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北京 明十三陵 定陵

看板China_Travel作者 (孤獨的藍英雄)時間14年前 (2009/10/24 21:4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http://bluehero.pixnet.net/blog/post/25264439 明朝除了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紫金山上外,其餘十三個皇帝的陵墓都在 北京近郊的天壽山下,比較有名的是萬曆皇帝的定陵和永樂帝的長陵,我們 也在這兩個陵當中抉擇不定,後來還是決定去有開放地宮參觀的定陵。 從八達嶺長城開車來定陵也要將近一小時的時間,一路走來都是山路,還會 經過幾個小村落,感覺很像台灣的拉拉山、新社之類的地方,定陵現在已經 被建為定陵博物館,門票淡季40元、旺季60元,定陵的建築風格和南京明孝 陵頗為相像。 走進定陵,環境有點像是公園,古木參天,還有一些石桌石椅供人休憩。 裡面的石椅很可愛,是做成大象的樣子,坐在上面就是坐在大象的背上,相 當有趣的設計。 定陵的城樓與明孝陵非常像,都是石磚砌成的城牆,城牆上在建一座紅牆黃 瓦的宮殿。 這個地洞,不知道是通往哪的。 定陵的地宮相當的深,從平地往下走了好幾層樓梯才到達,而且越往下越覺 得陰涼,陰風慘慘的,不愧是陵墓,很有氣氛。 萬曆帝的寶座,和紫禁城中金光閃閃的龍椅不同,這皇帝寶座是用石頭雕成 ,灰灰暗暗的,可能是皇帝的地下寶座吧,萬曆帝名為朱翊鈞,廟號神宗, 明神宗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同時也創下十五年不上朝的紀錄,然而皇帝 不上朝,政務怎麼辦?十五年來國家政務還是依照著規則運作下去,這說明 了明代的官僚系統相當完善,雖然政府機關仍然在運作,但皇帝都不上朝也 是會有問題的,例如官員的上任退休等事宜,都沒有人能決定,導致官員死 了沒新人遞補上任,而老了的官員想告老還鄉也無法,久而久之,政府的官 員奇缺,剩下的又都是些老官,想走也走不了,雖然政府仍在運作,但衰亡 也不是不可預見的。 明朝的皇帝大多數都有些怪事、怪習慣或喜好,例如明武宗,相當荒淫無道 ,還設立了豹房,並且自封為大將軍,相當任性,熹宗更是個有趣的皇帝, 不愛當皇帝,反而喜歡做一些木匠活兒,寧願做木工也不要上朝處理政務, 而且史書還記載他做出來的木工作品,非常精美,甚至還蓋了宮殿房子,總 之,明朝皇帝個個都挺有趣的,也難得明朝竟然能立國那麼久。 然而在明十三陵的十三個皇帝中,明神宗可說是遭遇最淒慘的,1958年開挖 出定陵地宮,但因為當時考古技術以及人為的破壞,許多珍貴的文物都毀了 ,而後的文化大革命,明神宗的屍骨還被紅衛兵拖出來,在定陵前的廣場, 被當做封建地主階級狠狠鞭屍,最後焚燬屍骨,真是非常淒慘的下場,身為 皇帝,死後陵墓地宮被開挖也就算了,一堆珍貴陪葬品都毀了,這也都算了 ,最慘的還是死了幾百年,還被拖出棺木鞭屍,真的是非常無辜可憐,這也 說明了文化大革命時,那種紅衛兵殺紅了眼的群眾氛圍,是毫無理性也非常 可怕的,在那種氣氛當下,你不跟著大家這樣做,只會被大家批鬥死,縱然 許多人心裡並不願意這樣做,但不跟著做,死的就是自己,也只能屈服了, 大三時,有一位大陸來的中國經濟史教授,在課堂上跟我們說,文化大革命 是他這輩子都不想在回憶起,也不想再提起的回憶,由他的表情我可以看出 ,那是多麼不堪的過去。 地宮中的景物我是沒拍太多照片,畢竟是陵墓,感覺不太適合拍照,不過在 萬曆帝后的棺木展示處,裡面丟了很多的錢,不知道算是香油錢,還是為萬 曆帝死後淒慘的遭遇感到惋惜而捐的錢?但我想目前在定陵地宮裡展出的文 物,應該多半是複製品,因為定陵的文物在當初出土和文革時,已經幾乎都 毀壞了,所以這些應該都只是複製品而已。 這個是原先宮殿柱子的基座。對於定陵的開挖始末,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風雪 定陵這本書,裡面有相當詳細的介紹,也很可惜這個皇帝陵墓被挖出來後, 其中的文物卻沒有受到良善的保存,導致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消逝,也 難怪秦始皇陵遲遲不開挖,與其開挖後沒有完善的技術保存文物,還不如讓 這些文物永遠保存在地底,或許未來有一天有良好的技術後再開挖,但其實 開挖也不是件好事,畢竟是件打擾死人的事,我想沒有任何一個人想在死後 ,自己的墳墓還被人開挖盜寶的吧,所以古代皇帝才將陵寢蓋得如此難以開 挖進入,將心比心,或許不要打擾死者的安寧,才是最好的選擇吧。 明十三陵-定陵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特區 電話:010-60761423 -- 一個人的旅行、美食與生活 http://bluehero.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45.180

10/27 12:25, , 1F
聽說丟錢是為了招財
10/27 12:25, 1F

10/27 13:00, , 2F
我覺得丟錢應該只是觀光客的習性......
10/27 13:00, 2F
文章代碼(AID): #1AumN15D (China_Travel)