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師學國學”書系的幾個特色

看板Chinese作者時間13年前 (2011/05/26 20: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跟大師學國學(豆瓣http://book.douban.com/series/1071)     經常有朋友或者讀者問﹐這套書的特色是什麼﹖我整理了一下資料﹐放在這裡﹕http://www.douban.com/note/83565830/     或見這裡﹕http://is.gd/dXIeW           本書系相關情況也可參閱“一位編輯的圖書評論”http://www.douban.com/note/82952599/     本書系原出版說明全稿見此﹕http://is.gd/dZEj0          與市面上此前流行的版本相比﹐本書系的幾個特色﹕     1﹐大師精品﹕ 文化名家歷經半個世紀而熠熠生輝的好書﹐是年輕人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首選讀物。     2﹐增補內容﹕ 增補作者相關文章或名家評論文章﹐比其他社版本大大增值﹐多是各版中文字最全的版本。     3﹐定價低廉﹕ 回饋年輕讀者朋友﹐單本定價最低至10元。               跟大師學國學 第一輯     人間詞話     本書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裡程碑式的作品﹐集中體現了著名學者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精義迭出。書中提出了具有完整的理論結構和豐富內容的“境界”說﹐向來極受學術界重視。徐調孚先生的校注本被認為是最為完備的《人間詞話》版本﹐至今仍不失為一本很好的普及性讀物。     【書後收錄了葉嘉瑩先生《<人間詞話>的基本理論──境界說》一文﹐供讀者參考。】          中國歷史研究法     本書為史學理論經典著作﹐全面反映新史學首倡者樑啟超的史學思想﹐對中國歷史研究影響巨大。書中先論述歷史的定義、意義和范圍﹐接著評價中國的舊史學﹐談及如何改造舊史學、建立新史學﹐最後專談史料的來源、搜集與鑒別﹐並闡述了怎樣發現史實縱橫方面的聯系。樑啟超認為﹐昔日的歷史書寫從來就是為統治階級粉飾太平、宣揚奴性的手段﹐所以要奮起疾呼史界革命﹐期待為國民寫史的“真史家”﹐為人們提供較為客觀的歷史。他還系統講述了許多切身的治學經驗。樑啟超的史學思想與治學經驗﹐今天讀來﹐仍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附錄收入《中國史敘論》、《新史學》和《研究文化史的幾個重要問題》三篇文章﹐供讀者參考。】          明史講義     本書為明清史研究開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全書分為二編﹕第一編總論明史在史學上的地位和明史體例﹔第二編分為《開國》、《靖難》、《奪門》、《議禮》、《萬歷之荒怠》、《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南明之顛沛》七章﹐對明朝各個時期的史實進行了高度概括﹐見識高遠、考証翔實、輪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次出版﹐還恢復了通行本中刪去的有關“安南”的兩節文字﹐貼近作品原貌。】          唐詩雜論     本書是現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唐詩研究的經典之作﹐內容涉及唐代詩歌的多個方面﹐對唐代著名詩人﹐如“初唐四傑”、孟浩然、賈島、岑參、杜甫、李白等人的詩歌成就有獨到而深刻的評論與分析。全書論述精辟﹐行文優美流暢﹐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引人入勝。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欣賞聞先生在唐詩領域的精彩創見﹐本次出版﹐增補了《陳子昂》、《唐詩要略》、《詩的唐朝》、《唐詩校讀法舉例》等數篇文字作為附錄。其中﹐《聞一多先生說唐詩》是鄭臨川先生根據當年在西南聯大的課堂筆記整理而成﹐內容豐富﹐精義迭出。】          經典常談     朱自清先生用淺明而切實的文字﹐於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煩地介紹了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經典作品。這本書寫於1942年﹐六十多年來廣為流傳﹐成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經典。全書見解精辟﹐通俗流暢﹐深入淺出﹐是一般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     【此次出版﹐收錄朱自清先生《<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封建論>指導大概》和葉聖陶先生《讀<經典常談>》等四篇文字﹐希望有益於讀者。】          國學概論     本書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講授國學的記錄稿﹐由現代作家曹聚仁整理成書。書中精辟論述了國學的內涵以及研治國學的方法﹐系統介紹了傳統經學、哲學、文學的流變、對各時期學術發展的特點、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獨到的評價﹐可視作一本中國經學、哲學、文學的簡史。本書多次再版﹐深受廣大國學愛好者的喜愛。     【為使讀者對太炎先生的學問有更多了解﹐此次出版還收錄太炎先生《論諸子學》一文。】          中國史綱     本書是張蔭麟先生短暫一生留下的唯一專著﹐原為作者所寫的高中歷史教材﹐不僅被譽為“歷史教科書中最好的一本‘創作’”﹐更是一種別具一格的通史讀物。作者依據自己的歷史觀對東漢前的中國史實作了較為嚴格的選擇和取舍﹐用講故事的方式寫出中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及若幹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章節安排簡要得當﹐文字技巧活潑動人﹐思想智慧透徹通達﹐隨處流露出作者的才情與用心。     【此次出版﹐另將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和他為該書宋史部分撰寫的三篇文字一並列為附錄﹐供讀者參考。】          三國史話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著作。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之間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最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隻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次出版﹐特將呂思勉先生弟子張耕華先生的讀後感作為前言﹐並且在附錄中還收錄了呂思勉先生有關三國歷史的20篇札記﹐供讀者參考。】          跟大師學國學 第二輯     國學常識     本書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讀物。作者以淺顯流暢的筆觸﹐首先對國學作了概述﹐進而分章節對語言文字、史學、哲學、文學、自然科學、藝術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別和學術觀點予以介紹﹐並作了評述。閱讀本書﹐讀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形成關於國學的較為全面的概念﹔有志於深入研究者﹐亦可通過本書探尋進入國學殿堂之門徑。     【這次出版﹐恢復初版時所附索引﹐並重新校訂﹐方便讀者檢索閱讀。三聯書店重印本刪去了索引﹐這是1949年後第一次恢復本書原貌。】          清代學術概論     《清代學術概論》是一部闡述清代學術思潮源頭及其流變的經典著作﹐也是樑啟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樑啟超先生將清代學術從時代思潮的角度劃分為四個時期﹐並對每個時期作了簡要而中肯的評介﹐精辟分析了各個時期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與不足。 本書一經問世即受到讀者歡迎﹐並成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了解清代學術文化史的入門必讀書。     【此次新版﹐使用朱維錚先生的校注本﹐詳列全書的篇目提要﹐附有2萬余字的導讀。朱維錚先生和本局編輯對本書進行了一次全面而仔細的校訂﹐糾正了多處錯訛的地方﹐朱先生特為新版撰寫了新的後記﹐稱這個新版在《清代學術概論》歷次版本中﹐“或許校勘訛誤最少”。】          清史講義     《清史講義》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是有關清史問題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實錄》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檔冊及《朝鮮李朝實錄》等鮮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學派紮實細密的功夫考訂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歷史的諸多核心問題。 本書主要分為《開國》、《鞏固國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轉危為安》五章﹐對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全面的簡要敘述﹐為研習清史者之入門必讀書。     【本次出版﹐根據商鴻逵先生的整理本校訂﹐並補足了原先刪節的部分(如《八旗制度考實》全篇以及第二章“取台灣”全節)。】          詩境淺說     《詩境淺說》是俞陛雲先生為家中孫兒女“欲學為詩”特意編選的啟蒙讀物﹐專論唐朝律詩和絕句的作法﹐側重於分析每首詩、每副名聯的“聲調、格律、意義及句法、字法”以及“詩境之妙”﹐觀點獨特﹐品評精到﹐頗能給人啟發。     【 此次重版﹐在部分引文與現今通行本中記載有出入時﹐為保持原作的完整性﹐加了編者按予以說明﹐供讀者參考。】          文字學常識     本書是文字學家胡樸安先生在持志大學、國民大學、上海大學、群治大學歷次講授文字學知識的講義結集﹐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從文字的起源講到文字的變遷、廢棄和增加﹐對甲骨文、古文、篆文、隸書等都有相當切實的說明。中篇說明六書的次第及功用﹐並分別用實例闡明各自的內容。下篇是研究文字學的書目﹐指出各書優缺點﹐以備參考。 本書簡明扼要﹐淺顯易懂﹐不失為文字學初學者入門的一部基礎參考書﹐故胡樸安先生本人也在序言裡坦承﹕“我這本《文字學》﹐並無新奇可喜的議論﹐但自信可為研究文字者入門的書。”     【此書為1949年後首次再版。】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     本書和《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樣﹐系樑啟超先生二十多年史學研究的總結﹐其中所講許多治史經驗﹐至今仍具有指引歷史研究門徑、啟迪後學的價值。全書分總論與分論兩部分。總論包括《史的目的》、《史家的四長》及《五種專史概論》。樑啟超說﹕研究“歷史的目的在將過去的真事實予以新意義或新價值﹐以供現代人活動之資鑒”。他還闡明了史家應具備的“四長”﹐即史德、史學、史識和史才。在分論中﹐作者詳盡地論述了有關“人的專史”、“文物的專史”等專史的撰寫方法。     【本次出版﹐附錄作者另外兩篇講專史的文章﹐即《歷史統計學》、《中國考古學之過去及將來》﹐供讀者參考。】          中國書畫淺說     本書是近代書畫名家諸宗元先生所撰《中國書學淺說》和《中國畫學淺說》的合集。諸宗元先生認為書法與繪畫是中國人素來看重的兩種藝術﹐而歷代作者論書﹐往往“陳義過高﹐不切今用”﹐或者“詞旨淵雅﹐難於通俗”﹐論畫則或總論﹐或專論﹐或偏於鑒賞﹐也難於為後學提供借鑒﹐故他起意以淺近文字編寫這兩本《淺說》﹐“意在便於實習”﹐而他本人又精於書畫﹐其研習心得融入其間﹐使得這兩本書不失為中國書法、國畫愛好者較佳的入門指導書。     【此次重刊﹐將兩書合在一起﹐定名為《中國書畫淺說》﹐希望能為今天的書畫愛好者提供一冊完整的學習指南。此書為1949年後首次再版。】          中國小說史略     本書為魯迅先生編撰的中國第一部小說史專著。全書共有二十八篇﹐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生、發展、演變過程﹐始於神話與傳說﹐迄於清末譴責小說。本書在資料上搜羅宏富﹐采輯審慎﹔分析歷代小說的思想、藝術﹐言簡意賅﹐評斷允當﹐是二十世紀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一篇﹐是魯迅先生1924年7月在西安講學時的講稿﹐可以看作《中國小說史略》的提要。     【本版全面輯錄了魯迅先生關於古代小說研究的文字﹐按寫作年代先後排列﹐包括序言、通信等﹐從中可以了解他對古代小說之研究的演變過程﹐這些豐富的資料為其他各版所無。 】               跟大師學國學 第三輯 正在編輯﹐預計年底之前推出﹐敬請期待﹕     國史講話 顧頡剛     本書是顧頡剛先生1924至1925年間為北京孔德學校所作的歷史講演稿﹐此次出版是首次印行單行本。顧先生的初衷是想脫離舊教科書呆板、冗長的沉悶模式而開辟出一個新天地﹐把它做成一部活的歷史﹐揀取能反映時代精神的最精彩部分﹐作親切之描寫﹐使學生對各時代的特色有真確的了解。     全書內容包括宋代的統一、契丹勢力的南漸、西夏的始末、女真的勃興、蒙古的立國、蒙古領土的擴張等幾個部分﹐如同講故事一般﹐用通俗的筆墨普及歷史知識﹐令人讀來興致盎然。時至八十多年後的今天﹐此冊小書仍不失它的魅力。          宋元戲曲史 王國維     本書是王國維先生多年從事戲曲研究的一部總結性著作﹐被公認為中國近代古典戲曲研究的開山之作。它大大提升了戲曲在文學中的地位﹐將之從“托體近卑”的俗文學拉升到了文學藝術的范疇。全書共十六章﹐以宋、元兩朝為重點﹐征引歷代有關資料﹐考察中國古典戲曲形成、演變、發展的過程﹐描繪出清晰的途徑和線索﹐對戲曲語言的藝術特點和審美價值作了具體的分析和發揮。這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戲曲發展史的專著﹐材料豐富﹐治學態度謹嚴﹐影響深遠。     此次整理出版以1933年3月商務印書館《國學小叢書》本為底本﹐同時參考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內容更加完善。          詞學通論 吳梅     本書是一代詞曲大師吳梅先生介紹詞學基本知識及詞學發展史的經典作品。吳梅先生系統地介紹了詞與音樂的關系、詞的作法以及歷代代表性詞人詞作﹐並對唐五代以至清季詞學的源流傳承和諸大家詞作的利病得失做了精當的點評。     此次出版﹐除核改部分知識性錯誤外﹐亦對標點符號做了認真校訂﹐希望能為讀者朋友提供一冊較佳的詞學知識讀本。          讀書指南 樑啟超     本書是樑啟超先生《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和《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之合集。前者介紹中國古代基本典籍﹐說明各書特點、讀法﹐文字淺顯簡明。後者為樑啟超先生在清華學校教授“群書概要”的講稿﹐印行之前﹐就已“各處紛紛函索傳鈔”﹐深受青年學生歡迎﹔對《論語》、《孟子》、《史記》、《左傳》、《詩經》等經典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對諸書作者、成書年代及過程、內容真偽及篇次、價值及讀法、校釋書優劣等問題一一細究﹐予人以翔實有用的指導。     樑啟超先生在講稿中談了許多切身的讀書經驗。這些經驗﹐直到今天仍然對我們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此次出版﹐附錄收入《治國學的兩條大路》等四篇文字﹐希望有益於讀者。          中國繪畫史 陳師曾     本書是陳師曾先生在濟南主講“中國美術小史”的記錄稿。全書提綱挈領地介紹了三代以下至明清兩代的繪畫藝術的歷史﹐梳理歷代畫史脈絡、技法沿革、題材變遷以及重要的畫派、畫家等﹐文字簡明扼要﹐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美術史普及讀本。     此次出版﹐我們對字句、標點等進行了仔細的檢核、勘誤﹐對一些沿襲已久的錯誤予以更正。          佛學常識 太虛     本書是近代著名高僧太虛大師所撰《佛學概論》、《中國佛學》的合集。《佛學概論》從“學史”和“學理”兩個角度論述了佛學歷史和佛教原理﹔《中國佛學》對中國佛學的特質、宗源以及各宗代表高僧的佛教思想作了詳細闡釋﹐其中不乏有趣的佛典故事。     此次出版﹐還將太虛大師《我之宗教觀》、《我的宗教經驗》、《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三文附於書後﹐以便讀者朋友更好了解太虛大師和他的佛學思想。          中國八大詩人 胡懷琛     本書通過對中國古代八位偉大的詩人的介紹﹐梳理出了古代詩歌的發展脈絡和藝術走向﹐可稱是一部簡明的中國古代詩史。胡懷琛先生從個人的賞鑒喜好出發﹐對八位詩人的詩歌特點及其宗源進行了精到的論述﹐使讀者在很短時間內得以了解中國古代詩人與詩歌的成就。     附錄部分選用了胡懷琛先生的另一著作《詩的作法》。這本書尤見胡先生融通新舊詩歌的學力。他遊走在新舊詩歌之間﹐為詩歌愛好者打開了一條詩歌寫作的門徑。          談美 朱光潛     《談美》是美學家朱光潛先生以書信形式為青年所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ㄑ酑荈碻j吹摹短該朗榧頡放叮□□匙琶來幽睦錮礎19朗鞘裁匆約懊賴奶氐愕任侍獠悴閼箍□□岢雋嗣姥□芯康睦硐□勘輟□□叭鬆□囊帳躉□薄V煜壬□砸恢侄岳嚇笥訓撓鍥□告付□福□□□砸帳跤肴鬆□叵檔納羈燙邐蟶□岡謚勢憂逍碌奈淖種校□耙□琳哂梢帳踝呷肴鬆□□紙□鬆□扇胍帳踔□小保ㄖ熳鄖逵錚□H□樽詈蠛粲躒嗣恰奧□□擼□郎桶 保□銜□靶郎橢□卸莢15寫叢歟□叢□□幸捕莢15行郎汀薄?     書後收錄朱先生的《近代實驗美學》一文﹐供讀者朋友參考。    -- 二○一一年四月廿六日在嬌客版發帖上十大留影。 第 6 名 信區 : Joke Apr 26 18:35:22 116 yaleview 標題 : 見識下“受過高等教育”zz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59.66.84.*]
文章代碼(AID): #1DtaLzD2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