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入人間的仙子─論漢魏詩歌中的織女

看板Chinese作者 (☆)時間21年前 (2002/11/08 15: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五十六期 2000/9/8 題目:落入人間的仙子─論漢魏詩歌中的織女 神話與傳說是先民文化的窗口,也是每個民族歷史與心靈之光的折射。在中國少數的 星辰神話傳說中,最為一般民間大眾所熟悉喜愛的,應是牛郎織女的傳說。其含義之豐富 ,流播之廣遠,在歷代文學作品中出現之頻繁,實為古典文學文化史上一重要現象。牽牛 和織女美麗的愛情點亮了漆黑的夜空;牽牛和織女的悲劇在人們的心靈抹染上了淡淡的哀 愁。他們一年一度在七夕相聚重逢,成為人間男女愛情的象徵;而飛渡銀河搭建鵲橋的鵲 鳥則是人間傳遞喜訊的使者。牛郎織女跨越時空的戀情,是美麗而永恆的浪漫,鼓舞著後 世人間兒女對愛情執著無悔的付出與追求。多情兒女在七夕牛女相會的夜晚,祈禱著自己 愛情的永恆不渝,天長地久!而牛女傳說的浪漫色彩在歷代文人移情詠歎下,更交織出人 間淒美的詩篇。在歷代文學創作中,早在漢魏時的詩歌裡,就已出現對牽牛織女的詠歎, 而其間又經歷了人格化、象徵化的轉變。在牛女的傳說中,織女尤其為詩人關注的主體。 正如織女所織造的雲錦天衣般,詩人在文學作品中,也為織女譜寫出多姿又淒美的生命樂 章。 一、織女星的神話~綺麗的想像 牽牛織女最早見於文字的記載,應是《詩經》中的〈小雅.大東篇〉。有下列詩句: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跋彼織女,經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 。原詩是勞苦大眾藉以表達對生活怨嗟,以抒發愁緒之作。意指銀河兩岸的織女星、牽牛 星,儘管徒有其名,但織女不會實際治絲織布的工作;而牽牛也只是隻不能拉車的牛。正 如其時的上位統治者,雖居高位,卻無恤民之行,不過虛有其名而已。在這些詩句中,織 女星與牽牛星只是做為自然星辰形象所引發的隱喻式聯想。尚未見任何後世牽牛織女愛情 悲劇傳說的痕跡。而這兩顆星之所以被賦予「牽牛」、「織女」之名,應非單純地為古人 觀察天文現象的憑空想像,而是結合了祭祀儀式與農耕信仰崇拜,男耕女織的現實生活為 背景,所形成的神話傳說。 考察古書的記載,在西漢,做為星名的牽牛與織女尚未被視之為後世傳說中的戀人。 《史記.天官書》載: 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婺女,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 也。 在此段記載中,牽牛仍是祭祀犧牲用的神牛,約同時代的《星經》說:「牽牛六星,主關 梁」亦無人格化的跡象。但「織女」卻是「天帝女孫」,《星經》中的織女也是一位「生 果絲帛,收藏珍寶」的女神。在其後的史書如《漢書‧天文志》、《後漢書》及《晉書》 中皆有以織女為天帝之女的記載。而織女被視之為「生果絲帛」女神的信仰,應與古代農 耕社會中無數的婦女以桑蠶紡織為主要工作的實際生活有關。從漢代史書中的相關記載考 察可知,在牽牛織女傳說中,織女的地位顯然比牽牛重要。牛郎織女的愛情悲劇應是以織 女為中心而衍生發展所形成。牽牛只是做為與織女相戀的對象。此期之牽牛和織女,已不 是純粹自然天象中的星座名稱,牽牛為祭祀的神女,織女化身為天帝孫女。牽牛星與織女 星做為一種文化符號,其所指涉的多義性,為人們馳騁的想像,開啟了藝術美學詮釋的廣 闊空間;也為這淒美的傳說生成準備了潛在生發的文學條件。 二、織女星的人格化~浪漫的愛情 一個神牛,一個女神,其人格化的轉變是發展牛郎織女傳說的重要關鍵。在東漢班固 〈西都賦〉中已有牽牛織女人格化的跡象。其詞曰: 豫章之宇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 李善注引《漢宮闕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牽牛織女像。」指出昆明池畔左右有 牽牛、織女之塑像。可以想見牽牛「石人」的塑像,不再是祭祀的神牛,而是與織女相隔 一水,遙遙相對的牛郎了。二者的關係比《詩經‧大東篇》更進一層。牛女二神的隔水相 望,已為日後愛情悲劇之傳說,注入了文學想像的因子。 隨著長期之醞釀發展,牛郎織女的神話雛形,不斷環環遞進,節節衍生增殖,在神話 思維的基礎上,增添了人文精神及美學的建構,開創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悲劇文學創作的契 機。人們進一步把牛郎與織女塑造為相戀的情人,並且在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中,添染上 永恆而具普遍意義的悲劇色彩。這樣的發展大約完成於東漢末年。在現存的歷史文獻中, 《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應是最早且完整的記錄: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經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此為秋夜即景抒情之作。藉天上牽牛、織女的隔絕,抒寫人間情侶分離之悲哀。前人 評曰:「寫天上無情之星,如人間好合綢繆,語語認真,語語神化。」(漢詩音注)詩歌 天上人間交融,充滿浪漫氣氛。 此詩的主題思想與牛郎織女傳說有密切之關係,但並非單純的複述故事。詩歌首二句從想 像出發,寫思婦所見明淨的碧海夜空。迢迢,遠也;皎皎,明也;兩句分舉而文義互見。 令人想見夜空中雙星為銀河所隔的情景。第三句以下刻寫織女的哀愁。詩中織女具有鮮明 的人物形象:「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寫織女織作之熟練技巧,但詩人並不著力於織 女之善織勤勞,而是「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一雙能織出雲錦天衣的素手,卻織不出 經緯紋理,淚如雨下的愁容,極寫織女的悲傷。此四句隱約暗示織女強烈的相思之苦。末 四句以問答的修辭技法,正面刻寫織女的相思之苦乃來自於清且淺的「河漢」及「盈盈一 水」的客觀因素相隔。織女「不得語」的折磨痛苦,只能「脈脈」凝視相望,其情堅意濃 ,苦思苦戀,點出纏綿不絕的深情。詩歌從第三句以下,皆以織女為主要摹寫對象,寫織 女之織藝、織女之眼淚、織女之等待、織女之處境,以及織女之深情。雖寫織女處,仍見 牛郎之身影,但織女之生命困境,愛情不諧顯然為詩人詠歎的重心。這種現象又與兩漢以 來,牛郎織女傳說以織女為重心的神話流傳,隱然相合。詩人藉天上織女,寫人間自身愛 情失諧的悲歎。在詩人的筆下,織女有著鮮明的人物形象:精妙的織藝、堅定的情操、艱 困的處境、不悔的深情,是現實生活中完美女性的典型化身。織女不是仙界中「生果絲帛 」的女神,而是落入真實人間才情兼備的思婦。 三、織女星的意象化~纏綿的閨怨 西方哲人謂:「人由對象而意識到自己:對於對象的意識,就是人的自我意識。你由 對象而認識人;人的本質在對象中顯現出來,對象是他的公開本質,是他真正的、客觀的 我。」做為神話傳說中的牽牛織女,其實也是現實中主體人的對象。古人從神話傳說中, 意識到自身的存在,自身的本質。部分神話在流傳過程中逐漸被人格化、象徵化了,也被 賦予了與人的情感命運相關的意義。古人從這些充滿著自身理想與企盼、愉悅與悲傷的對 象物上,體察到人符號化了的生命意義與生存價值。而現實生活中的諸多情緒,也有了宣 洩與發抒的機緣。在漢魏詩歌中,〈迢迢牽牛星〉藝術形象塑造之下,人格化了織女被賦 予了現實生活中的人世情愁,成為人間思婦的代言人。在曹魏時期的曹丕、曹植創作中, 結合了時代離亂之現實背景,與抒情主體內在情緒的表現,織女成為詩歌中相思閨怨主題 的重要意象。曹丕〈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此為秋夜相思之作。而曹植則有〈雜詩〉之作,其中〈西北有織婦〉一詩: 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 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雲。 安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 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飛鳥繞樹翔,噭噭鳴索群。 願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 曹丕之作寫秋夜思婦,仰望星河中牽牛織女星,抒發對守空閨的「妾身」的悲愁。在三國 之際,社會動盪,征夫思婦是詩歌中常見的題材,曹丕的〈燕歌行〉與曹植的〈西北有織 婦〉之作,濃化了織女傳說中分離相思主題藝術的情韻。詩人的現實精神,使更多的社會 人生內容充填到「織女」的意象之中。在詩人主體市美與文化建構的陸續帶入下,織女成 為後代閨怨乃至夫棄詩歌中重要的意象。而此一意象內涵,在文學的承傳流變中,濃縮了 文化能量,以及彼時彼地不同抒情主體的情感哲思,在後世的文學長流中,激發出多樣的 浪花。 曹魏以後,隨著牛郎織女傳說的日趨豐富、穩定,詩人的吟詠益發富有情趣,在詩歌 中的織女意象系統中,除了原始的距離意象「銀河、河漢」外,又增添了連接意象『鵲橋 相渡與團圓意象七夕相會』等元素。而此一意象系統又與古典詩歌抒情傳統中的相思主題 、閨怨主題相結合,融鑄了相戀的歡愉、分離的淒楚、等待的懸念與重逢的驚喜。織女在 唐詩宋詞中低吟著人間思婦的悲歡離合、空閨情怨,在歷代詩人的陶鍊吟詠下,交織出一 幅幅動人的心靈圖象;儘管歲月淘洗,時空轉換,織女卻永遠為人間多情之女們閃耀著浪 漫的希望之光。 撰文者:高莉芬‧政大中文系副教授〈本文轉載自國文天地〉 版權所有,欲轉載文章,請徵求電子報的同意! 傳統中國文學網站:http://www.literature.idv.tw 免費及訂閱方式:請到網站上「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區」訂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02.5
文章代碼(AID): #zosnP6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