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上海 田子坊---走入老上海弄堂街道看見新興文化的交錯

看板China_Travel作者 (自己一個人)時間13年前 (2011/03/30 20:18),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chlorellaf/28129774 在陰雨綿綿又非常寒冷的週日下午,我來到了上海「田子坊」 田子坊原來是一區老上海的弄堂住宅,近幾年政府修建成一個藝術觀光區,並開放給藝術工作者進駐 最著名的就是知名畫家「陳逸飛」、「爾冬強」、「王佳俊」等人的進駐, 使得田子坊搖身一變,變成了很有價值的藝術街,甚至吸引了許多異國風味的小店、飲食、咖啡店來此, 「田子坊」這幾年更是搖身一變為上海必訪景點之一。 在這的每一處風景,充滿復古的味道,走到哪都會讓人不驚駐足一瞥 狹小的巷弄,保有著老上海居民的生活風情。 「田子坊」的老上海建築與「新天地」一樣,為石庫門建築 石庫門是一種從傳統四合院建築演變出來的另一派建築風格. 在19世紀中,上海的居民將原來傳統的木框改為一對烏漆的大門. 外門則選用既穩固入突顯身份的石料作門框.所以稱之為"石庫門". 石庫門的建築風潮興起於19世紀中葉. 1860年時因太平天國的動亂,攻下浙江許多重要城市. 迫使數以萬計的難民湧入上海租界區避難. 為了接納這些難民,動員地產商投資住宅建設. 而為了充分利用土地,這些住宅大都被建為西洋聯排式的房屋. 所以在這一地段留下了整齊的法式風格洋樓,也留下了極具上海特色的石庫門建築 上海的石庫門建築曾多達9000多處.佔當時上海住宅總面積的六成以上. 這些中西合璧的老房子不但是上海近代文明的象徵, 也見證著上海一個半世紀的急速變遷.是個時代的縮影,上海人的集體記憶. 出處:維基百科 「田子坊」位於泰康路上,可做地鐵或是計程車到達 其實建議到上海玩的人可以買一張公交卡,押金20RMB,加值以後可以坐公車、地鐵、還有計程車!! 超級方便的呢!! 田子坊 地址: 盧泰灣區的泰康路210巷 (周遭都是) 交通: 1.地鐵站 9號線的 打浦橋站 一出站口右前方即是。 2.地鐵4號線,魯班路站1號出口,沿魯班路左轉徐家匯路一小段後即可望見泰康路路標,徒步約15~20分鐘可達。 網址http://www.tianzifang.cn 這裡其實很像台灣的九份 除了一些高檔藝術品,還有一些中國風的紀念品小物 很適合買來做紀念或是送人 販賣手做羊毛氈裝飾品的小店 這邊與新天地不同的地方是部分商店樓上還保有住家 抬頭衣看,晾衣服的竹竿到處都是 因為上海石庫門樓房沒有陽台的設計,大家曬衣服都是將竹竿架在外面直接曬起衣服 由於今天下著雨,沒有機會見識到五顏六色的旗海飄揚場景 右上方那個白色伸縮鐵架可是我觀察過上海很多地方都有的 現在很流行的曬衣架 狹窄的巷弄中,走著走著很容易走到個死胡同 不經發現,原來這麼小的空間竟然又是一戶人家,可見以前的人住的多擁擠 這種住宅擁擠到廚房廁所都在房子外面,有時可能還是多戶共用一個 無意間逛到的一間彩繪磁磚販賣店 雖然感覺是大量複製的手工彩繪,但上面的圖案實在有趣,又帶有濃濃的中國現代風格 讓我跟同事無法抗拒的各買了兩塊回家作紀念 這間老相機制造坊展示了好多古早的相機 喜歡攝影的朋友很適合來這邊尋寶喔! 到處都有這種放有毛澤東頭象的杯子 ,造型也很復古....(很有共產黨的FU??) 巷弄中有許多各國美食餐廳及咖啡店,日本~泰國~印度~你想的到的幾乎都有 而且裝潢都很有特色 也有許多像是在歐洲會有的戶外用餐區 桌椅佈置鮮豔華麗舒適,歐洲風~印度風~南洋風任君挑選 來到上海的外國人很喜歡在這些餐廳用餐,而且有些餐廳晚上搖身一變,變成BAR.... 就跟新天地那邊的BAR一樣,外國人很喜歡在這些地方聚集 天氣好的時候還真的適合在這邊喝杯咖啡,慢慢享受這老上海的風華面貌以及歷史變遷文化交錯的新鮮 有來上海的你,有機會一定要來田子坊走走看看,說不定會發現異想不到的寶物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3.175

03/30 20:53, , 1F
還可以他鄉遇故知xd 之前就遇到來留學的學生
03/30 20:53, 1F

03/31 00:59, , 2F
我好喜歡這個地方~~~
03/31 00:59, 2F

03/31 17:43, , 3F
去年來這邊剛好遇到初雪!超美的!
03/31 17:43, 3F
文章代碼(AID): #1Dan-OZE (China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