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放下成見是溝通的先決條件

看板Chinese作者 (半退隱中)時間3年前 (2021/02/28 15:0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絕迹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聞以有翼飛 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 《莊子‧人間世》) 這一段出自《莊子》書中孔子與顏回的對話,在孔子傳授道家的 無上心法「心齋」之後,顏回說:在接受老師的教誨前,我實實在在 感覺有自己的存在;但在接受老師的教誨後,就不覺得有自己的存在 了。對於顏回的體驗,孔子是認可的,便說了這幾句話。一般人的思 想、言語、行動常出於先入為主的成見,道家的修行者卻是要放下一 切成見,使心靈保持在絕對虛靜的狀態,才能夠與外在的人事物有和 諧的互動。 莊子的說法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人際溝通很有啟發性。我們對於外 在人事物的解讀,往往是受到自身觀點的影響,不一定合乎事實,可 能只是虛幻的想像。這觀點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個人經驗,比如過去 內心曾經受到挫折創傷,就認定人性本惡,天底下沒有人會真心對別 人付出關懷。又或者是受到情緒、欲望的影響,比如「亡鈇意鄰」的 故事,因為在意斧頭被偷,所以見到鄰居的一舉一動都覺得可疑,認 為和斧頭有關;斧頭找到以後,見到鄰居又覺得很正常。當然還有各 種複雜的因素(比如社會文化),都會影響我們看待人事物的觀點, 這些都是「以有知知」,以個人的想法為標準去了解、評判別人,容 易造成溝通的障礙;因為別人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不見得和你一樣。 道家為什麼強調「無」(無行地、無翼、無知),就是因為放下對於 自身想法的依賴、執著,才有進一步對話的可能。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50.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M.1614496068.A.39F.html

04/01 01:57, 3年前 , 1F
04/01 01:57, 1F
文章代碼(AID): #1WEq54EV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