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20150220*北京自由行Day2*

看板China_Travel作者 (海豚薰)時間9年前 (2015/03/14 21:1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版:http://katrina720926.pixnet.net/blog/post/60247849 ====================================================================== 第二天上午:[灯市口->天安门->故宮] 北京麗亭酒店 (Park Plaza Wangfujing Hotel)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97号 +86-10-8522-1999 早晨的窗景 - 因為濕氣太重,所以小雪很多一下下來就已經融化,所以只有少許的地方 有積雪 星巴克咖啡(金寶大廈店)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89号 +86-10-8522-1661 北京是很大的,一日之計在於晨,所以早餐一定得吃,就跑到酒店對面的星巴克吃早餐喝 咖啡啦!(一天不喝咖啡的我就渾身不對勁啊!住麗亭酒店的優點就在這嗎?) 大陸的星巴克訂價按照匯率算起來,其實是比台灣稍高些的~ 參考值:大杯拿鐵30RMB 灯市口→东单 (地鐵5號線) 1駅 东单→天安門东 (地鐵1號線) 3駅 交通費3元人民幣 大雪紛飛的大年初二光要經過天安門入口處安檢就排隊擠了約莫一個小時後才進入到故宮 XD 故宮博物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86-10-8500-7428 開放時間: 旺季(4/1~10/31):08:30~17:00(16:00停止售票),門票60元人民幣 淡季(11/1~3/31):08:30~16:30(15:30停止售票),門票40元人民幣 珍寶館及鐘錶館需另購10元人民幣門票 語音導覽:自動講解器每個押金100元人民幣 + 租金(普通話/粵語)20元人民幣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14位+清10位皇帝的居所,佔地面 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 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營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現為故宮博物院的所 在地 北京故宮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1987年入選"世界 文化遺產名錄" 故宮(紫禁城)示意圖(取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中軸線上六大宮殿和御花園 故宮中軸線上有六大建築,以乾清門為界分前朝和內廷,內廷就是後宮,其北是御花園 前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內廷: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內廷東西六宮 內廷中軸線兩旁各有一組建築,每組含六個宮殿,昔日是嬪妃的居所,現在東為專題展館 ,西為宮廷原狀陳列區 東六宮:景仁宮、延禧宮、承乾宮、永和宮、鍾粹宮、景陽宮 西六宮:永壽宮、太極殿、長春宮、翊坤宮、咸福宮、儲秀宮 內廷東北角與西北角 東北角寧壽宮區:現在是珍寶館(需另購門票) 西北角慈寧宮區:暫不開放 四大出入口 方形城牆上有四個大門,另在四角各建一座角樓,牆外則有護城河 南:午門(正門售票處,入口,近天安門) 北:神武門(出口,近景山公園) 西:西華門 東:東華門(暫不開放)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公尺,東西寬753公尺,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城牆高12公尺,底厚 10公尺,頂厚6~7公尺,四周由52公尺寬的護城河保護 北京故宮有四門:正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神武門(玄武門);現神武 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城牆高9.9公尺,厚8.26公尺 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餘座,清朝乾隆時期有殿宇1800餘座,現存殿宇約2631座;紫禁城各 宮殿樣式圖細畫至"寸",自康熙起雷氏家族代代測量、繪製典藏到民國初年 相傳故宮共有9999.5座屋,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 980座,共計8704間,但是"間"並非現在房間的概念,此處"間"是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 間 故宮在辛亥革命之前被稱為"紫禁城",它的名字來自"紫微星垣",中國古代星像學家把天 上的星星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等,其中三垣指紫微星垣、太微星垣和天市星垣, 而紫微星垣居於正中(現在稱為北極星),據傳皇天上帝的居所(紫宮)就在紫微星垣中,人 間皇帝自稱"天子"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紫"字為紫禁城 故宮是以黃瓦、紅牆、金飾、白石構成的建築群,其中黃色琉璃瓦也是天子的象徵 紫禁城最初的建設投入工匠23萬人,民工士兵上百萬,前後延續了15年之久 1911年辛亥革命,因為"清室優待條件",末代皇帝溥儀與其他皇室人員退居後宮,前朝則 用作"古物陳列所" 1924年,國民軍總司令馮玉祥策劃"北京政變",逐溥儀出宮,隔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從此 故宮從人民禁地變成了公眾博物館 預計參觀路線:午門 -> 太和門 -> 太和殿 (正殿,節慶時使用) -> 中和殿 (皇帝祭祀 時休息室) -> 保和殿 (宴請朝臣、科舉) -> 乾清門 -> 乾清宮 (康熙為止的皇帝起居室 ) -> 交泰殿 (明朝皇后寢宮) -> 坤寧宮 (皇帝皇后舉行婚禮處) -> 御花園 -> 西六宮 :儲秀宮(慈禧早年住所) -> 咸福宮 -> 長春宮 -> 慈寧宮 -> 養心殿(雍正起居室) -> 漱芳齋 -> 東六宮:九龍壁(皇極門前) -> 景仁宮(康熙生於此) -> 奉先殿(鐘錶館) -> 皇極殿 (珍寶館) -> 寧壽宮(乾隆養老處) -> 暢音閣(大戲台) -> 珍妃井 -> 乾隆花園 -> 神午門 第一站:午門 (宮廷劇中的"推出午門斬首"這句經典對白令大家對午門印象深刻,不過血 濺紫禁城重要通道是禁忌,午門前只行杖刑,但受不了的人仍是要死)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年間重建 樓閣巍峨,十分壯觀,平面呈倒"凹"字型,分上下兩部分:上部正中為門樓一座,面闊9 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兩側有重檐攢尖頂的方亭;下部為敦台,正中開三門,兩側 各有一掖門 中門為皇帝出入專用,但是在清朝,新科狀元、榜眼、探花在發榜之日可以從該門進出一 次 此外,皇帝結婚時,皇后可以乘轎從中門進入,其他文武官員從左門進出,宗室王公從右 門進出 清朝時,午門還是皇帝每年冬至頒發下一年曆書之處,遇有戰爭獲勝,也在此處舉行凱旋 、獻俘的儀式 這個故宮自動講解器很厲害,有GPS功能,你走到哪兒就會自動講解到哪兒!強烈建議一 定要租借這個故宮自動講解器,否則參觀故宮不了解相關的歷史故事,就只是走馬看花! 大雪紛飛的故宮博物院好有感覺呢! 眼前這長長的就是金水橋,是紫禁城中最壯麗的橋,為太和門廣場前5座漢白玉石拱橋的 統稱 太和門廣場既為內金水河分出內外,內金水橋又將兩部分聯繫成一空間整體,且于平淡中 見起伏,更增強了南北中軸線上層次感 第二站:太和門 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紫禁城前朝宮殿的正門,是自天安門南側向北進紫禁 城時經過的第四道門(前三道依次為天安門、端門、午門) 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3間,全高23.8公尺 太和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奉天門",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 皇極門",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稱"太和門" 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嘉慶七年(1802年)均曾重修,清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889 年1月16日)深夜,太和門護軍值班房因護軍熟睡,油燈點著門柱引發火災,因此太和門西 側的貞度門失火,殃及太和門與昭德門,三門均被焚毀,雖然派出了7000多人次救火,大 火依然燒了兩天,太和門被焚毀 清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為光緒帝大婚的吉日,按照清朝制度,大 婚皇后須經太和門進宮,僅剩42天時間,重修太和門已來不及,清廷遂令北京的棚匠扎彩 工,搭成一座彩棚太和門,以假亂真,在光緒帝大婚時使用,所以現存的太和門是清光緒 十五年間重建的 明朝規定,文武官員每天拂曉在奉天門早朝,皇帝也親自到此處接受朝拜及上奏、頒布詔 令和處理政務,叫做御門聽政 清朝初年,皇帝曾在太和門受朝、賜宴等,後來御門聽政改在乾清門舉行 清順治元年九月(1644年),清朝統治者定鼎北京之後,首位皇帝順治帝便是在太和門頒布 大赦令 太和門前銅獅 太和門望向太和殿 第三站:太和殿 (正殿,節慶時使用)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稱三大殿,這三大殿連同與東側文華殿、西側武英殿合稱為前 朝,三大殿位於紫禁城中軸線暨北京中軸線上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北京故宮前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殿,該殿建在有漢白玉圍欄的三 層高大露台上,是明清兩朝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屋頂最高的大殿 ,為"前三殿"之第一殿,堪稱中華第一殿 太和殿為紫禁城內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建築,建築規制之高、裝飾工藝之精,堪居中國 古代建築之首 太和殿殿高35公尺,面積2377平方米,面闊11間,進深5間,72根大柱,其中六根是纏龍 金柱,是中國最大的一座木結構宮殿,也是中國古代殿宇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廡殿頂 由四個斜面組成,正脊以外有四條向下斜的垂脊,重檐則是指殿頂下另有四條短垂脊,所 以正脊+四條向下斜的垂脊+四條短垂脊,合共九脊,是古代建築中最高規格的屋頂) 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因而在各種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與眾不同,每條垂脊上有10個 神獸,是中國古建築之特例,比清廷最高規定的多出一個,反映太和殿地位之高,乾清宮 每條垂脊上只有9個神獸 太和殿內地面鋪砌金磚,每塊邊長約為0.67米,整個太和殿共有4718塊金磚,金磚是蘇州 等地燒制的高級磚塊,燒製程序十分複雜,前後花費時間長達半年以上,成品還需經過仔 細挑選,才能鋪砌在太和殿上 太和殿命運真的多揣!太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 ,明初稱"奉天殿",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奉天殿遭雷擊焚毀,明正統元年(1436年)~明 正統六年(1441年)重建,明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丙申(1557年5月11日)又遭雷擊焚毀,明嘉 靖四十一年(1562年)完成重建並改名為"皇極殿",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遭遇火災,明 天啟七年(1627年)重建,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名為"太和殿",清順治三年(1646年)和清 康熙八年(1669年)各重修一次,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三半夜,由於太監失誤, 太和殿西邊御膳房失火,太和殿再次被焚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清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重建,現存的太和殿即此次重建後的形制,因防火需要,原正殿兩側副階被改為 夾室,木構斜廊被改為防火磚牆,太和殿在袁世凱登基時一度改名為"承運殿" "太和"二字取自"易經"乾卦「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一句,是說宇宙 間一切關係都得到協調的意思 太和殿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大典的場所,新皇帝登基、大婚、冊立皇后、頒布重要詔書、 金殿傳臚(公布新進士名單)、派將出征以及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生日等 重大儀式的地方 每逢大典之日,從太和殿至天安門外,設有龐大的儀仗,太和殿前檐下設中和韶樂,太和 門內設丹陛大樂,王公立於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齊集于丹墀內陳設“品極山” 的御道兩旁 皇帝出宮御太和殿,午門鐘鼓齊鳴,殿廷樂隊相繼演奏,殿內外香煙繚繞,氣氛莊嚴肅穆 ,以顯示封建帝王的專貴和威嚴 清朝初年,曾在太和殿舉行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起,改在保和殿舉行,但傳臚( 古代以上傳語告下為臚,也就是唱名的意思)仍在太和殿舉行 太和殿望向太和門 龍頭石雕 第四站:中和殿 (皇帝祭祀時休息室)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稱三大殿,這三大殿連同與東側文華殿、西側武英殿合稱為前 朝,三大殿位於紫禁城中軸線暨北京中軸線上 中和殿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華蓋殿",明嘉靖年間遭火災,重修後改 稱"中極殿",曾歷經三次火災,現存為明天啟七年(1627年)重建,如今中和殿天花內構件 上仍然留有明朝"中極殿"墨跡,清順治二年(1645年)始改稱"中和殿",中和殿在袁世凱登 基時一度改名為"體元殿" "中和"二字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一句,是說 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才能使各方面關係處理得協和調順,符合中庸之道 中和殿高29公尺,平面呈正方形,為單檐四角攢尖頂,比其他大殿簡單,屋面覆黃色琉璃 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面闊、進深各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為580平方米 ,面積是三大殿中最小的 中和殿正中設有寶座,每逢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典禮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員的跪拜禮; 每年春季祭先農壇,也先在這裡閱視祭文;祭祀地壇、太廟、社稷壇的祝版,也在此閱視 第五站:保和殿 (宴請朝臣、科舉)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稱三大殿,這三大殿連同與東側文華殿、西側武英殿合稱為前 朝,三大殿位於紫禁城中軸線暨北京中軸線上 保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初稱"謹身殿",明嘉靖年間遭火災,重修後在明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建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始改稱"保和殿",保和殿在袁 世凱登基時一度改名為"建極殿" "保和"二字是取自"易經"「志不外馳,恬神守志」一句,也就是神志得專一,以保持宇宙 間萬物和諧 保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高29.5米,面積1240平方米,重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 上下檐角安放9個小獸,殿內金磚鋪地,坐北向南設雕鏤金漆寶座 保和殿在明朝、清朝的用途不同。明朝是皇帝出席大典或祭祀前的更衣室;清朝則是每年 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賜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賜額駙之父、有官職家屬宴的 場所,在清朝初年,後三宮修復前,順治帝和康熙帝曾在此居住,用作寢宮 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順治帝居住保和殿,時稱"位育宮",順治 帝大婚也在此舉行;康熙帝自即位至清康熙八年(1669年)居住保和殿,時稱"清寧宮";這 兩位皇帝居住保和殿時,均以暫居而改稱殿名 從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起開始,三年一度的殿試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舉行,在禮部舉行 的會試中獲錄取的人(稱為貢士,其中第一名為會元)方有資格參加殿試,殿試題目由皇帝 擬定,並指定大臣閱卷,從中決定誰是狀元(第一名)、榜眼(第二名)和探花(第三名) 此乃御路石,是殿底斜坡上雕有龍形圖案的石塊,當皇帝乘轎進出宮殿時,轎伕不能走過 中軸線上的御路石,只可走在兩旁石階,而轎就在石上橫過 紫禁城有不少御路石,保和殿往乾清門這一段面積最大,除了飛龍,末端還有山、浪花和 雲的雕刻 第六站:乾清門 乾清門是北京故宮內廷正門,過此門方見乾清宮,因乾清宮而得名 乾清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面闊5間,進深3間, 也因為空間大,因此自康熙帝起,成了御門聽政(皇帝在殿前大門會見官員,因為在清早 進行而俗稱"早朝",為何皇帝不在殿內聽政呢?據說明成祖甫遷都三大殿便招祝融,便移 聽政場地至奉天門(現今的太和門),後來康熙帝改往乾清門,並持之以恆,天天上朝,至 咸豐以後就不再實行了)之地 乾清門西側有一排消防,東為是為值房,西為內務府值房,中間為軍機值房,俗稱"軍機 處" 乾清門東側廬房曾設有星巴克分店,但2007年1月芮成鋼在一篇文中將這家星巴克分店稱 作"西方不登大雅之堂的飲食文化的代表符號",認為這是西方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入侵 ,此文引發輿論關注,最終星巴克不得不撤出故宮,此後東側廬房被故宮博物院闢為商店 乾清門牌匾:左為漢文,右為滿文 滅火金缸,置於大殿和重要建築前的銅製或鐵製金色大缸,是為防火而設的儲水器,乾清 門兩旁便有10個,缸上有口含圓環的獸頭雕,是裝飾也是缸耳 乾清門望向保和殿 第七站:乾清宮 (康熙為止的皇帝起居室) 故宮"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乾清宮與坤寧宮分別為傳統意義上的帝、后寢宮,乾、坤分別為"周易"中的卦名,乾表天 ,坤表地 乾清宮是故宮"後三宮"之第一宮,建築規模居內廷之首,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面積 1400平方米,重檐廡殿頂,上覆黃琉璃瓦 乾清宮的命運也很多揣!乾清宮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毀 於火災,明正統五年(1440年)重修竣工,明正德九年(1514年)正月十六日晚放煙火不慎, 將乾清宮和坤寧宮同時燒毀,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建乾清宮和坤寧宮,明萬曆二十四 年(1596年)乾清宮和坤寧宮又被燒毀,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重建竣工,清兵入關以後 ,乾清宮在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清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發生火災被燒毀,清 嘉慶三年(1798年)重建,現存的乾清宮便是此次重建後的形制 明朝,乾清宮是皇帝寢宮,自永樂帝至崇禎帝共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因宮殿高大,空間 過敞,明朝皇帝在此居住時曾將該殿分隔為數室;根據記載,明朝乾清宮有暖閣九間,分 為上下兩層,共置床27張,后妃們得以來此進御,因為室多床多,所以皇帝每晚就寢的處 所少有人知,以防不測,但這仍不能使皇帝安心,據記載,明朝嘉靖年間"壬寅宮變"發生 後,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到乾清宮居住 萬曆帝的鄭貴妃為了爭當皇太后而搞出的"紅丸案"、泰昌妃李選侍爭當皇后而移居仁壽殿 的"移宮案"、明思宗崇禎迫周皇后懸樑自盡,均是在乾清宮發生;明朝,乾清宮也曾經用 作皇帝守喪之處 康熙帝以前,乾清宮沿襲明朝舊制,依然是皇帝寢宮,自雍正帝移住養心殿後,乾清宮即 改作皇帝召見廷臣、處理政務、批閱奏章、接見外藩屬國陪臣、歲時受賀、舉辦宴筵的場 所 清朝皇帝曾在乾清宮舉行過兩次千叟宴,第一次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第二次在乾隆 五十年(1785年),第二次規模最大,有三千多位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參加了乾隆帝(七十五 歲)舉辦的宴會,包括大臣、官吏、軍士、民人、工匠等等。宴會時,乾隆帝召集一品大 臣和年齡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到御座前賜酒,並賜予每人拐杖以及其他禮品;宴會上,眾人 聯句賦詩三千四百多首,以顯示"普天同慶,共享昇平",起到安撫民心的作用 乾清宮也是清朝皇帝停靈、暫厝梓宮之處。世祖、聖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 、穆宗、德宗均停靈於乾清宮,停靈時間長短不一,按規定儀式祭奠後,再轉停到景山觀 德殿等處,最後選定日期出殯,葬入清東陵或清西陵 明朝時,乾清宮高掛敬天法祖匾,清朝改掛正大光明匾 匾上"正大光明"四字最初是順治帝手書,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臨摹,目前的版本是乾隆帝 臨摹的 清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曾經下詔,密建皇儲的建儲匣,存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 後面 皇帝秘密選定並御筆親書的寫有皇位繼承人名字的文書,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邊, 一份放在建儲匣內,皇帝死後,在王公大臣的公証下,由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此為秘密 立儲制度,此制度到咸豐帝時,因為咸豐帝只有一個兒子而無法執行,而往後的同治帝和 光緒帝也無子,故未再執行此制度 第八站:交泰殿 (明朝皇后寢宮) 故宮"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故宮"後三宮"之第二宮,清朝,交泰殿是皇后千秋節(皇后生日)受慶賀禮的地方,千秋節 當天,慶典活動會在交泰殿舉行,皇貴妃、貴妃、妃、嬪、公主、福晉、命婦等都要前來 交泰殿祝賀,向皇后行六肅三跪三叩禮,然後皇子再向皇后行禮 "交泰"二字是取自"道德經"第三十九章「天地得乾坤水火交泰」一句,寓意「乾坤相交、 天地和會,國家上下風化相通、長治久安」 交泰殿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嘉慶時重建,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康熙八 年(1669年)都有重修,清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交泰殿,同年重建 交泰殿平面為正方形,面闊進深均為3間,單檐四角攢尖頂,比其他後三宮簡單,銅鍍金 寶頂,頂覆黃琉璃瓦 交泰殿明間設有寶座,上方懸掛乾隆帝恭摹康熙帝御題無為匾額 兩側柱子上掛有乾隆帝御題對聯:「恆久咸和,迓天休而滋至;關雎麟趾,立王化之始基 」 第九站:坤寧宮 (皇帝皇后舉行婚禮處) 坤寧宮是故宮"後三宮"之第三宮,坤寧宮坐北朝南,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 檐廡殿頂,是紫禁城內最具滿族住宅風格宮殿 "坤寧"二字是取自"周易"中有卦名「坤」所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和"道德經"第 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坤寧"意為「坤地寧定」 坤寧宮的命運也很多揣!坤寧宮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正德九年(1514年)、明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先後兩次毀於火災,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朝沿襲明制 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仿照瀋陽故宮重建,即變成清朝宮廷 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但是其"中宮"的地位未改變,清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帝大婚時, 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寧宮行合巹禮,清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坤寧宮前檐 ,清嘉慶三年(1798年)重修 坤寧宮明朝是皇后的寢宮(即"中宮"),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進北京時,明朝崇禎 帝的皇后(周皇后)便在坤寧宮自殺 清朝同治帝、光緒帝大婚,溥儀結婚,也均在坤寧宮舉行;這幾位皇帝大婚時,均先和皇 后在坤寧宮居住二日,再遷居乾清宮或養心殿 雍正以後,皇帝移住養心殿,皇后也不再居住在坤寧宮,而是擇東六宮、西六宮之一居住 ,坤寧宮實際已成為專供薩滿祭祀的場所 清朝在坤寧宮裡居住的皇后很少,根據"大清會典"可肯定皇后曾在坤寧宮居住過的,只有 康熙、同治、光緒三朝,其中同治、光緒兩朝均為大婚時居住二日,只有康熙帝的皇后是 以坤寧宮為真正的寢宮;康熙帝的孝誠仁皇后和孝昭仁皇后皆崩於坤寧宮;另外還有辛亥 革命以後溥儀舉行婚禮時也同皇后在此居住過二日 除舉行皇帝大婚之外,清朝歷朝皇后在元旦、冬至、皇后的生日(稱爲"千秋"),率貴妃等 朝見太后及皇帝禮畢,在坤寧宮休息,再至交泰殿升座,受妃嬪們朝賀 後來清朝坤寧宮的經常性用途為薩滿教祭神,每日朝夕祭、春秋大祭、求福祭、十二月二 十三日祭灶等等,均在坤寧宮的明間舉行 第十站:御花園 御花園明朝稱"宮後苑",清朝稱"御花園" 該園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後來曾有增修,如今仍保留有初建時的格局,南北 長80公尺,東西長140公尺,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 御花園的主體建築欽安殿是重檐盝頂式建築,處在紫禁城中軸線上,以欽安殿為中心,向 南側及東、西兩側布置亭台樓閣;御花園內的竹、柏、松之間點綴山石,形成了四季長青 的景觀 但坦白說,在我親眼看到御花園之後的感想~怎麼這麼小?就一些人工假山和樹,跟我想 像中的宮廷劇中的超大花園落差未免也太大!連拍都懶得拍了XD 第十一站:西六宮 儲秀宮 (慈禧早年住所) 儲秀宮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壽昌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為"儲 秀宮",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 儲秀宮正殿前廊檐下掛有儲秀宮陡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命依照永壽宮陡匾的式 樣,製作十一面匾額,並親自題寫,分別掛在東六宮、西六宮除永壽宮之外的其他十一宮 的正殿,乾隆帝還下諭旨:「自掛之後,至千萬年,不可擅動,即或妃嬪移住別宮,亦不 可帶往更換」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后妃居住的地方,清咸豐二年(1852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 居住儲秀宮後殿(麗景軒),清咸豐六年三月升為懿嬪的慈禧,在這裡生下同治皇帝,咸豐 十一年(1861年),隨著咸豐帝駕崩、兒子同治帝登基,她和皇后一同以皇太后的身分住進 了長春宮,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已居長春宮的慈禧太后,為慶祝慈禧太后五十壽辰, 移居此宮,並重修宮室,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宮內遊廊墻壁上的題詞,即當時大臣為慈 禧祝壽的萬壽無疆賦 儲秀宮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緩福殿設為皇家電話局,麗景軒、鳳光室、猗蘭館舉辦溥儀 生活展,其中麗景軒為原狀陳列,鳳光室、猗蘭館展出溥儀生活用品及相關文物 第十二站:西六宮 咸福宮 春節參觀人潮眾多,有些通道已經變成了單行道,有些宮門沒開 繞來繞去一直找不到咸福宮的情況下,索性直接抓了位工作人員詢問,原來咸福宮沒有開 放參觀XD 第十三站:西六宮 長春宮 也沒找著,所以跳過,結果意外跑來了西六宮 翊坤宮 翊坤宮是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稱"萬安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為"翊 坤宮",清朝沿襲明朝舊稱,並曾多次修繕,原來翊坤宮為二進院,清朝晚期將翊坤宮後 殿拆除改建成穿堂殿"體和殿",東西耳房各改一間作為通道,使翊坤宮和儲秀宮相連,形 成了南北四進院 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五十壽辰時移居儲秀宮,曾在體和殿接受朝賀,光緒帝選妃也 在體和殿舉行 翊坤門為翊坤宮的正門,坐北朝南,翊坤門內設有光明盛昌屏門於南側 第十四站:慈寧宮 也沒找著,所以跳過XD 第十五站:養心殿 (雍正起居室) 養心門為養心殿前的正門,坐北朝南,廡殿式琉璃門樓 養心門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陡匾懸掛在養心門前檐下,門前有一對鎏金銅獅子, 門外有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院落 養心殿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成,清雍正年重修,作“工”字形建築,分前後兩殿, 自清雍正以後,皇帝寢宮移至後殿,前殿成為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接見臣工的地方 前殿正中明間設屏風寶座,上懸雍正帝御筆中正仁和匾,這裡是皇帝接見大臣,舉行常朝 的所在 東暖閣是同治、光緒皇帝年幼時,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清宣統三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溥儀在此召開御前會議,作出退位決定 西暖閣正中設坐榻,上懸雍正帝御筆勤政親賢匾,這裡是清代皇帝批閱奏章,或與親近大 臣密商之處 西暖閣西側另一小室為乾隆皇帝最著名的書房之一三希堂 第十六站:漱芳齋 漱芳齋是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位於故宮內重華宮東側,原為乾西五所之頭所,始建於明 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帝即位後,改乾西二所為重華宮,遂將頭所改為漱芳齋,並 建戲臺,作為重華宮宴集演戲之所 目前漱芳齋建築及內裝修均完好,為故宮博物院貴賓接待處,用於國家領導及外國首腦參 觀故宮時休息,為遊客不得進入的非開放區 第十七站:東六宮 九龍壁 (皇極門前) 得另買珍寶館門票(10元人民幣)才能進入參觀 九龍壁位於紫禁城寧壽宮區的皇極門外,與山西大同九龍壁、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合稱" 中國三大九龍壁" 九龍壁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寧壽宮時燒造,九龍壁坐南朝北,正對皇極門,長 29.4公尺,高3.5公尺,厚0.45公尺,背倚宮牆而建,為單面琉璃影壁 九龍壁上部是黃琉璃瓦廡殿頂,檐下有仿木結構的椽、檁、斗栱,壁面底紋為雲水,分別 飾有藍色、綠色,以烘托天水相接的氣勢;九龍壁下部是漢白玉須彌座,壁上的九條龍採 用高浮雕製成,最凸出的部位凸出壁面20厘米 縱貫壁心的山石將這九條蟠龍分隔在五個空間內,黃色正龍居中,前爪呈環抱狀,後爪分 撅海水,龍身呈環曲狀,將火焰寶珠托在頭下,開頷瞠目;黃色正龍的左右兩側各有藍龍 、白龍兩條,一共四條,白龍是升龍,藍龍是降龍,左側的藍、白兩龍龍首相向,右側的 藍、白兩龍則相背,四條龍各自追逐火焰寶珠;左右兩端最外側分別有兩條龍,一黃一紫 ,左端的黃龍縮頸挺胸,上爪分別張於左右,下爪則前突後伸;紫龍左爪向下按,右爪則 向上抬,龍尾向前甩,右端的黃龍弩背弓身;紫龍則前爪擊浪,昂首收腹 在陽數中,"九"為極數,"五"為居中,"九五"之制體現了天子之尊 九龍壁將九龍分別置於五個空間內,而且壁頂的正脊也飾有九龍,中央為坐龍,兩側各有 四條行龍,壁頂兩端的戧脊和一般的廡殿頂不同,不飾走獸,而是用行龍直抵檐角,檐下 的斗栱之間,以九五45塊龍紋墊栱板,可見整個九龍壁採用各種方式蘊含了多重九五之數 ,九龍壁的壁面一共採用270個塑塊,270也是九、五的倍數,為不影響九龍壁上的龍的頭 面,所以塑塊的分塊非常講究 第十八站:東六宮 景仁宮 (康熙生於此) 時間不夠,所以東六宮都跳過沒去XD 第十九站:奉先殿 (鐘錶館) 時間不夠,所以沒有另外購買鐘錶館門票進入參觀 第二十站:皇極殿 (珍寶館) 得另買珍寶館門票(10元人民幣)才能進入參觀 皇極殿為寧壽宮區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寧壽宮",乾隆三 十七年(1772年)~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寧壽宮一區建築時,將寧壽宮改稱為"皇極殿", 作為乾隆皇帝歸政後臨朝受賀之所 皇極殿位於寧壽宮區中軸線前部,與後殿寧壽宮前後排列於單層石台基之上,皇極殿座北 朝南,面闊9間,進深5間,取帝尊九五之制,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前簷出廊,枋下渾金 雕龍雀替 皇極殿為仿乾清宮制度改造,清嘉慶元年(1796年)新正,傳位授寶典後,太上皇乾隆帝於 此舉行千叟宴, 宴請90歲以上老人,時入宴群臣、耆老及並未入座者達五千餘人,嘉慶 七年(1805年)、光緒十年(1884年)先後修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在皇極殿行慈禧六十壽 辰賀禮,光緒三十年(1904年)西太后七十歲生日前後,在此分別接見奧、美等9國使臣, 慈禧死後,曾在此停靈、治喪 第二十一站:寧壽宮 (乾隆養老處) 時間不夠,所以跳過沒去XD 第二十二站:暢音閣 (大戲台) 時間不夠,所以跳過沒去XD 第二十三站:珍妃井 得另買珍寶館門票(10元人民幣)才能進入參觀 珍妃井原是宮中的一口普通水井,井眼上置有井口石,井口石兩側鑿有小洞,用來穿入鐵 棍上鎖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西逃,臨行前,慈禧太 后將幽禁在景祺閣北小院的珍妃召到頤和軒,命太監崔玉貴等人將珍妃推入貞順門內的這 口井中溺死,該井因而得名"珍妃井",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鑾駕返回北京,珍妃被追 封為貴妃,珍妃的家人獲准將珍妃的屍體從該井中打撈出來,安厝在北京西郊的田村, 1913年遷葬清西陵的崇陵妃園寢 清朝宣統帝遜位之後,珍妃的姐姐瑾妃在此井北側的貞順門的東側門房(穿堂東間)為珍妃 設立了靈堂懷遠堂,書精衛通誠匾,並制龕供奉"珍貴妃之神位",以寄託對珍妃的哀思, 後人重新製作了此井的井口,不再使用,如今,故宮博物院將懷遠堂改設在珍妃井南側的 一座小房內,堂內仍布置有上述匾額及神龕 第二十四站:乾隆花園 得另買珍寶館門票(10元人民幣)才能進入參觀 寧壽宮花園,又名乾隆花園,其規模比御花園還小,所以就沒拍啦~ 第二十五站:神午門 神武門位於紫禁城北城牆正中,坐南朝北,是紫禁城北門,目前為故宮博物院的正門 神武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稱"玄武門",以中國古代四方神中的北方神"玄武" 為名,清康熙年間,為避康熙帝"玄燁"名諱而改名為"神武門" 神武門總高31公尺,平面呈矩形,基部是漢白玉須彌座,城台辟有門洞3券,城台上面是 城樓,城樓建在漢白玉基座上,面闊5間,進深1間,四周設有圍廊,用漢白玉欄杆環繞, 城樓是重檐廡殿頂,上層是單翹重昂七踩斗栱,下層是單翹單昂五踩斗栱,梁枋之間飾有 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城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上檐懸掛有藍底鎏金銅字滿漢文合璧"神 武門"匾 神武門是宮中出入的重要門禁,皇后祭先蠶,清朝選秀女,迎妃嬪入宮等活動,都走神武 門;其中,帝後走神武門的中央正門,官吏、妃嬪、侍衛、太監、工匠等走神武門的兩側 門洞 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也是經由神武門離開 舊時,神武門的門樓內設有鍾、鼓,和北京鐘鼓樓相應,神武門內的鐘、鼓由鑾儀衛管理 ,欽天監指示更點,每天由博士一員輪值,每天黃昏之後鳴鐘108響,鐘後敲鼓起更,其 後每更鳴鐘擊鼓,啟明時鳴鐘報曉,但是皇帝居住在宮中時,不鳴鐘 神武門外有神武門廣場,廣場南為神武門,向北至景山前街,通往景山公園,筒子河從廣 場下的涵洞流過 只能說走到這兒已經是下午三點了,若真要認真參觀完整個故宮,哪怕是一天也不夠的, 如果第一次到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建議挑想參觀的點先看吧! 第二天下午:[故宮->景山公園->地安門內大街] 景山公園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西城区 開放時間:6:30~20:00 門票2元人民幣 景山公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的景山前街,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元 、明、清三代的御苑 景山公園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公園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點 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屬建築不僅是一座供游賞的皇家園林,還具有習射、停靈 、祭祖、官學、躬耕、戲曲、宗教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園佔地23公頃,園內松柏蔥鬱,遊 人如織,是北京皇城內獨具特色的所在 為節省時間,我們直衝爬上萬春亭! 大夥兒都衝上萬春亭,居高臨下看故宮(紫禁城) 今天實在是大雪紛飛加上濕氣重濃霧下,從山上往下望的故宮霧濛濛的(這可不是霧霾喔 !) 滿福樓大酒樓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内大街38号 +86-10-6403-0992 營業時間:11:00~22:00 滿福樓大酒樓位於景山公園後的地安門內大街上,所以參觀完北京故宮博物院或景山公園 的遊客來此用餐很順路! A級單位的餐廳,我們大約排上一個小時才吃到(在故宮逛到這時候已經快餓扁了,沒想到 還要等這麼久XD) 很多在這邊等位的客人邊吃花生和瓜子等待(吃完垃圾就直接往桌上和地上丟XD) 除了門口等位這一區外,滿福樓的內部裝潢使用氣派尊貴的紅金色調,有著老北京的復古 與華麗之感 後來才知道原來食尚玩家的浩角翔起也有來過滿福樓大酒樓吃涮羊肉! 滿福樓是使用以酒精膏點火加熱的一人一鍋的迷你銅鍋,銅鍋裝的是牛骨煮的高湯,另外 ...芝麻沾醬味道不錯(沾醬也是要算錢的) 服務員推薦點的桂花酸梅汁 魚羊鮮大拼盤 (132元人民幣) 點拼盤的好處是各種部位的羊肉都能吃到一點,很適合二~三個人吃! 碳烤羊肉串(鮮羊腿肉) (13元人民幣/串) 哥說昨天前門大街吃的羊肉串算難吃的,滿福樓的羊肉串有接近他在新疆吃到的口味,只 是在新疆吃只要約莫5元人民幣/串啊XD 滿福樓的優點在於幾乎所有食材都能點半份,很適合只有二個人用餐時啊! 所以除了魚羊鮮大拼盤和羊肉串外,我們還點了茼蒿、凍豆腐、金針菇各半份 在冷颼颼的冬天來到北京絕對要好好吃一餐羊肉火鍋! 從零下的戶外踏入涮肉店時,肉香和麻醬香伴隨銅鍋的熱氣撲鼻而來,從內蒙古新鮮直送 的溫體羊肉片放入滾水中熟得很快,飢腸轆轆時熱食暖暖下腹,再搭配生津止渴的特調酸 梅汁,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呀! 總結下來,這一餐二個人總共花了234人民幣,還算值得! 第二天晚上:[地安門內大街->五道營胡同->工人體育場->灯市口] 南锣鼓巷→东四 (地鐵6號線) 1駅 东四→雍和宮 (地鐵5號線) 3駅 交通費3元人民幣 五道營胡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城区北部 五道營胡同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北部,安定門立交橋東側,屬安定門街道辦事處管轄,呈東 西走向,東起雍和宮大街,西止安定門內大街,南與箭廠胡同相通,北有二條支巷通安定 門東大街,全長632公尺,寬6公尺 五道營胡同,明朝屬崇教坊,稱武德衛營,據傳此地為明朝守城的兵營駐地,清朝屬鑲黃 旗,稱五道營 在五道營胡同裡,總能見到老外,有的是悠閒的遊客,有的是投資的店主,不少老外都鍾 情於北京的胡同文化,這使得進駐五道營的早期投資客中,外國人居多,就連一些在南鑼 鼓巷、鼓樓開店的老闆也聞風而至,在五道營開設了分店或新店,胡同已發展成一條獨具 創意特點的新商業街,這也引來了更多的投資客,使得五道營胡同的租金價格在節節攀升 ,一間面積不過十幾平米的小店,每月租金都要6000元左右,好位置的要高達1萬多,還 不包括高昂的轉讓費 但是大年初二有營業的店家少之又少,整條五道營胡同黑壓壓的,所以我們晃一晃就回到 五道營胡同口的Costa Coffee喝咖啡休息休息囉~ 我記得我點的是Cafe Mocha,小小一杯要價34元人民幣,算起來比星巴克要貴喔~ 邊喝咖啡邊休息的同時,打電話去預訂了19:20分的腳底按摩 因為從五道營胡同到北京工人體育場是沒有地鐵可以到的,所以得搭計程車才行 然而,在北京不是有錢就能叫到計程車,要想像在台灣路邊招手攔計程車是很難攔到的( 我們大約18:50就開始用叮叮搭車App叫計程車了) 五道營胡同→工人体育场 計程車資17元人民幣 菩提 (Bodhi)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17号 +86-10-6417-9595 菩提官網 我們預約了60min腳底按摩,費用188元人民幣/人 菩提在北京算是比較高消費的按摩店,除了因為附近就是大使館區,很多外國人來按摩之 外,品質也比較穩定,按摩師也都是有特別挑過和訓練過的 因為品質比較高,大過年的又沒有休假,所以我們還一人給一位按摩師30元人民幣的小費 本來腳底按摩完後,在故宮走了一天的腳總算獲得紓解,結果沒想到.....回飯店的路上 叫不到計程車啊~~~~~(車不夠的時候,叮叮搭車App也是無三小路用的XD) 只能認命的在寒冷的天氣還飄著小雪的路上走了1.3公里到东四十条地鐵站搭車! 东四十条→朝阳门 (地鐵2號線) 1駅 朝阳门→东四 (地鐵6號線) 1駅 东四→灯市口 (地鐵5號線) 1駅 交通費3元人民幣 北京麗亭酒店 (Park Plaza Wangfujing Hotel)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97号 +86-10-8522-1999 -- http://katrina720926.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213.1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_travel/M.1426338759.A.350.html

03/15 15:36, , 1F
寫的很仔細 幫推
03/15 15:36, 1F
文章代碼(AID): #1L13F7DG (China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