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虛華美麗卻也舒適宜人的【上海】

看板China_Travel作者 (力有餘而心不足)時間8年前 (2016/06/29 22:34), 編輯推噓9(14530)
留言49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好讀網誌版:http://wp.me/p7yzix-1u ---- 乘著中國南航,趁著端午連假拜訪了一趟上海。 此行前,對上海的印象只停留在以往在課本、電視劇中看到的那樣: 外灘、東方明珠還有世界第一條商轉的磁浮列車,僅僅如此。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37/27944344126_235aedf2f3_c.jpg
想當然爾,到了浦東機場都晚上了,當然要搭一下磁浮, 一方面趕著休息,一方面也是體驗。 磁浮速度滿快的,不論是加速過程還是最高行駛速度, 地鐵40分鐘的路線,磁浮只要八分鐘就到,相對的,其差異也就反映在票價上面, 一樣都是到達龍陽路站,地鐵RMB6,磁浮則要價RMB50。 車廂內裝與隔音變一般般,機場通勤用也就不須挑剔了, 下方十秒影片為高速移動車內狀況。 https://youtu.be/7s_wGYiacfU
清末起,上海開放通商,這個城市於往後各時代一直都是中國的窗口, 各時期的現代化建設在這裡都可略見一斑。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36/27944337686_7bc3349968_c.jpg
是從法租界開始認識上海。 走在武康路上,發現了上海最不像臺北的地方:歷史建築的保存。 在這裡,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老建築,比比皆是。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443/27944334876_29b2ec4ee2_c.jpg
沿途還可以見到許多民初名人的故居,在現代也是一般人們的住所。 街道綠意盎然,行人三三兩兩,在這兒感受不到一絲大城市緊繃的氣息。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459/27944339736_6bdd5dbbdd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226/27944332696_dcc246abf9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227/27944336786_4c03cbd9e6_c.jpg
上海有個有趣的現象:新舊衝突。 平整的道路上,新穎的交通工具與傳統人力載具並駕齊驅: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19/27944343436_2dd92f2423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452/27944340946_6898c5e7af_c.jpg
這一幕幕真的滿妙的! 我想,開發中國家這些可能挺常見的,應該是我少見多怪了。 離開法租界,一路向東移動,沿途看到了家手搖飲料店「1點點」。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637/27978670185_4536e39f42_c.jpg
原來是臺灣50嵐在中國的子品牌,分店滿多且處處大排長龍, 所幸我們購買時人數不多;就是臺灣味,也難怪大紅!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13/27978669475_682c7e58b6_c.jpg
上海的商圈最有名應該就是南京路這條線了。 東有南京東路徒步區、外灘,西有南京西路購物街、靜安區各大購物中心。 南京東路步行街,氛圍如臺北西門町一般, 不過建築多是有一定年齡的,也有部分經營許久的老字號商家。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216/27901250061_e594c41054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240/27901249271_4933cb8a69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81/27901248681_f215134365_c.jpg
西面的南京路, 相較下就像是臺北東區、信義區,可以說是有過之。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660/27901252251_a9c4afcc80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532/27901251771_203d4f8a60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616/27901250871_ff9f308205_c.jpg
南京路上走一遭,上海的繁華,便知一二。 再向東走,便到了上海最著名景點:外灘。美麗的上海灘,就是這裡; 上海灘原是英國租界,其一百七十餘載的開發、建設,使外灘另有「東方華爾街」之稱。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236/27365047793_09c313cd96_c.jpg
外灘有一至三十三號樓,每棟樓各有其故事與風格, 素有「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美譽(參考來源:維基百科)。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25/27365046713_5c6153ef52_c.jpg
對我而言,上海最美的地標就是外灘這排建築了。 上海灘的出名的不只是浦西的這三十三樓,還有位於浦東的高樓群天際線。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098/27365562434_546a0ced2c_c.jpg
可惜白天到來時霧霾罩頂,整個天際線大打折扣。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94/27365561974_2774307a97_c.jpg
雖被霧霾籠罩,不過其夜景也因此獲得特別的光暈,別有一番特色。 既然都來到了這裡,怎麼可以不過過江拜訪一下陸家嘴呢! 過江的方法有幾種:地鐵、渡輪、觀光隧道。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681/27365535344_b97dedfa08_c.jpg
在朋友的介紹下,先選擇了可以嘗試一次的觀光隧道; 觀光隧道全長六百多公尺,可搭乘其軌道車過江,移動過程隧道牆上有許多燈效展示。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076/27365532594_27914dcf41_c.jpg
動畫與車廂相對高速移動時,景象有如時光隧道一般。 出了隧道,走個幾步便可見到陸家嘴最著名景點:環路。 環路是個圓環,上空沿環路搭載一人行空橋; 空橋上各位置,可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浦東這高樓大廈群。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411/27876869112_f85143c227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613/27876868702_f967ee6628_c.jpg
當然,陸家嘴這不僅僅只有高樓大廈,這裡也自成一商圈。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43/27365529694_1588f33eb9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400/27365529174_4a63bb5425_c.jpg
南京東路上有全上海最大的Apple Store,但人山人海, 若是有Genius Bar的需求(蘋果產品維修)又預約不到, 不妨來浦東碰碰運氣,說不定立即可維修。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83/27876867112_9427daa5c6_c.jpg
看膩了上海繁華的一面,也會想喫點清淡的,想看點傳統的,便走了一遭田子坊。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652/27978717015_71a7b522f3_c.jpg
孰不知,這裡也是滿滿都是人!田子坊的傳統,反而變成其商業化賣點, 小區(就是臺灣所謂的「社區」)內的通道擠的水泄不通,實在恐怖。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00/27876870562_39dc217366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259/27876870282_9e7609f040_c.jpg
人來人往,想要拍張沒什麼人的照,可能需要等上數十分鐘......。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616/27876869582_826aa99a99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38/27876869792_2c5364f1e5_c.jpg
阿婆是小區住戶,不知道他如何看待商業化至此的田子坊變化......。 逃離摩肩擦踵的田子坊,往新天地移動; 在這裡,有座購物中心,也有著令人心曠神怡的小區與思南公館。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713/27365561844_63d493afa1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756/27365561194_fbed502359_c.jpg
思南公館一帶是個住商混合區域,有著各式餐廳、咖啡廳、茶館, 其寧靜與少許的人們,比起田子坊,更是吸引人許多。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09/27978718465_fa1aff7a96_c.jpg
新天地一區除了購物中心,隔個馬當路有著一排老房子與小區,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也這路面上, 不過個人認為這裡最棒的是位於這舊址後的小區;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63/27978719375_1af9bc2609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283/27365560414_67c4518ca3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537/27978720515_b195ecc6bf_c.jpg
這小區裡的純樸與自然真的令人想立馬在此定居呀! 最後到達的豫園與城隍廟,拜訪時已超過入園時間,只參觀到其周圍。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457/27365040643_6316f53193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248/27365039413_d95d1bf01a_c.jpg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293/27365042223_c11d2bcf99_c.jpg
整個商圈的建築風格都仿照豫園做設計, 若沒仔細做功課,還真的會把這一帶的商辦誤認為就是豫園呢! 身為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持續著其百年來的的繁華與美麗, 不過其也有舒適、迷人的地方。 要體會整個上海,短短三五天是絕對不夠的, 我想,之後的日子拜訪上海的機會會越來越多,屆時,再繼續品味吧! 後記: 中國身為一個新興開發中國家,其進步的速度已不是我們臺灣以往的認識那般; 從文初所述對上海的過去認知,到文中所述的各種見識, 這些的差異性不只發生在上海,在中國各地也都神速般地在改變。 而且不只是硬體建設上的進步,中國在各式軟體的技術也都到達領導地位, 比如說我們常聽到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支付服務,或是滴滴打車等各式電商服務, 其地位與世界其他電商相較並不遜色,甚至可以技術輸出。 中國在軟硬體建設上的進步,的確是值得參考的。 https://farm8.static.flickr.com/7300/27365536604_8437f96f93_c.jpg
打滴(叫Taxi)只要路邊手機按一按,車子馬上就來; 付車錢?不用!一樣手機按一按,直接支付! -- 如果將字母A到Z分別編上1到26的分數(A=1,B=2...,Z=26) 你的知識(KNOWLEDGE)得到96分(11+14+15+23+12+5+4+7+5=96) 你的努力(HARDWORK)也只得到98分(8+1+18+4+23+15+18+11=98) 你的態度(ATTITUDE)才是左右你生命的全部(1+20+20+9+20+21+4+5=1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7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_travel/M.1467210884.A.DAD.html

06/30 00:41, , 1F
心得不錯 後記0分
06/30 00:41, 1F

06/30 08:05, , 2F
機車滿街跑在發展中地區是蠻常見的啦
06/30 08:05, 2F

06/30 11:17, , 3F
想移民定居就去 沒人攔你
06/30 11:17, 3F

06/30 11:41, , 4F
推,剛從上海交換回來,那裡真的不錯
06/30 11:41, 4F

06/30 18:14, , 5F
只去短期讀書或觀光當然覺得棒棒 怎不在那邊住個五年十
06/30 18:14, 5F

06/30 18:14, , 6F
年工作看看
06/30 18:14, 6F

06/30 20:16, , 7F
贊同後記 看到見不得人好 崩潰就是爽XD
06/30 20:16, 7F

06/30 21:16, , 8F
今天去看全球移動大會, 會場廠商代表做簡報都是用英語
06/30 21:16, 8F

06/30 21:17, , 9F
, 多半是40歲不到的CEO, 大眾創業的勢態很明顯.
06/30 21:17, 9F

06/30 21:18, , 10F
明天還有一天, 有興趣有空可以去看看, 在上海新國際博
06/30 21:18, 10F

06/30 21:19, , 11F
覽中心, 這是浦東最大的展覽中心, 也是上海辦國際會展
06/30 21:19, 11F

06/30 21:19, , 12F
的重要據點.
06/30 21:19, 12F

06/30 21:22, , 13F
與會廠商來自全球各地, 當然也有來自台灣的.
06/30 21:22, 13F

06/30 21:31, , 14F
對了, 最近知道有位藝術家名叫李守白, 他的工方坊就在
06/30 21:31, 14F

06/30 21:32, , 15F
田子坊, 他的作品主要是跟石庫門建築以及旗袍女人相關
06/30 21:32, 15F

06/30 21:33, , 16F
的, 相當好看, 有興趣可以咕狗,充滿民國時期的上海味.
06/30 21:33, 16F

06/30 21:33, , 17F
更正錯字: 工方坊 -> 工作坊
06/30 21:33, 17F

06/30 21:53, , 18F
後記很明顯又是一個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看中國的角度
06/30 21:53, 18F

06/30 21:54, , 19F
拿上海這種放在世界上也是屬於超大城市等級的跟台灣
06/30 21:54, 19F

06/30 21:54, , 20F
整體發展來比 當然怎麼都比不上
06/30 21:54, 20F

06/30 21:55, , 21F
但光憑人家電商跟行動支付發達就說好棒棒 令人不敢苟同
06/30 21:55, 21F

06/30 22:50, , 22F
/怎麼不能拿上海跟台灣比? 也不想想是誰先發展的,現在卻
06/30 22:50, 22F

06/30 22:51, , 23F
落得如此的地步?!即使你心虛不敢看不敢比,別人還是在進步
06/30 22:51, 23F

07/01 15:11, , 24F
先發展的城市會受到過去繁盛的侷限,尤其在硬體上(
07/01 15:11, 24F

07/01 15:11, , 25F
還有資訊科技應用) :因為舊的還沒壞、用習慣了、
07/01 15:11, 25F

07/01 15:11, , 26F
新產品沒有明顯優勢等原因,遲遲不更新設備。這是無
07/01 15:11, 26F

07/01 15:12, , 27F
可奈何的,只能等時間過去讓大家汰舊換新。
07/01 15:12, 27F

07/01 19:15, , 28F
紐約的地鐵蓋多久?當然老舊
07/01 19:15, 28F

07/01 19:17, , 29F
而且拿一個十多億國家的城市來比台北這種兩百多萬人口
07/01 19:17, 29F

07/01 19:17, , 30F
的地方,你不會覺得這種比較很蠢,顯示作者的腦袋....
07/01 19:17, 30F

07/01 19:17, , 31F
....
07/01 19:17, 31F

07/01 19:19, , 32F
你會拿台北跟一個二十萬人口的首都比較嗎?
07/01 19:19, 32F

07/01 19:22, , 33F
中國的電商發展,廣告小妹有說過,中國有那種發展環
07/01 19:22, 33F

07/01 19:22, , 34F
境,台灣根本不可能有那種因為人口基數太大,只要切
07/01 19:22, 34F

07/01 19:22, , 35F
中一個立基點就能做起生意的環境,我想你不會比土生土
07/01 19:22, 35F

07/01 19:22, , 36F
長的中國人還懂他們自己吧
07/01 19:22, 36F

07/01 23:38, , 37F
我真的覺得 作者有空可以去其他二三線城市看看
07/01 23:38, 37F

07/01 23:38, , 38F
看完之後還會不會覺得中國棒棒
07/01 23:38, 38F

07/03 12:41, , 39F
同意flight所言,有個在上海工作的朋友FB三不五時就大陸
07/03 12:41, 39F

07/03 12:42, , 40F
app好棒棒網路好棒棒叫什麼都好快好棒棒台灣好落後,真
07/03 12:42, 40F

07/03 12:42, , 41F
的很想打他...
07/03 12:42, 41F

07/03 22:04, , 42F
去過海南二縣城市阿 有什問題
07/03 22:04, 42F

07/03 22:04, , 43F
只是不熱鬧而已 但不會像台灣淹水飛蒼蠅
07/03 22:04, 43F

07/03 22:06, , 44F
自己沒去過在那邊崩潰XD
07/03 22:06, 44F

07/03 22:09, , 45F
覺得街道還是漂亮 香港也發展早 也是很新阿
07/03 22:09, 45F

07/04 12:06, , 46F
一碰 很多人 就高潮
07/04 12:06, 46F

07/11 13:46, , 47F
想不懂有什麼好噓的,不就跟一堆人去東京旅遊一樣,回
07/11 13:46, 47F

07/11 13:46, , 48F
來感嘆想住在那裡~
07/11 13:46, 48F

07/11 13:47, , 49F
附和fight看法XD
07/11 13:47, 49F
文章代碼(AID): #1NSzo4sj (China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