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吃保健食品增免疫 反罹罕病

看板ChineseMed作者 (財源廣進)時間16年前 (2008/05/26 14:01), 編輯推噓2(2013)
留言1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526/4/zxwl.html 文中有提到連服一個月含有黃耆的膠囊 不管科技再進步,不管健康食品再神奇,吃中藥還是得辯證啊~ 六十一歲的林女士聽信朋友介紹,吃了國外進口的直銷食品「邁多草精」、「必多益」黃 耆膠囊,據稱可增強身體免疫力。但吃一個月後全身出現紅斑,臉上都是斑剝紅疹,四肢 皮膚變厚脫屑!一年來她遍訪名醫,最後台大診斷為罕見的免疫疾病「毛孔性紅糠疹」, 迄今她仍與疾病奮戰中。 林女士因父親有糖尿病,母親罹患癌症,她怕有家族遺傳,所以聽友人介紹,服用從加拿 大進口的直銷保健食品「邁多草精」早晚卅CC,以及「必多益」黃耆膠囊每天二顆,調 理體質。 症狀愈吃愈嚴重 停用已不及 連續服用一個月後,她從額頭開始冒出類似青春痘的紅疹,慢慢擴散全身,背部、四肢長 出大塊紅斑。她詢問直銷公司,公司聲稱是「好轉反應」,要繼續吃才能排除身體累積的 毒素。她又服用一段時間,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她嚇得不敢再吃。 林女士說,一年來看遍各大醫院名醫,幾乎各醫院最權威的醫師,能看的都看了。醫師一 直當成乾癬來治療,從外用類固醇、口服A酸到照光治療,病況始終沒有改善。滿臉紅斑 、皮膚很乾,不斷變厚脫屑,手掌覆蓋一層厚皮,手指無法靈活動作,天冷時厚皮皸裂, 痛徹心扉。 全身長紅斑 一年仍未醫好 經切片檢查,台大蔡呈芳醫師確認她罹患的是一種罕見免疫疾病「毛孔性紅糠疹」,台大 醫院一年的病例不超過五人。蔡呈芳說,罹患毛孔性紅糠疹的病人,可能體內有免疫惡化 因子,少數個案體內的腫瘤壞死因子稍高。但到底是何種情況被誘發,不易判斷。 他指出,服用保健食品一定要謹慎,他在門診曾看過有些民眾吃「靈芝」反而誘發乾癬, 某些食品成分可能會過度活化身體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失衡。 近半年,林女士改採中醫調理,臉上斑剝的紅疹塊已消褪,但四肢厚皮紅斑還在。 身心受折磨 改用中藥調理 執業醫師林名育表示,林女士本身屬熱性體質,又連續吃一個月含黃耆的膠囊,等於「火 上加油」,導致免疫系統過度活化,誘發病變。中醫以清熱涼血原則調理,但可能需要一 段時日才能痊癒。 林女士說:「花錢事小,得了這種病,對身心的折磨和痛苦,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一 年來,她出門飽受異樣眼光,別人都以為她生了傳染性重病。身為長庚醫師的兒子原本主 張控告這家直銷公司,她認為先把病治好最重要,「我不敢再亂吃了!也希望不要再有人 受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1.156.185

05/26 14:13, , 1F
比較令人好奇的是,身為醫生尤其是有中醫部的長庚,居然
05/26 14:13, 1F

05/26 14:16, , 2F
對於用藥觀念是如此,令人吃驚,真希望國家更重視中醫藥
05/26 14:16, 2F

05/26 14:16, , 3F
把一些成藥或保健食品嚴格區分管制。y
05/26 14:16, 3F

05/26 14:17, , 4F
有些西醫對中藥不認識還蠻常見的
05/26 14:17, 4F

05/26 14:17, , 5F
可中藥透過科技方法製成健康食品他們就比較沒意見了
05/26 14:17, 5F

05/26 14:19, , 6F
特別提說有中醫部的原因就是,是親人在吃的,打個電話
05/26 14:19, 6F

05/26 14:20, , 7F
問一下中醫部的醫生其實挺方便又輕鬆吧。
05/26 14:20, 7F

05/26 14:21, , 8F
不過這新聞給了很好的教育,希望以後一些被民眾視為補品
05/26 14:21, 8F

05/26 14:21, , 9F
的藥物,可以有正確的對待觀念。
05/26 14:21, 9F

05/26 14:21, , 10F
我猜因為名字從<中藥>變成<健康食品>所以就不謹慎了吧~
05/26 14:21, 10F

05/26 14:25, , 11F
恩 對阿,的確是一個原因。
05/26 14:25, 11F

05/28 02:07, , 12F
也要考慮人情世故...當醫生的人對於自己的家人,不見得
05/28 02:07, 12F

05/28 02:09, , 13F
就真的能照顧得好...更何況長庚的中西醫關係不能說是好
05/28 02:09, 13F

05/28 09:28, , 14F
XD 樓上幹麻把長庚的情況說破 不要這樣XDD
05/28 09:28, 14F

08/10 14:53, , 15F
感謝
08/10 14:53, 15F
文章代碼(AID): #18Eb8ku9 (Chinese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