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當中藥碰上精油

看板ChineseMed作者 (上ptt遇到神經病,衰~~)時間11年前 (2013/05/30 11:07), 編輯推噓5(5047)
留言52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之前有在討論到當中藥和西方精油一起使用時是不是會加強療效,或者當中藥精油 與西方精油同用時能不能有什麼特殊效果。由於小弟這幾個月來非常的閒(因為已經離 職了),所以就做了一些中藥和基本西洋精油的提取,並找幾個願意當我的試驗者的患 者(都是朋友)來試試看。   基本上因為沒有辦法完全區隔出實驗組與對照組,所以實驗是採單人雙部位,且要 略帶相同病証。這樣可以比較減少因膚質或肌肉僵硬程度不同所帶來的差異,但是也不 是能完全避免就是了。  實驗組:   所使用的精油:西洋精油方面我取薰衣草精油,臘菊精油,迷迭香精油。          中藥精油方面我取續斷、秦艽、羌活、活血藤、青風藤、伸筋草。 萃取液方面取甘草、當歸、防風、杜仲。   使用方法:拔罐法當中的藥罐法。但是考慮到精油基本上為揮發性物質,所以採        負壓加熱,使溫度在60度內仍能沸騰以達到目的。  對照組:   不使用西洋精油,純粹以中藥精油加上萃取液以藥罐法做治療。            用以比較中西精油合併使用與單純中藥精油使用的情形。 選用病証為雙手皆有肩周炎且發病時程略為相同者,或雙下或上肢皆有抬舉屈伸不利 且發病時程略同者。共取四名(因為只找的到這麼多)。單純拔罐治療,每日下午三 點整拔罐,留罐10鐘,連續七天。   結果:普遍上認為有加入西洋精油時皮膚較能放鬆且比較不會過敏,患者自感治 療結束後舒緩持續時間明顯加長,個人感覺約第四天起已有部份患處趨於好轉,所以 整個來說應該是比單純中藥治療來的有效。   最後:所有的中藥精油都是油製法,萃取物為丁二醇萃取,當中杜仲是以二氧 化碳萃取。薰衣草、臘菊、迷迭香精油皆以純葵花油調和為1.5%,中藥精油是不調 和直接使用(因為萃取出來純度不夠的關係)。   取薰衣草5滴 臘菊8滴 迷迭香3滴。    續斷3ml 秦艽3ml 羌活2ml 活血藤5ml 青風藤5ml 伸筋草3ml。    甘草萃取液2ml 當歸萃取液2ml 防風萃取液1ml 杜仲萃取液5滴。 大致是這樣,歡迎討論,也歡迎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8.188.161

05/30 11:14, , 1F
忘了說,這次取的西洋精油以化瘀的功效為主。
05/30 11:14, 1F

05/30 17:08, , 2F
我媽因為做手工皂玩 我上次才看到精油超多種的
05/30 17:08, 2F

05/30 17:09, , 3F
光是薰衣草就不止一種了 不知你是用哪種
05/30 17:09, 3F

05/30 17:11, , 4F
我自己有丁香跟肉桂精油 擦久了像被火燒一樣熱 哈哈
05/30 17:11, 4F

05/30 17:54, , 5F
推精油
05/30 17:54, 5F

05/30 23:05, , 6F
哈哈~~crab 你真的超贊的 !! 。支持你這麼做~早該做了~
05/30 23:05, 6F

05/30 23:08, , 7F
請問這種萃取精油會有農藥疑慮嗎? 我手邊也有一些
05/30 23:08, 7F

05/30 23:09, , 8F
但是吃的和抹的精油我只敢買有機精油.....
05/30 23:09, 8F

05/30 23:29, , 9F
迷迭香也有好幾種
05/30 23:29, 9F

05/31 00:12, , 10F
基本上因為我不知道有分哪幾種薰衣草和迷迭香,所以我是
05/31 00:12, 10F

05/31 00:12, , 11F
找那種最容易拿到的薰衣草和迷迭香來做。
05/31 00:12, 11F

05/31 00:13, , 12F
農藥的話,我個人是滿怕的,所以萃取的藥物是請藥商幫忙
05/31 00:13, 12F

05/31 00:14, , 13F
調那些有經過檢驗証明但是可以用便宜價格賣給我當原料的
05/31 00:14, 13F

05/31 01:10, , 14F
說真的 好的精油 並不cheap,我記得我媽手上就有 醒目薰
05/31 01:10, 14F

05/31 01:10, , 15F
衣草根另一種忘了叫什麼,一種拿來擦過敏 蚊蟲咬傷很有
05/31 01:10, 15F

05/31 01:11, , 16F
用,不會冰涼刺激感,但醒目就不能碰到眼睛黏膜,皮膚塗
05/31 01:11, 16F

05/31 01:12, , 17F
太多也會感覺刺痛,薰香滴太多也會刺激感。等等等。
05/31 01:12, 17F

05/31 01:13, , 18F
有心想弄,就好好研究吧,那還蠻有趣的。
05/31 01:13, 18F

05/31 02:01, , 19F
目前只能就我有辦法弄的去研究,畢竟實驗室設備太貴,負
05/31 02:01, 19F

05/31 02:02, , 20F
擔會太重,只是希望有興趣的人或者有些已經在做這一塊的
05/31 02:02, 20F

05/31 02:02, , 21F
人能夠交流交流,互相討論一下,或許可以找出中醫的新的
05/31 02:02, 21F

05/31 02:02, , 22F
方向
05/31 02:02, 22F

05/31 02:05, , 23F
當然就目前來說,應該是會繼續做這個研究吧,現階段不會
05/31 02:05, 23F

05/31 02:06, , 24F
想再回臨床或再執業,大概會從此轉為研發路線吧:D
05/31 02:06, 24F

05/31 02:11, , 25F
另外S版大說到的精油,基本上純度高的精油都不能直接使
05/31 02:11, 25F

05/31 02:11, , 26F
用,尤其您所舉的丁香和肉桂這兩個都是得稀釋才能用的精
05/31 02:11, 26F

05/31 02:12, , 27F
油,至於稀釋的%數要看用在哪個方面而定。而且也要知道
05/31 02:12, 27F

05/31 02:12, , 28F
原始精油純度多少才能調配。
05/31 02:12, 28F

05/31 02:13, , 29F
基本上這次做起來讓我覺得最難的在於配伍的方面,比開藥
05/31 02:13, 29F

05/31 02:13, , 30F
難太多了,相當於使用完全未知的藥物做配伍一樣。
05/31 02:13, 30F

05/31 17:52, , 31F
是的,那些都要稀釋才能使用~~
05/31 17:52, 31F

05/31 21:40, , 32F
不過通常多用橄欖油
05/31 21:40, 32F

05/31 22:00, , 33F
其實用純葵花油是因為他比較沒有油味:p 至於調和油其實
05/31 22:00, 33F

05/31 22:01, , 34F
有很多種,但是我不想讓變數變的太多所以選最基本的。本
05/31 22:01, 34F

05/31 22:01, , 35F
來應該直接用大豆沙拉油,但是有患者反對....
05/31 22:01, 35F

06/01 10:41, , 36F
XDDDD
06/01 10:41, 36F

06/01 11:15, , 37F
杜仲是萃取液?然後又是CO2(超臨界?)萃取的嗎?
06/01 11:15, 37F

06/01 11:22, , 38F
薰衣草蠟菊迷迭香的滴數,是已經調成1.5%的?還是純精油
06/01 11:22, 38F

06/01 11:30, , 39F
一般來說會用樟腦迷迭香在肌肉骨骼,主要是止痛抗痙攣
06/01 11:30, 39F

06/01 11:31, , 40F
真正薰衣草也是走鎮靜止痛,穗花薰衣草比較激勵代謝
06/01 11:31, 40F

06/01 11:34, , 41F
若不是處理當下疼痛,要激勵循環的話,桉油醇迷迭香較搭
06/01 11:34, 41F

06/03 00:18, , 42F
是調成1.5%的滴數,另外杜仲是co2萃取。我不太喜歡把他
06/03 00:18, 42F

06/03 00:18, , 43F
叫做超臨界...
06/03 00:18, 43F

06/03 00:19, , 44F
不考慮用樟腦是因為精油不容易取得,且樟樹精油分本樟和
06/03 00:19, 44F

06/03 00:19, , 45F
香樟,兩種會有差異。
06/03 00:19, 45F

06/03 00:20, , 46F
且,不能單純當成是精油或芳療,因為中間有加入中藥,所
06/03 00:20, 46F

06/03 00:21, , 47F
以我是以開藥的方式來應對,當中也找了不少資料來實現類
06/03 00:21, 47F

06/03 00:21, , 48F
似十八反十九畏的想法。這個牽涉太深有很多我還是不太明
06/03 00:21, 48F

06/03 00:21, , 49F
白。
06/03 00:21, 49F

06/03 02:04, , 50F
樟腦迷迭香是Rosmarinus officinalis(CT camphor)
06/03 02:04, 50F

06/03 02:06, , 51F
精油CT不同,同樣叫做迷迭香,冷熱表裡等藥性也會有差異
06/03 02:06, 51F

06/03 12:37, , 52F
現在就是卡在表裡藥性,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用的配伍對不對
06/03 12:37, 52F
文章代碼(AID): #1HfiA8c4 (Chinese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