,王心心自比成「昭君出塞」,「我如 同昭君出塞一般,抱著父親親製的琵琶來到台灣。」 《王昭君》是王心心最愛唱的曲,只是年輕的她並不知道,未來的人生,即將面對猶 如昭君般幽怨的宿命。在踏上台灣土地前,王心心腦海中盡是瓊瑤小說裡浪漫的情節,然 而寶島迎接她的卻是一個下著大雨的灰暗台北,在人車繁忙的基隆路上,她一腳踩上狗屎 。 出身泉州南管世家 五歲登台   來台之前,王心心在泉州市南管樂團工作,為當地出色的南管新秀,她不僅嗓子柔美 、唱功細膩、長像脫俗,還會彈奏琵琶、二弦、三弦,是位了不得的南管全才。在泉州, 南管就是眾人的娛樂,從小家中父、兄均以南管自娛,她耳濡目染五歲就登台了!王心心 在家中排行老么,未足月就生下的她,身體小的只有巴掌大,皮膚薄到五臟六腑都看得到 ,「當時醫療資源缺乏,根本沒有什麼保溫箱,母親長達一個月,寸步不離每分每秒抱著 我,用自己的體溫給我溫暖,以愛讓我活下來。」母親將這個從鬼門關救回來的女兒,取 名為心心,「因為她是用雙倍的心照顧我。」 因為是么女,父母寵愛在一身,沒想到二十五歲那年,她的人生出現無可抗拒的變化 ,台灣漢唐樂府藝術總監陳美娥與她的兄長、樂府行政總監陳守俊赴泉州交流,陳美娥十 分欣賞王心心的才華,提出來台教學的邀請,「那時到台灣很不容易,尤其我是專業人士 ,大陸更難放人,同行的台大中文系教授曾永義半開玩笑說,『娶過來不就好了!』」 這句話促成陳守俊和王心心的第一次約會,陳守俊那時四十一歲,比王心心長了十六 歲。之後不到一年,王心心以「下嫁南管」的心情嫁給陳守俊,「我的思想其實很傳統,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想有南管相隨,也就不多想。」 婚後兩人過了兩年分隔海峽兩 岸的生活,一九九二年王心心來到台灣,「一開始很不好受,閒言閒語特別多,有人當我 的面不遮掩的說,『連陳守俊都能娶這樣的大陸水某,我也可以。』」 從泉州的南管女兒,成為一般人口裡的「大陸新娘」,王心心就算心中難過,但她相 信透過南管能得到撫慰,每當唱起《王昭君》,想起在對岸的父母,她忍不住哽咽,「爹 媽恁值處,袂得相見,阮袂得見媽恁一面(泉州話)!」 一九九五年漢唐樂府邀請舞蹈家吳素君一同創作結合南管清音和梨團科步的《豔歌行 》,擔任主唱的王心心,終於找到來台第一個感動。不過,現實不如人願,過去她與陳美 娥是無話不說的南管戰友,彼此惺惺相惜,二○○二年只嘆緣份已盡,她帶著兩名幼子、 兩只皮箱,離開了漢唐樂府,二○○三年陳守俊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五歲。 在舞台上的王心心嫻靜婉約,猶如從古畫走出來的女兒家,她笑說自己的聲音是哭出 來的,「一出生就愛哭,看來嗓子是哭好的。」舞台下的她則是外柔內剛,「一個女人家 什麼樣的活都要會做,出門演出服裝、樂器都得自己搬,我常說自己下了台是個不折不扣 的搬運工。」 創立心心南管樂坊 跨界作場 二○○二年她創立了「心心南管樂坊」,二○○五年在林懷民、吳素君的幫助下,推 出「王心心作場」,以現代舞的肢體、劇場的氛圍、南管的音樂,架構出跨界的「昭君出 塞」,今年十月王心心將推出另一作場,取名為「笑春風.嘆秋途」,這回除了她鍾愛的 王昭君外,加入另一個命運悲喜交織的楊貴妃。 隔海來台十八年,王心心笑稱自己兩邊不是人,「在台灣人家說我來自大陸,在大陸 他們說我來自台灣。」但是無論身處何地,她深知此生注定要當一輩子的南管人。 【2008/07/05 中國時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212.125

07/06 23:39, , 1F
《王昭君》是王心心最愛唱的曲 => 這句看起來很怪...
07/06 23:39, 1F
文章代碼(AID): #18S62Kc_ (Chinese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