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孫子《謀攻》

看板Chinese作者 (雲無心以出岫)時間18年前 (2006/08/19 10: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 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 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 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 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成已 。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害 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 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 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 少釗能逃之,不苦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 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靡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 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 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 下同欲者勝;以虞侍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 之道。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 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賞析 《孫子》或全稱為《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軍事學經典 著作。經過二千五百年左右時間的考驗,雖然今昔的戰爭已大不相同, 但此書所闡述的用兵作戰的原則依然有效,仍被世界各國的軍事家奉為 圭臬。 本篇是今存十三扁中的第三篇,以論述策劃進攻的戰略戰術原則為中心 ,提出要「全」不要「破」,「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用兵最高境界;分 析各種進攻方法的利弊;指出進攻中敵我兵力不同時的戰術原則;並從 君臣兩方陳述了致勝的條件,要求為將者「輔周」,為君者不妨礙為將 者強力指揮權的必要;最後歸結出判知勝敗的原則,而以「知彼知己」 為要旨所歸。全篇邏輯嚴密,有高度的理論說服力。 從行文來看,全文多用排偶句,既簡練有力,又反復開闔,每段都有結 語。極頓挫之妙。各段均用「故」作領,多樣中見統一,結構上也有其 特點。因此,本篇雖是議論文,但對駕馭文字,立意謀篇方面,卻有美 學上的價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27.242
文章代碼(AID): #14vdfEa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