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蘇州一日遊 觀前街 拙政園 獅子林

看板China_Travel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5/06 18:55),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完整圖文 http://hicoyhuang.blogspot.tw/2017/05/blog-post.html 這次上海行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參觀江南的水鄉風景,本來是想說直接就近到地鐵有通的 七寶古鎮,不過稍微看了一下網路的評價,似乎沒有很好。剛好又查到上海到蘇州高鐵只 要半小時,想說既然只有半小時的車程,那就乾脆直接去蘇州吧。 在中國由於積極興建高鐵的關係,大部分的城市都可以搭高鐵到達,而且時間也節省 許多。不過對於外國人來說要訂中國的火車票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官方網站只接受中國 銀行卡,所以外國人不太可能在網路上訂票,只能透過攜程來訂票,不過要被多收手續費 ...訂完票之後,在指定時間前要到火車站或者是代售點取票(代售點要多收5元),不過比 起火車站的排隊人潮,我寧願一張票多付5元。 這次定的票是從上海虹橋到蘇州站的高鐵票,大約40分鐘的車程,一早搭地鐵到虹橋 ,由於虹橋機場跟車站是在一起的關係,這車站還真是大,如果路況不熟悉一定要提早到 ,因為會走很遠。 搭了大約30-40分鐘的車程,到了蘇州火車站,地鐵站就在火車站出口旁邊,如果要直接 去景點就能夠馬上搭車,不過蘇州地鐵不能用上海交通卡,所以只能排隊乖乖買單程票了 。要進地鐵之前可以先到外面看看蘇州站的站體,感覺也是一棟非常有氣勢的建築物。 看完蘇州站之後,可以到地鐵站搭地鐵,搭到樂橋站下車,沿著人民路走,可以看到觀前 街的牌樓。這邊有點像是商店街,如果要吃飯也可以在這邊打發。沿著觀前街走,中途會 經過玄妙觀,玄妙觀是一間道教的寺廟,主體三清殿建於南宋,本來不知道有這個景點的 ,不過既然發現了就進去看看吧,除了主殿之外,旁邊還有其他的殿也能夠用同一張票進 去,所以就順便進去看看吧,大約半小時可以看完。在這邊先說一下來中國後看了幾間道 教寺廟的感覺,基本上跟台灣沒有甚麼太大的不同,不過或許是因為年代久遠的關係,寺 廟的建築總是帶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看完之後繼續往下走,觀前街走完之後,過馬路可以接到大儒巷,在接到白塔東路,也就 是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在這邊終於可以看到江南的水鄉澤國,沿著路走,可以看到河道四 通八達,各種小船穿梭其中。 沿著路走到盡頭,就可以看到拙政園,由於假日的關係,人潮非常多,拙政園門票有分淡 旺季,去的時候是旺季,所以門票是90元。拙政園建於明代,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之一,也 是世界文化遺產。 入園之後,旁邊就有導覽機的租借,看是要找一團跟著走,或者是租導覽機都可以。 因為園內並沒有很多講解告示牌,所以最好還是有導覽。導覽機租借一次30元,有定位功 能走到定點就會自動播放。不過定位的不是很準確,在交界點會兩邊交錯播放,也沒辦法 重複播放。 雖然假日人潮眾多, 不過由於園區很大,所以逛起來也不到壅擠的地步,裡面有著各式 各樣的山水,四季也有不同的花草樹木可以觀看,建築物的設計也很特殊,除了園內的山 水石頭外,裡面也有郵局,可以蓋紀念章寄明信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買張明信片來蓋 紀念郵戳。最好預留個3~4小時參觀。 逛完拙政園之後,可以到旁邊的蘇州博物館和忠王府,蘇州博物館是由建築大師貝聿銘設 計,忠王府是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宅邸。這兩個地方是在一起的,由蘇州博物館進入, 忠王府出。不過由於排隊人潮太多,所以這次就沒進去了。 接下來走到附近的獅子林,獅子林是蘇州另一處園林建築。以各種奇特造型的假山聞名, 獅子林的面積較小,所以門票也比較便宜只要40元,一入園後,就可以發現跟拙政園的風 格不太相同,獅子林主要是以假山所構成的,在裡面行走有種在迷宮找路的感覺,在裡面 常常會有種迷路的感覺。不過園區不大,所以大約1~2小時就可以看完。 逛完獅子林之後,其實時間也差不多傍晚了,可以沿著原路走回地鐵站,再搭到蘇州站搭 高鐵回上海。由於蘇州跟上海很近,要到上海旅遊的話,也可以排1~2天到蘇州,體驗一 下江南的水鄉。由於只有短短的一天,所以還有很多知名景點沒排到,像是寒山寺、虎丘 等。 蘇州給人的感覺跟繁華的上海不同,比起上海,蘇州的步調比較沒那麼緊湊,給人一 種悠閒的感覺。非常建議可以上海行可以排蘇州行程,體驗一下悠閒的步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49.1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_travel/M.1494068134.A.F31.html

05/06 21:55, , 1F
拙政園跟獅子林 人多如此 遊園趣味都去九成了
05/06 21:55, 1F

05/07 11:02, , 2F
人好多噢 寫得很詳細 還是推一個
05/07 11:02, 2F
文章代碼(AID): #1P3Qkcyn (China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